京剧文粹
 
 
 
 
 
 
 
 
 
 
京剧《魔侠吉诃德》高招妙招探析
国粹京剧   2019-10-10 09:07:12 作者:高心怡 来源:天眼新闻 文字大小:[][][]

    京剧《魔侠吉诃德》亲近“老观众”吸引“新观众”高招妙招探析

        在2019多彩贵州文化艺术优秀剧目展演中,由贵州京剧院创作的《魔侠吉诃德》于9月19日在贵州京剧院上演。

        贵州京剧院创作的京剧《魔侠吉诃德》改编自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世界名著《堂吉诃德》,该剧在与国内观众见面前已经走出了国门,在西班牙举办的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的舞台上进行了首次演出,将这个西方故事以“中国化”的方式带给中西方观众视听上的盛宴。

        作为国粹艺术的京剧,本身就是在不断地继承和创新中发展的,由京剧的表演方式来演出国外文学作品早有先例,早在20世纪初就有“时装京剧”和“洋装戏”这类“文明新戏”的剧目产生,较为知名的有《玫瑰花》《新茶花》《黑奴吁天录》等,这类新戏给中国观众带来了巨大的震撼。而今,国内一众知名京剧艺术家们以推陈出新的方式改编外国名著,将这些优秀的京剧作品带出国门,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连接了中西方观众的艺术审美。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是一部极具异域风情和人文关怀的文学作品,主要讲述的是酷爱骑士小说的主人公堂吉诃德与其仆人桑丘远离家乡,试图重现骑士小说中的惊奇冒险,但却耽于幻想,一路闯祸,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荒诞故事。

        如何将这一具有鲜明异域风格的作品改编成为符合中外观众审美范式的京剧艺术,贵州京剧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首先,在情节设计上,《魔侠吉诃德》以6场戏浓缩了堂吉诃德三次离家出走的冒险经历,以这三次出走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作为切入点来展示堂吉诃德令人啼笑皆非的疯癫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魔侠吉诃德》并不是对原书剧情的简单重复,而是有所创化,根据京剧表演形式的实际需要,将原书情节进行融合拆分,既保留了人物形象的内在精髓,又适当地“添油加醋”“去枝末节”,兼具了故事的流畅性和观赏性。

        如该剧的第一场表演发生在郊外,伴随着铿锵有力的唱词“跨马提枪江湖闯,游侠骑士走四方”,手持宝剑、身穿铠甲的堂吉诃德和他矮胖的侍从桑丘出场,堂吉诃德宣唱着自己的愿望“吉诃德匡正义威名扬,要把那骑士精神大发扬”,而一旁的桑丘却表现出一脸不屑,与堂吉诃德唱着反调。这里沿用了原著中两位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尤其夸张了两个人物“对比”的效果,扮演桑丘的演员李俊博需全程半蹲半跪着进行表演,以此在视觉上表现人物的真实性。这种改编的方法被称作是戏曲中国化的模式,也即是说在原著情节的基础上,将故事发生的背景或是人物的行为特征等方面移植到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的审美氛围中,取其原著的主题精神内涵来重新演绎具有中国特色风格的故事,所突出的重点不再是原著的故事情节,而是着重于内容与京剧表演艺术形式上的融合。

        正如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对京剧表演艺术的一点体会》中所谈到的,京剧的表演方法是写意的,这一点与西方的歌剧艺术有着较大的差异。如何将写意的风格融合到《堂吉诃德》的故事文本中,贵州京剧院做出了良好的示范,如戏中演员们用走马、行船、转圆场等京剧表演的方式,一下就将观众带入了情景中。尤其是最后一场“风车魔方外”的戏中,本来是带有幻想性质的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场景,要通过京剧的表演艺术形态来展示,将虚无的想象转化为武戏表演,利用十二面银旗来营造出风力此起彼伏的形态,堂吉诃德的扮演者在旗帜中穿梭,鹞子翻身、吊毛、抢背等一系列武打动作灵活自如,表情时而惊恐,时而愤怒,表现出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舞台表现力十足。

        又如第三场夜宿客栈的戏中,堂吉诃德与桑丘在黑暗中与街头混混们的打斗场面,与经典戏曲《三岔口》有着相似的表演风貌,都是以默剧的形式,通过演员们精彩的武打动作来表现肢体语言,营造出诙谐幽默的气氛,引得现场观众的频频笑声。这些京剧独有的表演形式,使得《魔侠吉诃德》这出戏曲不仅保留了国粹的传统气韵,同时又不失新奇感与趣味性,更加抓人眼球,吸引一批新兴的京剧观众走进这个艺术殿堂。

        在传承京剧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对其他艺术表现手法上的融合创化,也是该剧成功俘获观众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该剧对场面调度的把控,包括布景的欧化设置,演员的洋装洋扮与传统服饰的结合,由京二胡、民二胡、琵琶、古筝等民乐伴奏出的西班牙斗牛曲,以及扮演“风尘女子”的演员们表演的斗牛舞等,都是在京剧舞台表现手法上的锐意创新,在传统的表演中增加了异域的风情。

        除此之外,贵州京剧院的演员们还根据表演地的地域特色,在念白中偶尔蹦出一两个方言句子,如桑丘在被客栈主人抓住问责时,无奈地用贵阳话说道:“我这身衣服都是在市西路买的,你看我哪有钱赔给你嘛!”此句一出,立即引来全场观众的大笑,对于本土的贵州观众来说,这样的表演方式无疑拉近了观众与戏曲的距离,即使是从未看过京剧演出和《堂吉诃德》的观众也能被带入到艺术的情境中去。通俗化和地方性的结合令这部戏曲更加容易被中西方观众接受,符合观众的审美习惯,既能亲近“老观众”,又能吸引“新观众”,令人沉醉在京剧的表演艺术中。

        在不绝于耳的掌声中,《魔侠吉诃德》的表演者们谢幕了,但是在许许多多的观众心中,京剧这粒艺术的种子才渐渐开始生根发芽。贵州京剧院创作的京剧《魔侠吉诃德》在中西方舞台上都大获成功不是没有理由的,导演对京剧表现力的不断琢磨,演员对表演的细致与用心,以及编剧对西方故事的整体把握与创化等等方面,都体现了该剧与时俱进的时代风尚和传承国粹的匠人精神。京剧不应仅仅作为一种中国的文化符号来装饰历史记忆,而更是应该作为一种审美的艺术展示其不断勃发的生命力,这也正是京剧《魔侠吉诃德》带给我们的启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京剧《东方大港》展时代新意
​现代京剧《长空烈焰》:天涯海角
小剧场京剧《鹿鸣》音乐探索中令人
评新编京剧《梅兰芳蓄须记》​
京剧《等待》大胆的思考与尝试
看京剧《汉明妃》有感
京剧《进京》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学
《兴汉图》演出记 | 金风玉露喜
评新编京剧《梅兰芳蓄须记》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益生菌哪个品牌好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