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传统艺术如何传承?
国粹京剧   2021-11-12 09:57:12 作者:爱娱乐八卦的球迷 来源:企鹅号 文字大小:[][][]
著名京剧艺术家周云亮去世带来的思考:传统艺术如何传承?

        2021年10月31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云亮逝世,享年89岁。11月2日,老先生的告别仪式在南京举行。老先生7岁开始练功,9岁进入戏校学习并且登台演出。他以猴戏闻名,代表作有《闹天宫》,《闹地府》,《十八罗汉斗悟空》,被观众称赞为南派猴王,是一位与六小龄童的父亲六龄童齐名的伟大演员。

        只是,现在的人们对他了解不多,这么说吧!80后90后基本上没有看过他的戏,大众对他的了解并不多,可能70后知道他的也没几个,因为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京剧等传统艺术早就离开我们的视野,我们有自己的娱乐方式。

        如果不是六小龄童发微博悼念这位老艺术家,估计没几个人会关注周云亮去世的消息。或许,这新闻只能躲在某个角落。至于南京京剧院发布的讣告,又有多少人在乎呢?像小编这样的自媒体人,如果不是因为六小龄童有新闻,也没有几个人会去写这个话题。

        看到这个新闻的人,大家都在悼念老先生,为中国失去一位国家一级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而遗憾。但又有几个人是京剧迷?有几个人是真心的?

         别说我们这些普通人,就算娱乐圈中的明星、艺人,了解周云亮的又有几个呢?按理来说,这是艺人们敬仰的前辈,演艺工作者就算没有看过老先生的戏,但至少应该知道他,就像学过数学的人应该知道华罗庚一样。可是,随着京剧的凋零,却不会有多少人真心地怀念他。

        这就是现实,我们无法说谁对谁错,只是时代就是如此无情,谁也无法改变。

        老先生去世了,和他一样坚持传统艺术的老艺术家也没几个人了,类似京剧这样的传统艺术如何传承?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京剧现在被称为国粹,我不喜欢这个称呼。因为现在的京剧就像被放进博物馆里的文物,除了展览以外没有别的表现形式。现在学习京剧的人并不多,而且这么多年来这艺术没有创新,一切还是和过去一样。

        这是最大的悲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该如此。

        但这也没办法,我们无法要求新一代的观众像过去的票友一样追逐名角,因为现在的演艺圈有新的东西。

        但不该把这些传统艺术放进博物馆,然后原封不动地展示给后人。传统艺术的生命力,应该更加强盛才对。

        那么,该如何传承呢?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但从现状来说,演艺圈有基础并且有义务承担起传承的责任。毕竟,现在的娱乐圈就是过去的梨园,老祖宗的东西不能忘。如果演艺圈不承担这责任,岂不是忘了本?

        只是,现在的演艺圈,不管是影视、还是歌坛、抑或综艺等舞台,从传统艺术中汲取的营养太少了!就算有,也只是做一些皮毛功夫,而不能掌握精髓。

        京剧的精髓是什么?太多了!这不是非专业的小编能够总结的东西。但是,有些精髓,是现在演艺圈所需的宝贵经验。

        举个例子:艺德。

        生旦净末丑大家都熟悉吧?一出好戏,并不是一个角儿能搞定的,需要大家配合。一台戏中,生旦净末丑必须认真完成自己的职责,不能隐身更不能抢戏!你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小生不能抢了花旦的活儿,别的角色也不能给自己加戏!否则,这戏还能看吗?

        可在现实中,拍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我们常常听说角色给自己加戏、乱改剧本等不良行为。如何纠正这一切?如果他们能好好领会一出精彩的京剧表演的精髓,或许就不会有人这么干。

        再举个例子:业务能力。

        一出好戏,往往来自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传奇。京剧表演的题材,也是如今影视圈喜欢拍的内容。

        可是,京剧等传统艺术已经告诉大家,如何把这些内容转化成一台戏、如何编戏、如何唱戏词、如何讲好一个故事,京剧早就把这一切都总结好了!

        现在的导演也好,编剧也罢,就不知道从这些传统文化中吸取宝贵经验吗?为何老是拍出一些乱七八糟的剧呢?

        还有,京剧里就算是拉幕布的人,那都是从戏校里出来的,个个都是专业人士。能唱出名的,需要从边缘做起,一步一步积累经验,等能力够了才上台挑大梁!

        现在娱乐圈的门槛太低了,娱乐圈早就放弃传统梨园留给大家的经验教训,导致无德无才的流量横行。

        类似的例子太多了!我们可以从传统艺术中挖掘的宝贵经验是源源不断的。西方的莎士比亚戏剧和传统歌剧也干不过现代的电影和电视,但他们能在新的艺术形式中传承这一切;我们的武侠电影和功夫片,同样吸取了京剧中“唱念做打”中的“打”。这才是传承的正确方式。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开拓戏曲艺术新境界​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益生菌哪个品牌好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