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坚守舞台的“一抹红”
国粹京剧   2020-10-24 10:22:33 作者: 苏锐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文字大小:[][][]

    山东省京剧院:70年,坚守舞台的“一抹红”

        山东省京剧院复排的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日前在山东省委党校上演,获得现场观众多次热烈的掌声。《奇袭白虎团》是山东省京剧院的“看家戏”,其复排难度非一般人能想象。而选择在今年这个时间节点,把“看家戏”重新立上舞台,原因是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山东省京剧院迎来了建院70周年。山东省京剧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蒋庆鹏说:“我们感到自豪,过去70年,秉承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山东省京剧院创作了诸多文艺精品,惠及了数千万观众,为京剧艺术的传承贡献了一份力量。我们应当庆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成长,见证了民族复兴伟业。得益于系列利好政策的关注与扶持,文艺工作者的热情更加高涨,院团建设更加科学规范。”

    数十年磨练艺术作品

    因历史原因,山东省京剧院从成立后多次进行机构的整合或更名。

        山东省京剧院始建于1950年,彼时叫“山东省立实验京剧团”,由“胶东军区文协胜利京剧团”和“鲁中南区党委歌剧团京剧队”合编而成。1953年秋,“山东省立实验京剧团”更名为“山东省京剧团”;1955年,“山东省军区政治部京剧团”并入“山东省京剧团”;1958年1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京剧团”从朝鲜回国后划归“山东省京剧团”。1970年,“山东省京剧团”建立两个剧组,即《奇袭白虎团》剧组和《红嫂》剧组;1977年4月,两个剧组合并;1990年,“山东省京剧团”正式更名为“山东省京剧院”,并延续至今。

        从成立初期开始,山东省京剧院便和“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4个经历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部队京剧团组成了全院的主体,徐俊华、方荣翔、李师斌、殷宝忠等一批知名艺术家曾经过战火硝烟的考验。

        在现代京剧领域享有盛誉的《奇袭白虎团》《红嫂》,是山东省京剧院的看家戏。

        《奇袭白虎团》以抗美援朝战斗英雄杨育才带领尖刀班深入敌后出奇制胜,歼灭韩李伪军白虎团的事迹为素材创作,经过多次加工、修改、提高,1964年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反响热烈,深受好评。

        《红嫂》是20世纪60年代由山东省淄博市京剧团与青岛市京剧团根据刘知侠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后由“山东省京剧团”组成《红嫂》剧组,对该剧进一步修改、加工和提升。1976年,《红嫂》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为亲人细熬鸡汤”的唱段由此红遍祖国大江南北。

        创作,是文艺院团的使命所在,也是山东省京剧院70年一刻未曾忘记的责任。截至目前,山东省京剧院可供演出的剧目超150部。仅近20多年来,山东省京剧院便推出了原创大戏《石龙湾》《春秋霸主》《铁道游击队》《铁血鸿儒》《瑞蚨祥》《大运河》等,得到业内高度评价,也收获了观众的掌声与赞誉。

    培养优秀艺术人才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尤其对文艺事业而言,专业水平高、在业内有影响力、能在精品创作中挑大梁的“名角儿”,是院团可持续发展、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

        作为在全国享有广泛知名度的京剧院团,山东省京剧院多年来会聚了一批“大牌”艺术家。比如,裘派花脸艺术的代表人物方荣翔;家承“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的尚派艺术代表尚长麟;师从梅兰芳的梅派艺术优秀传人张春秋;师从张君秋,有“小张君秋”美誉的薛亚萍等,均在剧院领衔多年。而在老一辈艺术家的培养带领下,山东省京剧院近年来又涌现了宋昌林、鞠小苏、付正红、魏慧丽、杨志刚、刘建杰、翟萍等一批优秀的中青年艺术人才。

        京剧艺术是“角儿的艺术”,更是人民的艺术。作为文化大省,京剧在山东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乘着国家进一步重视文艺事业的东风,结合山东群众的审美需求,山东省京剧院坚持一手抓院团管理,一手抓剧目惠民。

        在内部管理方面,山东省京剧院把“好作风、好面貌、好嗓子”作为基本原则,大力推动全院职工以党建为抓手,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和文化素养。在常规练功和演出之外,山东省京剧院着力打造“学习型院团”,将职工分成若干小组,开展集体学习和座谈交流。

        准确把握文艺工作面临的形势,是每一位文艺工作者的必备素养。山东省京剧院希望通过“常学常新”,让院内文艺团队能时刻保持活力,保持“向上的精气神”。

        在剧目惠民方面,山东省京剧院历来重视观众的反响。无论是在剧本编写阶段,还是初上舞台联排时,院内的剧目创作都注重听取观众的意见,邀请戏迷走进剧场和后台,“全链条”参与作品创作。同时,在剧场正式演出及下乡惠民演出过程中,山东省京剧院通过发放“意见征求册”等,虚心接受各方的意见建议,以便让京剧艺术更接地气、更有“人气”,更能反映时代新风貌,贴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展示新时代的“京剧气质”

        2020年注定会长久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也迎来了重要里程碑。这一年,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势头没有减弱,文旅融合进一步提速,生活条件改善的群众对文艺精品的渴求愈发迫切。

        新时代、新形势,京剧艺术该如何更好地传承?新政策、新气象,山东省京剧院又应怎样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疫情期间,山东省京剧院迅速行动,坚决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确保全院无一人感染。同时,按照守土尽责的理念,对剧场等进行全面消杀。相关演职员还积极行动起来,创作了数十部抗疫作品,传递了正能量;有的走上街头当志愿者,为社区防控助力加油;有的踊跃为疫区捐款,展现了山东省京剧院的社会担当。

        进入复工复产阶段后,山东省京剧院又马上安排部署,谋划新剧目创作、惠民演出、建院70周年系列展演等。

        为筹备好建院70周年纪念活动,山东省京剧院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决定“回归艺术本质”,不大操大办、不搞形式化的仪式,而是“以演代庆”,把十几部看家戏都复排出来,邀请观众走进剧场。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蒋庆鹏表示,只要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坚持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信念和初衷,京剧艺术一定能在下一个“70年”,在齐鲁大地繁花满地,在全国京剧界硕果累累。

        蒋庆鹏同时介绍,未来几年内,山东省京剧院拟发挥好红色基因的引领示范作用,培育全院职工吃苦奉献的“新时代鲁京精神”。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紧密对接观众的欣赏需求,拓展舞台艺术作品的表现领域和范围。同时仔细策划、认真总结,争取通过现代营销手段提高山东省京剧院的知名度,把更多潜在目标群培养成京剧爱好者。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京剧《东方大港》展时代新意
​现代京剧《长空烈焰》:天涯海角
小剧场京剧《鹿鸣》音乐探索中令人
评新编京剧《梅兰芳蓄须记》​
京剧《等待》大胆的思考与尝试
看京剧《汉明妃》有感
京剧《进京》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学
《兴汉图》演出记 | 金风玉露喜
评新编京剧《梅兰芳蓄须记》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益生菌哪个品牌好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