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戏曲复工,如何出牌?
国粹京剧   2020-08-01 09:31:20 作者:牛春晓 来源: 企鹅号 文字大小:[][][]

    戏曲复工,如何出牌?

        善用小剧场资源,磨练青年演员,从创排到表演,后疫情时代,戏曲复工复演呈现出有别以往的演出新局面。

    着力开发小剧场

        限流条件下,更多戏曲类演出的复工首选小剧场。

        含有162个标准座、20个包厢座的俞振飞昆曲厅在复工后忙不停,上海昆曲团“周周演”持续进行,从7月4日到25日,多场昆曲演出竞相上演,不仅有《蝴蝶梦》、《狮吼记》等经典剧目,还有《问探》《酒楼》等折子戏专场演出;上海越剧院三团也将在慧音剧场举办越剧经典折子戏专场,《盘夫索夫·盘夫》《孽海记·单下山》等多个经典折子戏轮番上演。新东苑·快乐家园慧音剧场是上海市首座为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而建造的剧院,可同时容纳300位观众,让周边社区的居民和戏曲爱好者享受到各类戏曲名家的精彩表演,成为欣赏戏曲艺术的又一新去处;上海越剧院也将在上海长江剧场“红匣子”剧场带来上海越剧院新生代系列演出《锦瑟年华》,这个可以容纳200名观众的剧场也会带来更多戏曲类演出;拥有328个观众座位的“周信芳戏剧空间”也在7月迎来类演出季,上海京剧院7台经典传统戏接连上演,《鄚州庙》《春闺梦》等多部濒临失传的武戏剧目展演受到了很多戏曲票迷的欢迎。

        据了解,当下许多戏曲院团将原本以排练为主要功能的院团场地改建为小剧场,不仅具有排练功能,还可作为演出场地。院团小剧场的出现,也让戏曲与观众的距离更加紧密。

    磨练青年演员

        戏曲演出不再是“老人演给老人看”,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演员登上了戏曲舞台,受众也逐渐从老年人向青、中年转变。

        6月15号,优秀沪剧现代戏传承剧目《金绣娘》成功首演。这部红色题材作品是上海沪剧院为了纪念建党99周年,特意为2006级青年演员量身打造,同时也是2006级青年演员毕业后担当主演的第十部大戏。朱麟飞、丁叶波、钱莹、施佳杰、吴嘉倩等青年演员们表现出色,对传统沪剧进行自身不一样的诠释以及演绎,在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时结合时代背景,反映时政,内心细腻,唱腔一流。

        复排导演居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练,舞台上的青年演员在艺术上已日臻成熟,他们基本功扎实,认真学习前辈的表演、唱腔,对角色有更深刻的理解,使这部经典作品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成都市川剧院推出的青春版小剧场川剧《桂英与王魁》,也于6月25-27日在锦江剧场迎来首轮公演,这也是成都市川剧院疫情后的首次剧场演出。为满足更多观众的观演需求,该剧还在7月10-12日进行第二轮的演出,更加全方位地展示成都市川剧院青年人才培养成果,不仅有“95后”,还有“00后”参与到演出中来,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虞佳、国家二级演员刘茜和张亮、李玲琳、王耀超、邓方园等优秀青年演员都在其中。

    用现代碰撞经典

        戏曲紧跟时代步伐,不仅与科技手段相结合,从剧本到舞台表现形式上都进行了创新与突破。将西方的经典剧目以京剧形式表现出来,以百年昆曲演绎千年诗词、用西方现代剧场的方式呈现给中国当代的观众,这样的戏曲“新”式演出获得了更多年轻人的赞扬,也让传统戏曲兼具时尚审美。

        青年京剧旦角演员刘欣然,将张爱玲经典小说《金锁记》、莎翁名著《麦克白》进行改编,于6月12、13日在德州大剧院演绎了京剧独角戏《曹七巧》《麦克白夫人》。《曹七巧》从京剧出发,连唱带念,动作除戏曲身段外又加入舞蹈元素,营造出一种当代戏剧人的“自处”的美学形式;《麦克白夫人》则抛却以往对于麦克白夫人“贪权悍妇”的一贯评价,特别采用清末民初林琴南的中文莎翁译文,在剧本编创上有意强化她的梦游症,乃至幻梦痴想,在音乐上更是邀请金曲奖得主柯智豪操刀,挑战将传统西皮二黄改成爵士音乐,来讲述麦克白夫人的故事。

        时隔164天后,1862时尚艺术中心重启演出大幕,吴双昆腔穿越词唱雅集《唱着唱着,几千年》作为首场演出,以曲歌词,让千百年的唐诗宋词与昆曲进行了一场跨时代的对话。中国戏曲最高奖“梅花奖”得主、上海昆剧团演员吴双近年一直积极探索新形势,跨界混搭现代艺术的昆曲人层出不穷。此次演出更是在“博物馆式剧院”内上演,红砖墙、蒸汽管道,这些不会在传统昆曲的演出现场出现的舞台元素,在这次演出中都与古诗词、昆曲相得益彰、相互辉映,让传统与现代相互交错。

    让“惠民”惠及更多观众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常的文化需求”早已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各地方政府加大对公益惠民演出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多的院团、机构下基层,走进社区、乡镇,给更多老百姓带去了最专业的传统艺术表演。

        宁波剧院自6月19日起至7月26日,举办多场文化惠民演出,越剧《春香传》《狸猫换太子》《碧玉簪》等多部经典越剧让喜爱越剧的戏迷“大饱耳福”;湖南省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也在6月21日举办了一场文化惠民演出,无演出费、无场租,群众免费观演了花鼓小戏《毛国金打铁》《林英观花》;滨州影剧院计划从7月11日至9月6日举办多场惠民演出,其中包括吕剧《逼婚记》《泪洒相思地》《连心锁》、京剧《收秦明》《钓金龟》《击鼓骂曹》在内的多部优秀剧目一一展演;上海市大宁剧院计划将在8月“大宁艺术·源”公益惠民系列演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戏曲)中,进行两场演出,越剧《西厢记》是剧场因疫情取消的首场演出,并以此台剧目的复演宣告回归;上越一团、红楼团将演出搬进了社区,在殷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举办了“越韵唱初心,同抒爱党情”献礼“七一”——“四史”学习教育专场演出,让社区居民也感受了一次越剧魅力。

        戏曲创作紧扣时代脉搏,戏曲演出复工,不少新创剧目实现新闻性于艺术性的高度融合,发挥文艺节目感染人、鼓舞人的优长特质,激发公众树立众志成城、战“疫”必胜的信念。6月初,杭州演艺集团和杭州越剧传习院共同出品的越剧现代戏《片儿川与热干面》在杭州艺苑剧场拉开大幕。黄冈保利大剧院也将在7月底迎来大型原创抗疫黄梅戏《疫.春》,讲述这个春天发生过的那些感人至深的人与事。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开拓戏曲艺术新境界​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益生菌哪个品牌好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