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4月6日、4月7日和4月8日连续三天的《空中剧院》里的直播。只是因《大探二》没捞到遥控器的主权,只得在数日后看视频,而《西厢记》和《红鬃烈马》终于夺回遥控器主权,看了直播。很过瘾。
本当一篇篇的写看戏感受的,无奈“春眠不觉晓”,所以,偷了个懒,把看三场戏的感受,搁一块写了。呵呵,聪明的吧......
已有各位戏迷老师对三场大戏的表演作了精确细致的点说,我这里便是拾人牙慧了。如果陋文里有侵犯版权之处的,请各位老师不惜严词以正,并向版主举报,可获得责打侵权人40板子的奖赏。哈哈......
今儿咱这篇章,想来个改头换面,不过,还是万变不离其宗。您要是不嫌弃俺的手艺是农家菜级的,您就给个面子尝一下,品品这道凉了的黄花菜的滋味咋样?您受累。哈哈......
三场大戏,最吸引我的自然是《红鬃烈马》了。因为在《空中剧院》播出的剧目里,有四折戏组成(《武家坡》、《算军粮》、《银空山》和《大登殿》)的《红鬃烈马》似乎还没有播出过。况且,是我喜欢的杜镇杰和刘桂娟两位老师主演。
这样一说,便有了怠慢在同一出戏里参加演出的演员老师和另外两场戏的主演老师之嫌了。得罪得罪。但事实并非如此。我这里的“喜欢”,是指一种表演风格而已。
集区区几年看戏之体会,觉得看有些演员的表演,会有一种亲近感;而有一些演员,你就会莫名的生出距离感来。所谓亲近感,就是会感到舞台人物近在咫尺,或是一哥们,或是一姐们,或是左邻右舍,在整个观剧的过程中有一种心无旁骛的跟着舞台上的表演走的轻松;距离感,便是这个演员一出场,你会无意识有一种“紧张”,你会在观剧时想到一些“流派的韵味”、“身段的表达”,有时候还会费一些周折去琢磨演员“那一转身”及“那一个眼神”是个啥意思,等等。而且,在某一时段里,你还会对自己京剧知识的缺乏而感到羞愧。
毋庸置疑,演员的表演是有风格之说的。同样的一出戏,不同风格的演员的表演效果就会不同。而且,演员与演员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演员,天生的表演因子丰富,不管这出戏演了多少回,但只要一上台,他的表演因子就很活跃,就会立马进入剧情和角色,塑造的舞台形象就会跃然于氍毹。
比如,《武家坡》里杜镇杰和刘桂娟两位老师的薛平贵、王宝钏,再比如,《西厢记》最后一场的叶少兰老师的张生。
但有些演员就不同。他的表演因子存在。只因某一出戏实在是演得好以“不计其数”来计了,这样,就耗损了他的一种表演激情的继续发挥,所谓“激情的火花”成了“激情的火星”,呈现在舞台,便是一种“机械式”的表演。不客气地讲,《西厢记》的某些段落似有“机械式”表演之嫌的。人物的台步、身段都有,就是没有人物的情感。
我这里没有厚此薄彼之意。所以会有“喜欢”之说,说白了,就是看戏时的“费劲”和“不费劲”的区分。这是私人订制。“费劲”之言,就是在自己的理解范围之内,忽然觉得舞台上主要人物的状态、神情不在你自己的想象中,于是,便要“费劲”的去动一下心思,生出点“此时这个人物做什么状比较合适”的念头来。
比如,《大探二》。个人以为,赵秀君老师在这一次《大探二》的演出中,《二进宫》的人物感要强于《大保国》。在《大保国》里,我一直在找李艳妃那犀利的目光,直至在李艳妃要“金镶玉玺朝下打”时,赵老师的目光依然是一种“哀怨”式的,没有霸气侧漏的迹象。
认为,尽管《大探二》是一出以“听”为主的传统经典,但《大保国》一折里,李艳妃的神态很重要。出场的眼神的表现,听到李良要她让江山时对自己是女流之辈的感触,写文书时的“哀叹”,听到徐扬两家不画押的不悦,以及从“好言好语”劝徐扬到最后的怒不可遏,层层递进。这样,到后面的《二进宫》,释放出女性的软弱,便是和《大保国》形成强烈人物性格对比,艺术效果就明显了。
觉得当晚的张克老师的演唱,是这几回的表演比较顺畅的一次。虽然,在最后的《二进宫》的演唱中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点瑕疵,但瑕不掩瑜,在刻画人物心态方面,显示出了他的不凡的表演功力。有红林大姐的精点文字为证。哈,偶就不照虎画猫了。
就这回整出的《大探二》而言,我感觉到三位主演老师的精彩也在《二进宫》里。对唱的彼此交流、徐彦召对杨波心思的猜透及杨波难以掩饰的尴尬,等等。
我是个看热闹的观众。对戏理是“七窍通六窍,一窍不通”。更无法领略积淀百年的传统京剧之醇味了。看戏,也就是满足一下凑热闹的虚荣。戏曲的表演有一定之规,观赏戏曲的可以有各自所好。舞台上,演员用程式表演来完成角色的喜怒哀乐;舞台下,观众是以自己的生活积累来体验剧中人的七情六欲。
我想,对一位演员的表演的评价,不在乎他是不是“梅花奖”的主,也不在乎他的演唱与乃师接近或者说还可以假乱真,甚至可以说不在乎其出身是科班或是“草台班”,主要的还是要以这位演员的表演是否打动了你为标准。而且,这不仅仅是在看演员的“个人技术”的发挥,还要感受到演员在表演时的通过演员与演员的交流对剧情及舞台气氛的渲染。
这就是我一个外行的看戏经。呵呵。
说了主要演员,也得说一说配演。感觉到《西厢记》里的红娘的妆面有点偏成熟了,表演不乏有可圈可点之处,也能够感受到小红娘的可爱和灵巧、正直,但在这样的妆面下进行的表演,疑似“卖萌”了,油彩可不可再“清淡”一点?《银空山》里代战公主的身手敏捷、漂亮,如果臂膀上的“劲”再明显一点,那么,这个角色的表演就更完美了。
写到这儿,该收尾了。最无止境的写下去,要露怯了。哈,不要紧,本来“腚”就光着呢,准备挨板子,裤子打坏得花钱,肉打烂还能长......有点不要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