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中国京剧院的三对生净搭档
国粹京剧   2022-09-19 12:27:24 作者: 来源:网易 文字大小:[][][]

老沈聊戏:中国京剧院的三对生净搭档

        京剧剧目中,生旦搭档的戏最多,其次便是生净搭档的戏了。因此,过去唱老生的要挑班唱戏除了有个好旦角跨刀,对净角也十分重视。像马连良的戏缺不了架子花,当年成立扶风社,就对净角很挑剔,先后有袁世海、刘连荣搭档,排新戏时还特邀郝寿臣加盟。解放后在马连良剧团和后来的北京京剧团,都是由郝寿臣弟子周和桐专门给马连良配戏。一位老生名家如有得力的净角搭档,那么他的戏就愈加精彩。

        当年的中国京剧院就有三对生净搭档为戏迷所津津乐道。他们是,一团的李少春和袁世海、二团的李和曾和景荣庆、三团的李宗义和王泉奎。李少春、李和曾、李宗义分别是三个团的头牌老生,而袁世海、景荣庆、王泉奎则是这三个团的头牌花脸,他们和头牌老生形成了不可多得的生净搭档。

(袁世海、李少春之《将相和》)

        先说李少春与袁世海。李袁合作的时间最早,解放前夕,袁就入盟李少春的起社,解放后改名新中国实验京剧团,二人长期合作,配合默契,戏路相合,而且二人都有创新意识,积极排演新戏,因此李袁二人可称“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不过,他们也有一时不合、暂时分手之时。那年,翁偶虹专门为他们两人编写了一出颂扬团结的新编戏《将相和》,没想到当时两人因人事关系产生矛盾,各持己见相持不下,最终导致起社暂时停演。排新戏之事也搁置起来。起社停演后,袁世海应天津中国大戏院之约与谭富英合演一期。当时谭富英也想排演《将相和》,李少春得知后说,这样的好戏别丢掉,先由谭先生排吧。于是由谭富英和袁世海来排,又没想到的是,在谭富英的班子里有位资格老的架子花刘砚亭也要扮演廉颇,谭富英怕出现争执,最后放弃了排这出戏。一出颂扬团结的戏竟然引起两个剧团的矛盾。后来,李少春和袁世海本着以大局为重,重归于好,才把这出好戏搬上舞台。裘盛戎后来加入谭富英的太平社,两人合作也排出另一个版本的《将相和》。

        1958年重新组建的中国京剧院一团,四大头牌是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除了演合作戏之外,基本上是李袁和叶杜两组进行日常演出或排新戏。李袁这对铁搭档经常合作演出的剧目和新排剧目有《野猪林》《响马传》《霸陵桥》等。李少春充分发挥了文武老生的特点,塑造了林冲、秦琼、关羽等形象;袁世海善于创新,能“折腾”,他的鲁智深、程咬金、曹操的形象活灵活现。他们合作的新戏大都成为剧院的保留剧目。

        二团的领衔主演是李和曾、张云溪、张春华、景荣庆等。景荣庆工架子花,但唱功戏也拿的下来,是文武兼备的净行全才。李和曾是高派老生,他唱的高派戏中都有架子花担任重要角色,如《逍遥津》中的曹操,《辕门斩子》中的焦赞,《斩黄袍》中的郑子明等。因此,李和曾唱这些高派拿手戏都由景荣庆辅佐,十分出彩。李和曾也善演《将相和》,1958年京剧院调整之前,他和袁世海合演过此戏。58年后,袁世海调入一团,李、景进入二团,李和曾再演《将相和》就由景荣庆扮演廉颇了。李和曾还常演《群借华》,“一赶三”,即一人前鲁肃、中孔明、后关羽,景荣庆扮演曹操,最后的“华容道”,两人的对唱和表演颇受欢迎。直到七八十年代,李和曾再演此戏时依然由景荣庆扮演曹操。袁世海也擅长这出戏,并有“活曹操”之称,57年排电影《群英会》时汇聚了马连良、谭富英、叶盛兰等名家,曹操即由袁世海扮演。但是,袁世海在一团很少唱这出戏,因为李少春专注排新戏。直到冯志孝调入一团后,《群借华》才成为一团常演剧目。

        李和曾与景荣庆还搭档排了一出新编戏《孙安动本》很有影响。景荣庆扮演徐龙一角,他调动了净角各种艺术手段,塑造了一个大闹金殿的小王子形象。李和曾扮演的孙安在后半部分戏不多,所以景荣庆垫底的表演收到豹尾之效。李和曾在上海演出此戏,广告上他和景是挂双头牌。可见李和曾对老景十分赞赏,视为左膀右臂。

(王泉奎、李宗义之《斩黄袍》)

        三团的领衔主演是李宗义、李慧芳、叶盛章、王泉奎。头牌老生李宗义唱正宫老生戏都是由王泉奎辅佐。李、王均为票友出身,没进过科班,但都因为钻研京剧刻苦 又有好嗓子,后来都下海当了专职演员。王泉奎工铜锤嗓音洪亮,在净行中资格较老,他有《刺王僚》唱片一张传世。解放后,李、王加入中国京剧院,开始了长期合作。三团下放到北京市,主演演员均进入梅兰芳剧团,李宗义和王泉奎继续合作。像《失空斩》《将相和》《斩黄袍》等都是常演剧目。特别是李宗义、李慧芳、王泉奎合演的《二进宫》(李宗义、王泉奎与云燕铭也演过此戏),虽然没有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那份《二进宫》名气大,但在中国京剧院也是独有的。当年谭鑫培不演此戏,说“活人不唱死戏”,皆因这出戏三个人站在那里死唱,没有表演故不愿意演。当然遇到谭张裘这三位铁嗓钢喉在一起那就另当别论了。在中国京剧院,李少春固然不演此戏,而李和曾在二团缺少够格的铜锤自然也很少唱,赵文奎曾一度在二团但不久就调往上海。因此李、李、王的《二进宫》就尤显珍贵了。1963年梅尚荀和北京青年京剧团合并组建北京京剧二团,王泉奎等一批老演员调入戏校,李、王的合作才告结束。文革后李宗义加入北京京剧院三团,给他配戏的净角就改为萧英翔了。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从余梅世家代际交流看京剧艺术的传
我所看到的陈少霖先生​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灵芝孢子主治功效用法 益生菌哪个品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