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首都新闻界票友俱乐部琐忆​
国粹京剧   2023-03-17 11:22:45 作者:夏珺 来源:金羊文化 文字大小:[][][]
记者开口唱皮黄——首都新闻界票友俱乐部琐忆

        1998年国庆节刚过,一个会议室里召开了一个“特别”的筹备会。我代表人民日报参加。为了弘扬国粹艺术,首都新闻界要成立一个京剧票友组织,不定期举办活动,经过讨论,最后确定名字叫“首都新闻界京剧票友长安俱乐部”。长安是指长安大戏院,他们负责提供活动场地。

        经过三个多月的筹备,首都新闻界京剧票友长安俱乐部宣告成立。1999年 1月 30日晚,在长安大戏院举行了隆重的成立仪式暨演出,人民日报、新华社、央广、央视、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的一把手都出席观看了演出,京剧表演艺术家及名家袁世海、刘长瑜、李维康、耿其昌、邓沐伟、燕守平、冯洪起、张建国、张火丁等出席,央视的赵忠祥、罗京、鞠萍等参加演唱,可谓名家荟萃,大腕云集。人民日报有任涛、李春阳和我,分别演唱了《智斗》《铡美案》等选段。开场节目是新闻界票友的小合唱《记者开口唱皮黄》(皮黄是京剧的别称):“菊坛百花竞芬芳,报刊评论费词章。纸上得来终觉浅,记者开口唱皮黄。莫嫌弃,荒腔走板不搭调,堪赞许,振兴京剧热心肠……”。这个歌后来成了我们的“会歌”,它昭示了新闻界票友俱乐部的宗旨。

        新闻界有了京剧票友组织,也算是新闻界的一则“新闻。”第二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在头版报道了首都新闻界京剧俱乐部成立的消息。

        票友俱乐部是个松散的组织,没任命会长之类的“官”,指定的负责人是光明日报副总编翟惠生。因为经常跟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合作或联欢,翟惠生说,新闻界票友俱乐部是与专业剧团“强强联合”,一时传为“名言”。

        其实,所谓“强强联合”,人家是京剧专业的“强”,新闻界是宣传的“强”,不在一个平面。但是拜这个优势所赐,我们跟京剧艺术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就自然多了起来,老的如袁世海、杜近芳、李世济、马长礼,中年的如梅葆玖、刘长瑜、杨春霞、李维康、耿其昌、张学津,年轻的如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张建国、张火丁等一众梨园大腕,还有一些文艺文化界的名人,如欧阳中石、王晓棠、王铁成、杨立新等,逢年过节或联欢,或同台演出,都有过近距离的接触,也有一些趣事留在记忆里。

        先说袁世海老。袁老是著名架子花脸,他塑造的曹操、鲁智深、鸠山等人物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袁老平时生活里说话都是花脸腔。有一年记者节,在长安大戏院举行纪念演出,我唱了段《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唱完了,在后台碰上了袁老,我恭敬地请袁老指点。“不容易,不容易”。袁老带着浓厚的花脸腔问我是哪个单位的,我答是人民日报记者。“嚯,是耍笔杆子的,能唱这样可不容易。”再问,还是那句“不容易不容易。”

        看来,人家艺术家一般是回避具体评价票友的演唱的。

        梅葆玖先生也多次参加票友俱乐部的活动,但他很少说话。我们在后台见到他,都争相向他问好,他静静地坐着,端着个保温杯,小口抿着茶,只微笑点头,算是回应。据说他是为了保护嗓子,候场时很少说话,留着嗓子台上使,这是他保护嗓子的方法和习惯。

        有的老艺术家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感动。有一次在纪晓岚故居联欢,有一个老生唱了《二进宫》的一段,中国戏曲学院教授、82岁高龄的马铭群老师(电影版《龙江颂》中李志田的扮演者)让我接唱,可那段我不会。马老师说,这段常用,你得学会啊,来,我教你。说着就把我拉到隔壁房间,跟服务员要来纸笔,一笔一划地把唱词写在纸上,然后就示范演唱“说什么学韩信命丧未央……”,我用手机录了下来。我说,谢谢马老,我回去听录音,一定学会。马老师说,一言为定,下次活动我要检查作业啊!

        2019年国庆节,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北京园博园有个民间票房的展演,要求“彩唱”,新闻界票友俱乐部报了《智取威虎山》“发动群众”一场李勇奇和少剑波的对唱,这个任务落到了我(演李勇奇)和另外的一个同志头上。彩唱比清唱难度大多了,要扮上、穿上人物的服装,不能站那“傻唱”,必须有动作,有表演。我们只好麻烦马老师教我们,马老师和北京京剧院的李崇善老师(电影版《磐石湾》男一号陆长海的扮演者),两位年已八旬的老艺术家就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手把手地教我们两个“生荒子”,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示范、纠正。看花容易绣花难。经过这次学习,我们才体会到什么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在台上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有严格的讲究的,不但要好看,还要在人物里,还要有尺寸(节奏)在点儿上。教了我们半天,我们顶多学了个皮毛。马老师说,我教你们十分,你们能学到七分就不错了,上了台还得打折扣,也就表现出五分。但是,上了台就要自信,放开演,能表现几分是几分。正式演出那天,我们粉墨登场,连唱带比划,累的满头大汗,总算应付下来了,中间还有掌声,观众反应还不错。

        新闻界票友俱乐部红火了几年,每年的中国记者节都在长安大戏院搞一场纪念演出,央视戏曲频道还播出。还与北京京剧院合作排了《四郎探母》折子戏,朱镕基总理携夫人还莅临现场观看演出。这些往事,都沉淀成了美好的记忆。

        常言说,人可以无知,但不能无趣。我想这个“趣”要靠自己去寻找。人生本平淡,就像一杯白开水。可是,如果往白开水里加点什么,就会变出不一样的味道来。至于是加糖,还是加盐,全凭个人喜好了。人有个爱好,只要是正当的,就会给原本平淡的人生增加一点味道、一抹色彩。回想这些年我参加新闻界的票友活动,偶尔还登台演唱过把瘾,不是为了成名成腕儿,而是自己找乐,也给爱好一个出口。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江苏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七十年前京剧舞台上的新编戏
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演出
梅程上海戏台记盛
徐兰沅:随梅兰芳出国演出纪实​
组班后的张君秋​
从余梅世家代际交流看京剧艺术的传
我所看到的陈少霖先生​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灵芝孢子主治功效用法 益生菌哪个品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