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余叔岩的堂会戏和义务戏
国粹京剧   2021-12-31 09:56:57 作者: 来源:​网易 文字大小:[][][]


刘曾复:余叔岩的堂会戏和义务戏

        (本文摘引自北京出版社《京剧谈往录三编》中,刘曾复撰写的“忆余叔岩演的堂会戏和义务戏”一文)

        余叔岩早年的几次著名堂会和义务演出,可以看做是倒仓后正式重返舞台的前奏。


        1913年,为朋友李直绳家的堂会担任戏提调:戏码有丁吉甫的《落花园》;王君直的《碰碑》;恩禹之、程继仙的《群英会》;梅兰芳、王蕙芳的《虹霓关》;余叔岩本人唱了一出《空城计》,配演有黄润甫的马谡、金秀山的司马懿;刘春喜的王平;王长林的老军和报子(几位都是谭鑫培的配角)。这次演出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对余的声名起了宣传的作用,为他后来的演出打下了一个极好的基础。(这次演出的戏份,黄30元、金10元、刘王各6元,场面共30元,余本人不拿钱)

        以后,余就常常受人邀请演唱堂会和义务戏。最出名的有两次。

        1917年8月,第一舞台有三场京兆水灾义务戏。在三天的前场余分别演出了《打棍出箱》《阳平关》《宁武关》三出真正见功夫的难戏。

        1918年,在总统府的堂会戏中,余露演了一次很出名的戏——《珠帘寨》,由陈德霖配演大皇娘,梅兰芳的二皇娘,钱金福的周德威,王长林的老军。这出戏余扬长避短,少唱多耍,特意从后半出的“起霸”开始唱,开打时采用《对刀步战》的“刀架子”,也就是李谭余和钱金福合演此戏时的那一套。这次余也由钱来配演。为了捧余,梅兰芳特别加了一场“二皇娘大战周德威”,盛传一时。

        1918年4月17日,余参加了冯耿光家(北京金鱼胡同那家花园)堂会演出,在《趴蜡庙》中饰演褚彪;杨小楼饰演费徳恭;梅兰芳饰演张桂兰;俞振庭饰演的黄天霸,在夺回亲人一场几乎把“小余子“(亲友对余叔岩的友好称呼)拉散了架。

        1923年秋,在另一个冯家(帽儿胡同)演堂会戏,由下午1点演到午夜1点,富连成科班为主演出,戏码有《百寿图》《小天宫》《紫荆树》《白凉楼》《取荥阳》《五湖船》《金山寺》等许多戏。余与裘桂仙、鲍吉祥演出了《捉放曹》。余演此戏,从来不带“公堂”,但是必有“宿店”而且其《宿店》的台上“地方”与今天许多演员不同。

        1924年初的阴历年底,第一舞台有筹款赈济京剧界贫苦同业的例行大义务戏(又称“窝窝头会”,名演员都唱拿手好戏)。杨小楼、梅兰芳合作《霸王别姬》;余演出《打渔杀家》。有意思之事:一是,马连良演《坐宫》不唱嘎调,反而被观众认为“有谱”;二是,《探母》前贴徐碧云等加演《游龙戏凤》,表明徐即将正式出台上演;三是,《打渔杀家》前加演言菊朋(从名票之“言君菊朋”改)演《战太平》,其后,果然正式下海,红了16年,又在北京的吉祥园演《战太平》,50岁的他演唱得好听、好看,进步太大了!

        1927年,杨悟山(金鱼胡同那家花园)堂会,听了余的《上天台》。他戴王帽,穿蟒,不拿扇,唱“人辰辙”的王九令——谭鑫培派的《上天台》。词句和唱腔都经过他的认真加工,真是大方脱俗,稳妥漂亮,与众不同,显示出他的真正艺术水平。那天夜戏,因为余是“戏提调”,好戏码还有孙毓堃的《状元印》;李万春的《夜奔》;程艳秋的《女起解》;梅兰芳的《玉堂春》;杨小楼的《水帘洞》;杨、梅、余、钱金福、王长林的《摘缨会》。

        1928年1月,第一舞台的“窝窝头会”义务戏。有裘桂仙的《大回朝》;时慧宝的《马鞍山》;尚和玉的《收关胜》;王琴侬的《彩楼配》;陈德霖、贯大元的《三击掌》;王幼卿、松介眉的《探寒窑》;李万春、程玉菁的《投军别窑》;周瑞安的《误卯三打》;马连良、朱琴心的《赶三关》;余叔岩、程艳秋的《武家坡》;荀慧生、高庆奎的《算军粮》;王凤卿、小翠花、朱素云的《银空山》;杨小楼、梅兰芳、尚小云、龚云甫、侯喜瑞、张春彦的《大登殿》。余的《武家坡》也是他唱得非常讲究的一出戏,做派身段都不寻常,念白也不一般,例如他不念“皓月当空”,后来他把此戏仔细地教给了他的弟子孟小冬。

        1929年4月,第一舞台山西赈务会筹款义演,有全班合演的《大赐福》;孙砚亭的《荷珠配》;邱富棠的《蟠桃会》;裘桂仙的《白良关》;朱琴心、尚和玉的《长坂坡》;王又宸、王幼卿的《四郎探母》;高庆奎、荀慧生的《坐楼杀惜》;杨小楼、程艳秋、马连良的《回荆州》;梅兰芳、余叔岩的《游龙戏凤》。另外,还有全体反串的《趴蜡庙》,余叔岩反串饰演的朱光祖,扮相、白口、身段,完全是一个极好的“开口跳”,特别是在桌子上面的椅子上拿了一个顶,又直又干净,前后台全服了。这次余叔岩开了老生反串朱光祖的先例,后来高庆奎、谭富英也反串过此角。

        1918—1928年余叔岩辉煌十年,1929年起,连续5年,开明、中和这些戏院门口见不到余演出的戏报,但是1934年10月31日(星期一)晚,他又出现在开明戏院的舞台上。这是一场为湖北赈济水灾的义演。具体的剧目有:宋继亭、高荣庭、张连升的《战樊城》;王盛意、鲍吉祥、李继香、孙甫亭的《胭脂虎》;茹富兰、张连庭、韩盛信、苏富恩的《状元印》;王幼卿、芙蓉草、程继先、朱斌仙、钱少卿的《能仁寺》;余叔岩、蒋少奎、王福山、范宝亭、叶青山、李四广的《问樵闹府 打棍出箱》。由于多年未演,余事先与王福山多次练习,作了充分准备;又有琴师朱家夔的伴奏,台下十分满意。《出箱》一场,在余唱完“送儿到学中攻读书文,啊啊啊”“攻读书文”一句后,朱接“反八岔”,十分动听,满场彩声。

        1936年春,萧振瀛(当时的天津市长)在他的北京秦老胡同本宅演堂会戏。有郝寿臣、郭春山的《醉打山门》;陆素娟、姜妙香、朱桂芳、萧长华、王少亭、孙甫亭的《廉锦枫》;近云馆主、程君希贤的《坐宫》;程砚秋、俞振飞、程继仙、侯喜瑞的《红拂传》;余叔岩的《盗宗卷》;尚小云、谭富英的《探母回令》;杨小楼的《落马湖》等戏。余叔岩是唯一以朋友身份送戏的演员,当然不取资。余这次演的《盗宗卷》演得太好了,不管是原来听过余叔岩的,还是这次头一回听的,无不交口称赞,认为可以算是一个传世之作。余的这次演出,由鲍吉祥、王福山、律佩芳、徐寿褀、李春义、李玉太等人配演,都是老资格的演员了。全戏,包括场面,演得非常“整”,真是到了化境。由于台子是临时搭的,台板不平,余在”自刎”扔刀时,只用左袖盖头,右手指刀,免去了抬右腿的动作。这样一来,反而显得自然大方。这一身段显示出子午像,前后手、眼、手?、脚、腰的劲头完全到了家了。台步也是腰、腿、脚的劲头,恰到好处。下摆甩得别提多好看了。一切都能看出余的功夫之深,绝非一般所能比及。他的文武各戏,诸如《空城计》《碰碑》《定军山》《打棍出箱》《八大锤》《捉放曹》《打渔杀家》,也都演得非常好。

        1936年10月10日,当时北京军政当局首领宋哲元在中南海怀仁堂办堂会戏,庆祝“双十”节,邀请各界看戏。那天是夜场,有余叔岩、程继先、鲍吉祥、王福山等人的《群英会》。这出戏,余是请教过王凤卿的,唱念、身段大方,绝无蛇足之处。在周瑜与孔明交谈中,余没有自言自语的小插话;《盗书》一场,藏书挡灯稳步下场;《借箭》时也没有把酒浇在眼上的做派。总之,没有引人发笑的表演。另外,有人曾说鲁肃唱“为朋友我只得顺水推舟”一句下场时,余叔岩有特殊身段,但是那晚余还是右袖盖头左转身反着由上场门下。

        余叔岩有戏瘾,他不是不想唱戏(上次堂会,有位官员在余唱完《群英会》后,忽然问:“余叔岩唱了没有?”这个笑话传至余耳,使得他很不高兴。他本来就不愿意为不懂戏的人唱,这一来就更不想唱了。),而是货要卖与识家。这也就是在1937年春节前后,他两次在堂会戏中演出了好戏的原因。这两次堂会,一次是在吴幼权家的堂会;一次是张伯驹所办的以义演为名的堂会。

        1937年初,阴历腊月二十三日,吴幼权家办堂会,余叔岩演了一出《李陵碑》,由马连昆配演七郎,临时请程砚秋的鼓师白登云司鼓。余在堂会戏中常唱《打渔杀家》《游龙戏凤》《盗宗卷》之类的戏,这次唱《李陵碑》完全是靠主人的情面。主人那天串演《青石山》中的吕祖,余给他化装。此时白登云来找余对戏,他说:“台上见,错不了,您多辛苦!”果然,到反二黄“寻一个避风所再作计较”一句唱完,余所耍的“扁”刀花与白打的“软”收头,真是严丝合缝,没法再“整”了。在碰碑一场有个小插曲。当令公的大刀被苏武化身接走下后,令公念:“清风一阵,老丈不见,将我的宝刀拿去。哎呀!有道是,为大将者宁舍千军,不舍寸铁,待我将他赶上。”之后,走一圆场来到苏武庙。这个圆场应该是在“五击头”锣鼓中走。那天,场面起了“水底鱼”,余一听不合适,硬是不动,“水底鱼”打完也不走,等重新叫起“五击头”之后才走。当时大家和场面都说,余先生真有火候,一个“水底鱼”硬是没有把他打动弹了。

        1937年阴历正月,张伯驹四十岁生日,以赈济河南旱灾名义办堂会。事先登报,在盐业银行售票,五元钱一人,大有仿照余叔岩义演《打棍出箱》之意。但是,这次不是余主演,而是张伯驹主演《空城计》。当天去拜寿、听戏的人,都是不买票的亲友。那天的剧目有郭春山、方宝全的《回营打围》;程霭如、陈香雪的《洪羊洞》;程继先、钱宝森、贯盛习的《临江会》;魏莲芳、朱斌仙的《女起解》;王凤卿、鲍吉祥的《鱼肠剑》;杨小楼、钱宝森、迟月亭、王玉吉、韩富元的《英雄会》;于连泉、王福山的《小上坟》;张伯驹(孔明)、王凤卿(赵云)、程继先(马岱)、余叔岩(王平)、杨小楼(马谡)、陈香雪(司马懿)、钱宝森(张郃)、徐寿褀《旗牌》、冯蕙林(司马昭)、霍仲三《司马师》、郭春山和王福山(老军、报子。后临时由管翼贤替王福山演老军),合演《失街亭》。

        张伯驹一直非常崇爱余叔岩的艺术。余在文学和经济问题上也常常请教张伯驹,因此二人的友谊十分深厚。余当年陪王君直演过王平,是由于感谢王对他的指导,所以这次陪张演王平,也是出于二人的友谊。从张伯驹的表演中,确实能够学到许多余叔岩的东西。当然张不是内行,没有幼功,不能与内行相比。

        这次堂会余叔岩当然不要戏份,其他名演员也以不受资表示友谊。(当然张伯驹并未辜负各位的捧场,比如送杨小楼一部汽车,杨返三千元赙金;张又为杨安排了“点主”礼节。这也算是对杨尽了最大的谢忱。)

        余叔岩在这次《空城计》堂会之后,除了在家教授孟小冬、李少春等学戏外,堂会、义务、营业,再也没有见过他的大名。从演堂会戏来说,余叔岩是以演李直绳堂的会戏《空城计》起始,以张伯驹的堂会戏《空城计》结束,只是所演角色不同。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南城马连良”学艺​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从余梅世家代际交流看京剧艺术的传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益生菌哪个品牌好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