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黄宝岩先生的京剧艺术生涯
国粹京剧   2020-10-21 10:15:53 作者: 刘烟生 来源:烟台日报 文字大小:[][][]

    黄宝岩先生的京剧艺术生涯

 

        说起老烟台街里的京剧,不能不说黄宝岩先生。小时候家住所城,与黄先生家隔着一条街。记忆中的黄先生中等身材,背微驼,长脸,浓眉细目,走路不紧不慢,如行云流水,胳膊前后甩动,好似合着锣鼓点,投足举手都透着风流倜傥,英姿勃勃,刚武有力。据说他的夫人是上海的京剧界票友,由于是黄先生的“铁杆粉丝”,义无反顾地嫁给黄先生,随黄先生来到北方城市烟台。当时黄先生是烟台市京剧团的业务副团长,见我家日子过得紧巴,为让父亲增加点额外收入,常常安排工作之余的父亲在大众剧团的晚场演出中扮演 “跑龙套”的小角色,我有时也随父亲进入剧场“蹭戏”,常常听大人讲起黄先生的趣闻旧事。

        黄宝岩先生是浙江省兴化县人,1916年5月出生。5岁时,因家境贫寒,被送到镇江市沈香元先生家为徒学戏。三年后,由沈老师带到北京登台演出。之后,又拜在王德仙、王继周父子门下学戏。当时同门师兄弟共有5人,有韩宝春、张宝庆、高宝利、孙宝坤和黄宝岩。黄先生8岁登台演戏,随师傅辗转演出于东北各地,经常演出《空城计》《南阳关》《打登州》《捉放曹》等谭派剧目。他16岁时,嗓子开始“倒呛”(成长发育期,声带变异,声音沙哑,戏剧界称为“倒呛”)。大师哥韩宝庆劝他赶紧弃文戏改武戏,别等嗓子哑了,没戏份了。他听从大师哥的提醒,1933年始拜著名武生韩长宝先生为师, 每天练功学武戏。主学长靠(长靠戏是身穿背上插有四面靠旗的服装,头上戴盔,足穿厚底靴子,使用长柄武器,如枪、戟、长刀等,表现骑马作战的将官),兼学短打(短打戏是身着短装,穿薄底靴,兼用长兵器和短兵器,大都表现步战)。这时他学的长靠戏是《长坂坡》《挑滑车》《铁笼山》《杀四门》等剧目,短打戏为《武松》等戏。至于“八大拿”戏是边唱边学的(以黄天霸为主角的八出擒拿土匪草寇的短打武戏的合称)。18岁以后,他就不唱正工老生戏了,主演武戏。他的枪花出手堪称绝活,有“神枪大王”之称。1934年,他首次到青岛华乐戏院演出《长坂坡》《挑滑车》,颇得好评。1935年,在无锡演出打炮戏《杀四门》而成名。是年,他到上海演出,与周信芳先生联袂登台,得到周先生的教诲。当时,周先生唱的凡有武生和武老生为配角的戏,都指名要黄宝岩演,如《萧何月下追韩信》中的韩信和《明末遗恨》中的王承恩等角色。1940年,黄宝岩第一次到烟台,在吉祥剧院(后改称大众剧场)演出。记得演出《虬须客》时,场场爆满。他在戏中有个漂亮的身段,就是在一个“四击头”的锣鼓声中来一个大转身,就把原来的俊脸变成了花脸,书生服装变成了侠客服装。这个动作身段矫健、利索,一气呵成,赢得戏迷交口称赞。后因不向日伪当局屈膝献媚,黄先生曾两次被伪保安队逐出烟台。当时在烟台演出的还有全国著名的红生李洪春先生。黄先生的红生戏(关公)就曾得到李洪春先生的亲授。红生戏一般都是武生兼唱,虽然黄先生文化低,但他悟性高,学戏并不慢。半年的时间内,几乎把关公戏全学到了手。他的《一箭仇》和《鸳鸯楼》等武松短打戏,则是盖叫天先生亲自传授。

        1949年5月,黄先生在青岛乐华戏院演出时,戏院老板周麟昆强迫他和刘湘臣乘船到台湾。在开船的头天晚上,黄先生和刘湘臣商量后决定逃跑。这天深夜,他俩泅水逃脱,把行李、服装等东西全落在了船上。逃上岸后,他俩在朋友住处躲藏起来。1949年,黄先生经王秀廷、孙秋潮等人介绍,参加了山东省军区政治部胜利剧团,来烟台做短期演出。1953年,黄先生正式加入烟台大众剧团。1956年10月,烟台大众剧团与群众剧团合并成立烟台市京剧团,黄先生被任命为业务副团长。此后,他在芝罘区所城北门里大街4号买了一套独门独院的住宅, 定居于芝罘。这年,烟台市京剧团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剧目为《水淹七军》,黄先生饰关羽,获一等奖。同年,黄先生被吸收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其间,黄先生演出的主要剧目有《长坂坡》《鸳鸯楼》《一箭仇》《陆文龙》《恶虎村》《杀四门》《闹天宫》等。黄宝岩先生在戏台上演关公戏,恪守传统规矩,在扮演关公的前10天,斋戒独宿,熏沐净身,出演前必先剃头、刮脸,给关公像烧香磕头,一进后台就不再闲谈说笑。特别是演《走麦城》这场戏,更要在台前台下烧檀香,点蜡烛,并默默念叨:关老爷,今天我们演你败走麦城戏,我们用生命担保,一定演好。这足以说明黄宝岩先生对关帝的崇拜。黄先生经常告诫演员说,后台戏箱案头装有戏装行头,不可随便坐落;后台不可摇旗晃旗,否则有造反之嫌;后台不能耍马叉,有戏弄人之意;朱笔为关公勾脸之笔,旦角不许动用;关公的青龙刀,后台不可随意舞动等等。这些忌讳和规矩,与其说是一种行业约束,不如说是一种职业规范,体现了职业艺人的专业素养,形成了独特的行业习俗与文化。黄宝岩先生演的关羽戏是分三个时期来塑造关公的一生:青年时期的戏有《千里走单骑》《古城会》,着重表现关羽的义薄云天,神威忠勇。中年时期的戏有《临江会》《战长沙》《单刀会》,重在表现关羽的仁者无敌,智谋超群,勇者无惧。晚年时期的戏有《水淹七军》《走麦城》,主要表现关羽的心高气傲,刚愎自用。因为他偏爱关羽戏,所以在关羽的形象、性格塑造上颇下工夫。记得有一次突降大雨,行人纷纷奔跑到屋檐、门楼或大树下避雨,但见黄先生步伐不乱,从容不迫地踱着方步来到树下,不顾淋湿的头发,先用左手习惯性捋了捋下颌,再用右手提了提打湿的衣襟。我想,他一定是触景生情,进入了《水淹七军》关老爷的角色了吧。多年来,他喜欢用《走麦城》作为打炮戏。他说这部戏很有教育意义,让人们记住骄者必败的真理。

        猴戏,黄先生演的不多。他虽然个子不矮,但筋斗翻得很有功底。有一次,演员们在后台谈起如何翻筋斗时,他来了情绪,高兴地说:“今晚我翻个筋斗给你们看看。”待演到《闹天宫》 “偷桃”一场时,他用翻筋斗出场,筋斗翻得很高,极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他常说一句口头语:演猴不是猴,像猴不学猴,只有这样才能赋予“孙悟空”人的灵气,猴的顽皮。

        1957年,黄先生开始创作、改编、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并演出了《幸福之路》《狱中斗争》《洪湖赤卫队》《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红色家庭》《社长的女儿》《蔡文姬》等京剧剧目。他先后授徒多人,较知名者有于春博(九龄童)、杨运超等,并为烟台地区京剧团培养了大批青年演员。1965年,黄先生退休,他为人低调,荣辱不惊,平日与街坊邻居走动甚少,落落寡合,但在街头巷尾碰面,都主动点头问好。“文革”期间,《奇袭白虎团》剧组扮演志愿军团长的方荣翔先生,曾在一干人马的陪同下到黄先生家中拜访,磋商技艺。当时,样板戏里的重要演员造访那可是了不得的殊荣。事后,有人曾问起先生,他云淡风轻地说了一句:一位老友来串了个门。1976年,京剧样板戏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一些传统京剧剧目恢复演出,应烟台市京剧团聘请,黄先生担任京剧团艺术顾问。其间,他与老艺人们一起,先后整理排演了《十五贯》《雏凤凌空》《宝莲灯》和连本台戏《狸猫换太子》等10余出传统戏,在舞美、灯光、服装、唱腔、武打、化妆等方面均于传承中体现创新,传统中赋予新颖,特别是《狸猫换太子》演出500余场,场场爆满,深受观众的喜爱。

        1980年,黄宝岩病逝,终年64岁,戏迷们为他的早逝而痛惜。黄先生夫妇终生没有子女,黄先生去世后,黄夫人变卖房产,到上海投靠侄子安享晚年。如今黄先生人虽然不在了,但他塑造的戏剧人物却鲜活在老烟台戏迷的记忆中,至今提起《战长沙》《单刀会》《水淹七军》《走麦城》等剧目中黄先生饰演的关羽的形象,烟台老戏迷仍津津乐道,双挑拇指赞叹……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从余梅世家代际交流看京剧艺术的传
我所看到的陈少霖先生​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灵芝孢子主治功效用法 益生菌哪个品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