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由天津京剧院一团,北京京剧院一团,天津青年京剧团合作演出的京剧巜红鬃烈马》觉得很不错的,各位演员尽职尽力,包括天津青年京剧团为班底的各位演员,都极其认真,相互帮衬,满台生辉,主演们更是卖力,把自己研究,琢磨,磨炼的东西用最直观的一面反映给大家,并取得良好的业绩,实属不易!
这出《红鬃烈马》是唱角儿的都得贴,都得唱,唱好了这出巜红鬃烈马》无论是嗓子,味,念,身上均有提高,就身上的漂亮而言.这出戏身上漂亮了,唱其它老生戏,身上决不会难看的!杜镇杰与刘桂娟的(武家坡)演得出色的,杜镇杰先生,一向以重视传统的东西著称,他己演过不少的老戏了,每一次看他的演出都会觉得他是同辈中,脚踏传统最为实在的一位,也最肯研究的一位,出来的东西也是最象个样子的,每一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一些小地方,边角处他都照顾照,这就是功力.而且杜先生的唱念己日臻成熟,并注重唱情,演员唱得好不好,耐不耐听,唱情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巜武家坡》薛平贵唱导板,"一马离了西凉界",这句唱应该是感情深重的,有悲有喜,因为薛平贵西征,历尽磨难,宿敌想法设法屡屡害他—死,身心遭受巨大打击,但是薛平贵不畏坚险,不惧苦难,他相信自己定会有朝一日翻身出头,力挽狂澜,活着回到他日念思念的故土,那里有他受苦受难的妻子,他思念她.牵挂她……因此,唱这句导板要带有苍凉感,卯足劲用嗓子直吼,意思不对,光是卖—嗓子地唱,味.直感更不对!应该要唱得嗓子到那个音,贴弦走就够了,唱法上应是,舒缓不绷紧,有了这个舒缓的意识来使,气,韵.味及情感均能表达出来,不是为唱导板而唱导板,这是演唱技术的高一层了!
杜镇杰先生,这句唱,有点意思,唱法上比以往有研究,很好的!上场,杜先生,头部的位置与整个身子呈一直线.带甩马鞭/身上很是漂亮,下面扯四门唱的几句原板亦动听,"不由人一阵阵泪洒胸怀,薛平贵好一似孤雁归来",这两句唱是非常伤感的,剧中人,薛平贵,朝思暮想,急切盼望早日踏上归国故土,激动的心情是难以溢表的,待他一踏上自己的故土,看到的是满目的青山绿水,又想到自己多年受难,好似孤雁归来,霎时泪水夺眶而下,带着无限伤感的心情唱的这两句!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京剧大师杨宝森,程砚秋先生合录的巜武家坡》全剧堪称典范,杨宝森先生,这句导板唱得无比苍凉,完全是顺气而上,不带卯上,也不使足劲与拙劲,根据人物情感而唱!高水平的唱!下来的两句原板,唱情,唱味,情与味合一体,这种唱法不带华丽而胜以华丽,很普通的腔却唱得情怀动人,使听者听得有饱含泪水之感!杨先生的念白,大将军的气派,带韵的白口似说话,不紧不慢,恰到好处,他的念白的词句,无废字,那么干净,文学,哲理皆顾,杨先生,四句流水"洞滨曾把牡丹戏,庄子先生三戏妻,秋胡戏过罗氏女,薛平贵调戏自己的戏……"圆着板唱,丝丝入扣.味唱得很好,这出戏.杨宝森先生.他的演唱技术是超水平的,应是要作为一个演唱技术层次的学术来研究,他所设计的唱腔,简浅易唱,字与腔的铺垫过渡自然,听来耐听.回味却无穷!"八月十五月光明"导板下来的每个原板起唱的胡琴头子都是不一样,这是杨派这出戏的独到之处!杨宝森在生行中的唱,讲究应该是头—位的,他能高水平驾驱板的尺寸.耍着板唱是杨派的一大特色,圆着板唱又是杨派的另一特色!巜武家坡》"提起当年泪不干……"一段从:那有个岳父把婿参,开始杨先生就圆着板唱,巜坐宫》"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一段.转板下面的唱,杨先生亦圆着板唱,听来如娓娓道来;大有闭目轻叩桌面之享受!
再回到杜镇杰先生的这出巜红鬃烈马》的(武家坡),杜镇杰先生因搭旦角降低半个调门,听来很好,嗓子也较以往厚了些,正宗了些,应保持,到了单唱"提起当年泪不干"一段长半个调门,硬六字;一个好的演员,好的嗓子应是高低调门都适合,唱的味,音量均一致!除了会唱,会用,还要会得法,唱的得法.嗓子不仅不会坏,会更好更亮堂,当然念白念得好.念的得法.也会起到养嗓的作用,这在日常工作中应要研究的!杜镇杰先生持至以恒,坚持不懈在用嗓,用音,上再有更为巧妙的运用.头位老生的唱,同辈人是难以匹敌的!这出戏杜先生有几个地方卖一下可以理解的,毕竟台上角儿要好,是应该的!唱了半天不想要好,唱什么啊!当然话说回来,一味追求叫好是不可取的,也贬低了艺术的价值!
杜镇杰.先生这出巜武家坡》基本按马长礼先生的路子唱,但也不全是.提起当年泪不干,这段,马长礼先生有些地方也不是这个样子!马长礼先生这出戏是宗杨派的,但有他自己的东西!马长礼;杜镇杰先生应属同是杨派,但唱法与用腔上有略显不同,但都不出杨派的路子,也属东西上乘的!
压座是杨乃澎先生的巜大登殿》非常好!杨乃澎先生现在的扮相和嗓子仍很好,看见他我很高兴!杨乃澎先生毕竟功力深厚,开口的导板.松驰,拔高,不费力.惊叹异常!他的唱是宗杨派的,劲头,字.味都己达高境界,一般人比不了得!杨乃澎对杨派研究是深刻,一般高嗓子唱杨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为什么,因为嗓子高,必有音细之弱点,这根据年令会好转.在沒好转之前就得找音,找接近杨派的音,有人认为降低调或接近杨宝森先生的调门来唱,我认为不可取,杨宝森先生的嗓子就是那调门,他能唱得满弓满调,音色厚,音量大,劲头足!而换了高嗓门降低的调门或近似杨宝森先生的调门唱仍是唱不出劲,音仍是不够宽量,这就说明这是误区!
杨乃澎先生身上亦大方!角儿派头,自始自终都完美,将近七十的人了,太不容易,当今台上能唱杨派的,唱的正宗的亦属杨乃澎先生!
刘桂娟的王宝钏.刘淑云,李洋的代战公主,焦鹏飞的高思继,孙丽英的王夫人亦均出色.满台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