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北京京剧院“寻梦·承泽” 杜镇杰 张慧芳项目工作室骨子老戏展演第11、12场再次上演,自年初以来,此系列演出已经成为喜欢京剧、喜欢老生表演艺术和声腔魅力的戏迷们共同期盼的京剧盛事。
应该说,现在的京剧舞台上像《胭脂宝褶》、《乌盆记》这样的骨子老戏已不是经常上演的剧目,这样的剧目对演员的功力和火候以及对人物的理解和认识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戏曲演员学会这样的戏可能不是件很难的事情,但从各方面诠释到位并富有一定的意境,让人兴奋就很难很难了。杜镇杰老师以多年的舞台经验和精湛的唱功、做功上演此剧,得到了现场戏迷的阵阵彩声。很多戏迷表示,这样的好戏现在不多见了,应该继承好这样的骨子老戏,使之流传下去,别把咱老祖宗的玩意给丢了。
《乌盆记》又名《奇冤报》、《断乌盆》等,讲得是:北宋年间,南阳绸缎商刘世昌结账回家,行至定远县遇雨,借宿窑户赵大家。赵夫妻见财起意,将其用酒毒死,后将其尸烧制乌盆,其事被钟馗看到替刘不平。老汉张别古向赵大索欠草鞋钱,以乌盆抵账,刘鬼魂诉冤。张代呜冤,包拯雪冤的故事。取材甚广,元杂剧《叮叮当当盆儿鬼》就是讲述的这个故事,只是刘世昌做杨国用名。明传奇中有《断乌盆》、近人石玉昆所著《三侠五义》第五回“乌盆诉苦别古鸣冤”讲得也是这个故事。
杜镇杰老师着宝蓝色褶子、黑方巾,十分雅致、气质非凡。开场的“叹人生世间名利牵”这一段原板唱得中规中矩,一上来就把观众的心抓住了,这也是具有很高的艺术积累才能达到的效果。接着剧情发展到到赵大家中避雨,一段“好一位赵大哥人慷慨”把刘世昌善良和善的人物内心充分表现出来,可谓是恰到好处。中毒腹痛的表演主要以做功来展现,从桌子内滚出来的动作很利落,与甩发的展示结合起来,十分精彩好看。最后倒地摔软僵尸表现的合理到位,没有要好卖弄之嫌。
京剧《乌盆记》的后半段主要要考验演员的唱功了,很多戏迷也是冲着唱腔而来。“老丈不必胆怕惊”一段“二黄原板”杜镇杰老师唱得声情并茂,十分回味;“抓一把沙土扬灰尘”赢得了满堂彩。回到张别古家中唱的大段“反二黄”唱腔十分精彩,杜老师的一句“未曾开言泪满腮”可谓是如泣如诉,深深的抓住了观众的心,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最后在“公堂”上的“西皮流水”将全出戏引向了高潮。
散戏后,很多观众久久不愿离开剧场,仿佛还沉浸在杜镇杰老师动听的唱腔中。希望北京京剧院能够把恢复老戏、继承老戏的好传统继续保持下去,多为喜欢京剧表演艺术的观众奉献好戏,圆演员和戏迷共同的“京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