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票界
 
 
 
 
 
 
 
 
 
 
一个乡巴佬的京剧情缘​
国粹京剧   2021-04-21 09:13:48 作者:王风亭 来源:网易 文字大小:[][][]
一个乡巴佬的京剧情缘

        我的家乡,在鲁西北农村,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乡巴佬。乡下的日子简单,简单的只有白天和黑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动、睡觉成了生活的全部。

        不过,我不甘心那样活着。尤其今天,大家日子好过了,幸福指数提高了,追求精神上的愉悦,自然也就成了人们的“第一需要”。于是,我爱上了京剧。并对她情有独钟爱得疯狂,就像我的发小“海叔”好酒一样,一天也离不了。

        其实,我与京剧结缘,小时候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当然也有父亲的熏陶。想起起童年时光,尽管物质上匮乏,但精神生活绝对丰富多彩。收音机与小喇叭里,“八大样板戏”天天唱,加上原本喜好京剧的父亲,家庭版的个人“演出”司空见惯。

        久而久之,耳濡目染,李玉和、杨子荣、郭建光等英雄人物,自然而然成了我心中的偶像,那些高亢优美的京剧唱段,也在少年记忆的U盘里复制下来。七八岁的时候,“革命现代京剧”的许多名段,我基本会唱了,虽不够“专业”,但用父亲的话说:算是有那么点意思了。

        常言说“初生牛犊不怕虎”。由于自己从小“大脸儿”,京剧唱的凑合,1974年十二岁的我,在邻村的葛家联中正上初中一年级,老师便让我参加了学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有一次,我还到社员们挖沟的工地上“演出”过。那时候,年龄小、嗓子好,一段“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唱下来,掌声如雷、叫好声连绵不断。

        都夸奖说:这小家伙,唱的真棒!并私下打听我是哪村的,大人是谁?因此老师高兴得合不拢嘴,自己也骄傲了好长一段时间。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对小孩子而言,走亲戚是一件极幸福的事。秋天里,一个星期天,我随母亲走姥姥家。六里长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在“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的激情演唱中,变得微不足道,娘儿俩足下生风,姥姥家一会儿就到了。

        姥姥家在村里辈儿大,舅舅又是支书,村里人都爱凑到家里拉呱。有个外号叫“面瓜”的人,称我母亲叫姑奶奶,每次遇见他都“耍笑”我。“哎,听说你唱的挺好,真的吗,吹牛吧!”“来一段,我听听!”于是,在大家的期待及舅舅的鼓励下,我登场了。

        舅舅的土炕成了舞台,站在上面,我左手抓着“面瓜”的袄领子,右手弯成手枪状,唱道“为非作歹几十年,血债累累罪滔天,代表祖国处决你,要为人民报仇冤。”

        “砰!砰!”两声枪响后,“栾平”没有倒下。“哈哈哈—”舅舅那小小的农家院儿,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

        “京剧样板戏”,这带有时代色彩的真正与之旧情复燃“重温旧梦”,是在2011年秋后。这年夏天,麦子即将成熟,我被查出患有食道肿瘤。在北京工作的儿子,马上联系医院,最后在潘家园肿瘤医院成功做了手术。

        出院后儿子说:老爸,如何玩儿好,是你今后努力的方向!后来的日子里,家乡方圆几十里内的娱乐场所,几乎都留下了我的影子。“舞台”上重唱京剧,我的调门低了,韵味还在。

        有观众鼓励说:虽然你嗓子差点,但京剧味儿浓,不像有些人,净扯着嗓子瞎嚷!

        “国粹”京剧博大精深。身为发烧友,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为使自己唱的归韵有味儿,力求“字儿、气儿、劲儿、味儿”完美和谐,我下载了许多老生名段的伴奏带,在家苦练。

        有时还到几十里外的义渡、德平、张桥、翟家、临邑城等地,观摩学习拜师学艺。2014年,我购置了音箱,由临邑县的孙文华,滋镇的王立德、马玉生等任琴师,在家成立了“乡巴佬京剧票友俱乐部”。

        成员涉及陵城、临邑两县,含滋镇、糜镇、神头,义渡口、林子等五乡镇,戏迷二十余人,逢周六活动,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长期练习及朋友的帮助,后来的我“调门儿”大大提高了。比如唱老生,尽管不敢奢望极高的“乙字调”,甚至标准的“正宫调”都憋的受不了,但我用略低点的“六字调”唱起来,上下通泰、舒服流畅,演唱效果极好。观众评价说,板眼准,挂味儿!

        尤其马派的《借东风》《三娘教子》,我每次唱,都会赢得台下阵阵喝彩和如雷掌声。有一次去神头赶庙会,邂逅一位陌生人,异常热情。“哎,哥们!你唱的马派真棒,太有味儿了,听上去与冯志孝神似!”

        大庭广众之下,如此冷不丁的“铁粉儿”谬赞,实在让我惶恐不已,一边礼节性地向他摆摆手,一边换了个地方偷偷的窃笑。

        京剧还是友谊的使者。这些年,通过它结识了许多朋友,收获了人间真情。手机里有个“东西南北京剧情”的爱好群,我经常于其中和祖国各地的票友沟通交流。

        平日我频繁光顾的是,临邑县一个叫于家村(属翟家镇)的京剧票房。于家村是一个回民村庄,我每次去这里,李富祥、于志斌、杨吉明等许多年过古稀的穆斯林朋友,总是倒屣相迎,热情接待。

        尤其李富祥老爷子,一个96岁的耄耋老人古道热肠,总不停地给我沏茶倒水,感动得我不好意思,不知说啥才好,也让孤陋寡闻的我,对其神秘的伊斯兰文化礼节产生崇高敬意。

        另外还有崔世军、屈文庆、孙文华、金化江等许多哥们,都缘于共同的所爱——京剧,大家沉醉在“皮黄”余音绕梁的美妙中,彼此志同道合成了一生的挚友!

        “西皮流水迷人醉,慢板二黄仙乐鸣”。

        无论过去,还是今天,一个乡巴佬似水流年里的光阴里,京剧都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美轮美奂的迷人魅力,感染并影响着我成长,成为我生活快乐的源泉,收获与传输友谊的桥梁 ,人生路上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

        我相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京剧这枝有二百余年历史绚丽璀璨的艺术奇葩,将会在我的生命中,永远摇曳生姿、灿烂绽放!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票界
 
“京剧国粹达人”傅立强
杨青:艺术人生需要合适的土壤和环
翟东升:当传统京剧遇上现代青年
​赵楠 京剧脸谱文化“潮”起来
张怀鹏义务教授京剧三十载
胡津豪拜师杨至芳表演京韵大舞台
武汉95后大学女老师操场耍大刀
非遗展上新疆京剧三姐妹实力圈粉
柯城老人痴迷京剧自掏腰包组票房
 
  热门文章
 
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十月天津举行
辽宁——锦州——龙江京剧社
深圳文化街京剧“票房”的票友
江苏——无锡——秋韵京剧社
5月25、26日“陆家嘴金融城-
上海——国定路京剧票房(已关闭)
沈阳市“茂泉社区业余京剧艺术团”
观无锡京剧票房“秋韵社”
江苏——无锡——重友京剧俱乐部
拜访杭州京剧茶座
延边京剧协会会长孙铁汉
上海——春秋京剧票友社
《李健戏游记》之(1,2)
文登天福京剧社
常州市京剧琴师李平获“盛世和鸣”
唐山市将举办京剧票友大赛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益生菌哪个品牌好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