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精彩亮相的新一代京剧人才
国粹京剧   2021-11-15 09:27:50 作者:王 馗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字大小:[][][]
精彩亮相的新一代京剧人才

        从9月21日京剧交响套曲《京杭大运河》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截至10月15日《红色特工》在上海演出,总计有38台京剧作品展演于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京剧的艺术传统、艺术品格,以及在百年间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达到的艺术创造能力,都在本届艺术节上得到张扬。作为中国戏曲最重要的艺术盛会之一,中国京剧艺术节素来以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著称,这都来自于京剧作为国家最具影响力的戏曲剧种所拥有的艺术实力。特别是至今在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活跃着至少305个京剧艺术团体,并且作为“国粹”而被世界所喜爱共享。因此,中国京剧艺术节的艺术呈现,关乎京剧艺术创作与推广的高度,同样关乎中国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高度。

        近年来随着中国戏曲创作对现代戏、现实题材的大力推进,“现代性”的探讨成为戏曲界高度关注的话题。现代戏是不是戏曲“现代性”的必然载体?戏曲古典体系如何实现现代转化?如何理解“现代性”对于戏曲品质的作用?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涉及戏曲的传承与发展,都因众多新创作品而一再地提醒戏曲界高度关注。而这些问题的核心,即在于人才的有序培养和代际更迭,戏以人传,剧以人兴。京剧历史上最为人称赞的即是以“角儿”为代表的优秀艺术人才及其代表作品,京剧的繁荣兴盛最突出地体现于“角儿”在团队创造的集体协作下所实现的经典化成就。

        此次展演剧目的创作者中,包括了常年活跃于戏剧、戏曲界的导演曹其敬、徐春兰、宫晓东、张曼君、黄定山、沈斌、孙桂元、陈霖苍、李学忠、卢昂、王青、林为林、翁国生、周龙、李利宏等等,编剧张烈、李莉、王新纪、贾璐、罗周等等,以及众多资深的京剧唱腔作曲者,如朱绍玉、续正泰、朱维英、谢振强、陈建忠、尹晓东等等,从这些主创者的名字即能看到京剧因创作团队所具有的开放性,能够看到多元艺术视角给予京剧的风格塑造,这是京剧的艺术水准能够代表戏曲创作基本高度的重要呈现。特别是这些导演、编剧、作曲者比较突出的个性色彩,为京剧剧目创作带来了多元化的艺术面貌。例如黄定山导演的《母亲》,用歌舞剧等现代舞台艺术来衬托京剧的唱作表演,在突出主要艺术形象的生命状态时,也将题材所依托的革命文化个性张扬出来。张曼君导演的《花漫一碗泉》,则用极具导演个性的现代戏创作手法,把生活化的身体韵律与京剧传统程式予以融通,为京剧现代戏创作提供了新的艺术原则。而卢昂导演的《红色特工》,则用现代戏剧艺术中光影视听效果强化题材所聚焦的惊险,为人物之间的心理博弈赋予了独特的艺术节奏。这些主创者的艺术经验与个性追求,成为京剧突破固有表现手段的重要保证。

        在此基础上,除了享誉全国的京剧名家王平、张克、王蓉蓉、袁慧琴、朱强、杜镇杰、赵秀君、侯丹梅、刘子薇、倪茂才等依然活跃于创作第一线,并且在剧目表演中持续发挥名家效应和示范作用外,青年表演艺术家已经在京剧舞台上独当一面,甚至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等剧院的新创作品几乎全部由青年演员担纲。《风华正茂》《李大钊》《许云峰》《红色特工》《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等作品,都因年轻的演出团队而展现出极具朝气的舞台风貌。特别是这些中青年人才中的佼佼者,经过众多传统剧目的熏陶,在众多新创作品中展现出稳健而饱富张力的创造性,张建峰的“李大钊”、傅希如的“梅兰芳”、吕洋的“王仕花”、张璇的“向警予”、周利的“秦良玉”、朱福的“施佾生”、谭正岩的“许云峰”、单娜的“冯雁”、蓝天的“李剑飞”“蔡和森”等等,都因这批中青年艺术家长期积累的艺术创造能力,而显示出新创作品特有的艺术质感。应该说,他们所面对的文学剧本因为题材所限,远未达到应有的艺术高度,而演员对形象和作品的把握,却增加了更多可观、可听的艺术品质。特别是在大量现代题材作品中,基于演员对于京剧传统技法的使用,基于他们对现代人物、现代生活的形象提升,作品由此呈现出良好的艺术品相。本届艺术节上现代题材、现实题材延续既往成就之时,将艺术笔触广泛地延及从建党一直到当下的百年间,俨然成为用京剧艺术书写的党史和革命史,成为京剧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包括京剧在内的文艺事业的礼赞与致敬。这些作品努力用传统艺术手段表现现代革命人物、现代社会生活,为京剧赋予现代艺术品格。而这正是由前一代中青年艺术家们所实现的,新创剧目中的艺术形象从形象到气质的鲜活个性,正显示出这些青年艺术家驾驭舞台的成熟度。

        同时,本届京剧节也展示出京剧院团在相应文化空间中的创作趋向。基于不同剧院团的艺术风格、个体艺术家的流派定位,很多作品能独辟蹊径,开掘出题材独特的表演空间,让京剧艺术家充分进行个性化表达。天津京剧院《楝树花》、山西省京剧院《文明太后》、吉林省戏曲剧院《凤凰二乔》、重庆京剧院《秦良玉》、陕西省京剧院《千秋忠烈》、山东省京剧院《燕翼堂》等等,都以特定剧团的地域文化特征、剧院创作传统和演员流派个性,用作品有效推进着剧院团在创作领域的成功率,更加有效地夯实着特定剧院团的生态空间。

        正源于此,在持续的京剧艺术创作中,对已然突显艺术个性的中青年艺术家,更应高度重视他们在传统戏整理和历史剧创作中的作用。特别是一代中青年艺术家应该拥有在这些题材领域的代表力作。唯其如此,京剧艺术在传承与推广中,才能避免传承与创新的断裂,剧目创作中的“三并举”对于演员表演艺术的积累同等重要。当然,在当前现代戏创作趋于繁盛之时,不断提高现代新创作品的成功率,同样会带来青年后继人才更加有效的艺术积累与艺术提升。只有实现了京剧新创作品的高水平创造,才会真正让优秀的一代青年人才真正站立在舞台上。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开拓戏曲艺术新境界​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灵芝孢子主治功效用法 益生菌哪个品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