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杨宝森1950年香港演出戏码及评价​
国粹京剧   2021-08-21 10:44:01 作者: 来源:京剧道场 文字大小:[][][]
齐崧:杨宝森1950年香港演出戏码及评价

        1950年宝森率团到香港演唱。那时宝森非但能自己组班独挑并已执须生之牛耳,一般后进均属崇杨派,已造成无生不宗杨的地位。故该次随来之团员均是一时之选。文场领导为乃兄杨宝忠,武场领导为杭子和。小生为姜妙香,花衫为魏莲芳,花脸为王泉奎,武二花为刘砚亭(宝森为童伶时曾在刘砚亭之班内客串,三十年后反过来刘再搭宝森的班,人事沧桑,真是三十年风水轮流转也),丑角为刘斌昆。原已在港之名旦张君秋及里子老生马崇仁亦均加入。其余原随张君秋去港之王德昆、汪正华、胡永芳、薛正康、李瑞亭、周文伟等亦均被罗致在内。每周只演两三晚,前后共计演了十晚。票价售到港币十八元,在当时已够惊人而卖座鼎盛,搭配整齐,戏码扎硬。兹将原戏单简化录出,以供同好诸君子之参考,纵不能亲临一观,亦可略止戏瘾之痒。

1950年八月一日夜戏:
魏莲芳之《青石山》。
张君秋、姜妙香之《春秋配》。

        大轴杨宝森、王泉奎(司马懿)、刘砚亭(马谡)、刘斌昆(老军)、马崇仁(王平)之《失・空・斩》(宝森每次打炮戏均为《失・空・斩》,因此戏是戏抬人,同时亦是他的拿手好戏也。但这一次又进步到什么程度,只听人谈而未能亲眼得观,也就无从悬揣也)。

    八月二日夜戏:

        姜妙香、刘砚亭之《辕门射戟》。

        刘斌昆、魏莲芳之《活捉三郎》。

        杨宝森、张君秋、王泉奎之全部《龙风阁》。自“大保国”至“二进宫”一气呵成。

    八月八日夜戏:

        杨宝森、王泉奎之《打鼓骂曹》。

        张君秋、姜妙香、魏莲芳之头二本《虹霓关》。

        杨宝森、王泉奎(孟良)、刘砚亭(焦赞)、刘斌昆(程宣)、马崇仁(八贤王)之《洪羊洞》(笔者以为这一天的戏最为过瘾。亦是证明宝森当日的歌喉一定相当的冲。一出【西皮】的《骂曹》已经够吃重的,老尺加一,再加上一出【二黄】的《洪羊洞》,这样的好戏确属难得,所以票价十八元也不为贵。笔者如是当日必将这十二晚一览无遗,可惜时过境迁,也只好是感慨系之而已矣)。

    八月九日夜戏:

        王泉奎之《草桥关》。

        杨宝森、张君秋、姜妙香、魏莲芳、刘斌昆之全部《红鬃烈马》。由《赶三关》起,连演《武家坡》《银空山》《回龙图》,以至《大登殿》。宝森连演《赶三关》《武家坡》《大登殿》三出之平贵相当吃力。张君秋饰宝钏一人到底。真佳剧也。

    八月十五日夜戏:

        杨宝森、张君秋、刘砚亭之《法门寺》。

        张君秋、刘斌昆之《女起解》。

        杨宝森、王泉奎、魏莲芳、汪正华之《搜孤救孤》。记得以前在北平时,宝森的《搜孤》是唱不过孟小冬的。但此时之《搜孤》又将如何就不敢说了。

    八月十六日夜戏:

        王泉奎之《御果园》。

        杨宝森、张君秋、魏莲芳(萧太后)、姜妙香、刘斌昆(前后国舅、中余太君)、汪正华、胡永芳之全部《四郎探母》带“回令”。

    八月二十日夜戏:

        姜妙香之《辕门射戟》。

        杨宝森、张君秋之《梅龙镇》。

        刘斌昆、魏莲芳之《活捉三郎》。

        杨宝森、张君秋、王泉奎之《二进宫》。(笔者认为这一天的戏码最差。杨宝森、张君秋,对于《梅龙镇》一剧,两人无一对工,焉能演出水准。《二进宫》一剧亦非宝森之所长,想此天成绩必不佳也。)

    八月二十二日夜戏:

        姜妙香、刘砚亭之《白门楼》(特请王瑞芝、任莘寿二人操琴)。

        杨宝森(伍员)、张君秋(浣纱女)、刘砚亭(专诸)、王泉奎(王僚)、刘斌昆(渔丈人)之全部《鼎盛春秋》。

    八月二十三日夜:

        张君秋、王泉奎、姜妙香之《霸王别姬》。

        杨宝森、刘斌昆、刘砚亭(锺馗)、王泉奎(包公)之《奇冤报》。

    八月二十八日夜戏:

        张君秋、姜妙香之《宇宙锋》。

        杨宝森(前杨继业后寇准)、王泉奎(前杨七郎后潘洪)、姜妙香(八贤王)、魏莲芳(寇夫人)之全部《杨家将》。

    八月二十九日夜戏:

        魏莲芳之《青石山》,

        杨宝森、王泉奎(葛登云)、刘砚亭(煞神)之《琼林宴》(《闹府・出箱》)。

        张君秋、姜妙香之《生死恨》。

        杨宝森、王泉奎、汪正华之《捉放曹》。(按此日之戏也很够分量,但尚不如八日夜戏配合得当。)

    八月三十一日也就是临别纪念之夜戏:

        张君秋之《六月雪》,

        杨宝森、姜妙香、魏莲芳、刘观亭之全本《珠帘寨》。

        杨宝森之后八戒、张君秋之唐僧,姜妙香之前八戒,魏莲芳之悟空,王泉奎之月仙子反串之《盘丝洞・盗魂铃》。宝森当场写“临别纪念”四大字,并自拉自唱又与乃兄合奏【夜深沉】,由宝忠打鼓,宝森操琴,洵绝配也。以前尚不知宝森也能拉琴,以上情形系自友人之笔记中拾得,当属实情并非道听途说,足证磐磐大オ,无所施而不可,宝森之所以能唱得与琴韵如鱼水之和谐,殆亦与其琴艺有关乎?

        此期演毕后,后应旅港沪上同人戴桂荣、万墨林、金元声、张伯铭等人发起之请,为已故孙兰亭先生演搭桌戏。系假太平戏院演出。该晚之戏码如下:

        张君秋、王泉奎之《霸王别姬》。

        杨宝森、马连良之全部《范仲禹》。马演《赶考》《失散》《问樵》三折;杨演《闹府》《打棍》《出箱》。

        大轴为名票名伶合作之《大八蜡庙》。马连良反串费德恭,杨宝森反串朱光祖,张君秋反串黄天霸,于素秋反串褚彪,王泉奎反串张桂兰,焦鸿英饰张妈,毛家华饰施公,汪其俊佈家院,李岫云饰小姐,马治中饰费兴,赵文彬饰贺人杰,张伯铭饰关泰,刘伯华饰后天霸,李元龙饰金大力。济济一堂,极一时之盛。

        十月四日及五日港九工会联合会为筹集失业医药救济福利金,由电影明星与旅港名伶联合演出大合作戏,杨宝森亦应邀参加,演出地点为娱乐戏院。

    四日夜戏:

        王元龙饰费德恭,郑敏饰费兴,李芳菲饰小姐,岑范饰家院,陶金饰老道,金彼得饰王栋,胡小峰饰王梁,于素秋反串黄天霸,刘琼饰金大力,吴家骧饰贺人杰,严肃饰朱光祖,李元龙饰褚彪,赵雷饰关泰,屠光启饰施公,毕正琳饰张桂兰,孙景璐饰张妈之《大八蜡庙》。大轴为杨宝森、张君秋、童月娟(萧太后)、严俊(国舅)、韩非(国舅)、许可(宗保)、舒适(六郎)、朱石麟(佘太君)、毕正琳(四夫人)及李丽华(后公主)之全部《四郎探母》。

    五日夜戏:

        王泉奎之《坐寨・盗马》。

        孙景璐(大奶奶)、金彼得(书童)、顾而已(公子)、韩非(邻居)、姜明(邻居)之四演《双摇会》。

        大轴为杨宝森、张君秋、毕正琳、严肃、舒适(中平贵)、王元龙(魏虎)、吴家骧(王允)、李丽华(后宝钏)、朱石麟(王夫人)之全部《红鬃烈马》。

        据一位谭派名票遍观诸剧后之总评云(全部照原文录出藉可维持原来面目以飨读者):

        宝森嗓低欠亮,虽乏充沛磅礴之气魄,然宽醇够味,刚劲浑圆,落落大方。道白沉着有劲,字音亦正。身段虽欠潇洒,尚不板滞,扮相虽非俊倩,尚觉清秀。行腔吐字,实而不浮,不贫不飘,认真而不造作,循规蹈矩,在晚近须生中,洵属不可多得。

        综观所演各剧,以《洪羊洞》为其代表作,脍炙人口。描摹六郎怀父悼将之情,卧病临终之状,惟妙惟肖。次为《碰碑》、《乌盆》,一写英雄末路,忠良下场,无限感慨。声调苍劲,气度轩昂;一则哀怨凄凉,声悲调惨。再次为《街亭》、《探母》、《搜孤》诸剧。其于《街亭》也,对武侯之风度个性,表演恰当。《探母》亦能一气呵成。《搜孤》之抢儿、公堂、法场,亦各有精彩。而《捉放》、《跑坡》、《桑园会》亦恰到好处。至全本《伍子胥》之《文昭关》《浣纱记》《鱼藏剑》各剧,唱工之繁重,腔调之悲哀,不仅能应付裕如,且克尽缠绵委婉之妙,洵属难能可贵。惜限于天赋,缺磅礴之气魄,悲而不壮。夫《鼎盛春秋》一剧,昔为桂芬杰作,老谭且自叹弗如,又何能病宝森乎?即《骂曹》一剧,亦以乏慷慨激昂之风度,与称衡侍才傲物之骄骨,故不足取耳。又贴临别纪念之《珠帘寨》,解宝唱工既累,收威又须扎靠起霸,靠把本非宝森所长,然是晚却能对付,且无懈可击,殊为难得。

        至与连良合演之闹府出箱,虽非杰作,然以之视连良并无逊色。(是晚连良前半《赶考》、《失散》、《问樵》。《赶考》、《失散》毫无精彩,《问樵》一场身段特繁,美固可称,然嫌大花,似越规矩。)

        此外《二进官》“吓得臣”不使嘎调,颇为观众不满,而【慢板】一段“千岁爷”刚劲亦嫌不足。《卖马》一剧亦甚平庸。最差为《法门寺》与《清官册》二剧,前者平淡乏味,后者则非对工。上述云:仅言其梗概而已。所读似觉褒多于贬。然各剧之优劣,据友辈中之批评,亦大同小异,虽云见仁见智,各自不同,而剧艺之尺度,殊有准绳在焉。

        从上一段之评语里可以知道宝森平日本不工靠把戏的,而居然让这位很够水准的谭派名票认为看得过去,这不知宝森又下了多少工夫,身上オ显得有如此的进步。再在他的话里言外可以看出,本非宝森所长的《闹府・出箱》,都能不让马连良,那如宝森之《洪羊洞》、《探母》、《昭关》、《失・空・斩》各剧,则远非连良之所能比了。

        以笔者看,这几出戏,马氏根本不敢问津,不要说是与宝森抗衡了。以前在北平时,谁人听过马连良的《失・空・斩》?以后因为各名伶,走的走,息影的息影,所以他才有《空城》录音的问世。但那一段唱,实不高明,照着杨宝森、孟小冬要差了十万八千里。就以李慕良的琴而论,也是不伦不类,完全是一派丫头派小家子气,把一出传统好戏变成非驴非马的四不像了,罪莫大焉。至于说“吓得臣”不用嘎调那正是宝森聪明之处,藏拙饰短本是智者的手法,未可厚非。再说“吓得臣”一句平唱也并不难听,较诸无韵味杀鸡杀鸭之乱喊,要高明多了。“千岁爷”一段〔三眼〕的行腔,韵味醇厚,字正腔圆,工尺摆得高低分明,落落大方,实合杨波的身份,再好也不能了,怎能说是刚劲不足。所以这句评语,笔者是万难同意的。尤其是“怕的是辜负了十载寒窗九载遨游八月科场七篇文章,只落得个兵部侍郎,怕只怕无有下场”一句唱得与众不同,气口方面再好也不过,实有超人一等之感,美妙绝伦。

        总之,一般剧评家总以为嗓音亮亢就是好,殊不知在行腔吐字考究,气口方面有研究,唱出来韵味十足寓情感于其间,使听之者如饮醇醪,如身临其境,那种过瘾,又岂是门外汉所能鉴别的呢!

        《京剧名伶艺术集萃》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1年6月出版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从余梅世家代际交流看京剧艺术的传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