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感受前先自黑一下,以前只看过常秋月的《翠屏山》选段,那时候不知道这出戏为何叫《翠屏山》,昨晚看戏才知道原来杀潘巧云的地点是在翠屏山,也算我又长了一点知识。
《翠屏山》是一出花旦的吃重剧目,再具体点属于花旦中的“刺杀旦”,跟《乌龙院》里的阎惜娇,《战宛城》里的邹氏同类型。昨晚第一次看完整的《翠屏山》,有点明白了为什么这出戏很少见于舞台了。因为这出戏对花旦的要求太高了,不仅要踩跷,后面还有扑跌,屁股座子,乌龙绞柱等高难度的动作,我心里估摸了一下,现在京剧界的花旦演员没几个能演(常秋月演邹氏时走过乌龙绞柱,可是动作不是很到位)。所以说京剧剧目不是不丰富,是很多演员功夫不全面,很多戏演不了了。
牟元笛可算是一个全才演员了,他嗓子好,虽然声音不是那么纯净,不像坤旦嗓子那么甜脆,但是他的嗓音很亮,调门也不低,听来别有风味。前面的南梆子唱得好听,后面的梆子调门高,也把梆子的味道唱出来了。而且他的表情也非常到位,昨晚在戏中他出色地运用了眼睛,演得非常细腻。在展示人物内心活动时,他的面部表情也做到了自然多变,非常有功力。在“跷功”的展示方面,运用了多种步法,几个下场都精彩极了。
最后一场,牟元笛无论是跪搓,屁股座子,还是扑跌,乌龙绞柱都完成的非常有质量,特别是几个乌龙绞柱非常火爆,说明他的功夫过硬。牟元笛初学尚派,打下了良好的武功基础,现在又在毕谷云门下学徐派、筱派艺术,很久不上空中剧院,这次真是一鸣惊人,希望空中剧院以后能让他展示更多的剧目,也祝愿牟元笛的艺术水平更上一层楼!
昨晚的戏好看还在于其他演员的表现同样精彩,萧润年的潘老丈诙谐幽默,曹剑文的杨雄,金锡华的海和尚、石晓珺的迎儿都非常称职。王立军的石秀把前面的唱完成的比较好听,后面的“六合刀”则有点吃力了,脚步有点不稳。可能这出戏演出的次数太少了,动作不纯熟也在所难免了。不过瑕不掩瑜,昨晚这场空中剧院还是难得一见的精彩好戏了。
《翠屏山》这出戏编的还是很好的,剧情很紧凑,没有零碎的场子,杨雄喝醉回家休息,潘巧云用一段唱,中间穿插更鼓点,几分钟就巧妙地度过了一夜,真佩服过去戏曲的手段高明。当然对这出戏中的石秀也有一点意见,看戏的过程中,真是觉得石秀简直是个教唆犯,知道潘巧云私通和尚,完全可以给杨雄出主意,让他解决呀,要知道杨雄是衙门捕快,要么休妻,要么捉奸后送官府严办都行的。可石秀却一步步劝杨雄杀人,杨雄担心杀人后难逃出蓟州城,他就出主意让杨雄把潘巧云骗到城外翠屏山,最后硬逼杨雄杀人,杨雄让他代劳,他竟然说“难道你要连累我吗”,还让杨雄发誓绝不连累他,行为真是恶劣呀。可怜杨雄,好端端的工作,好端端的家庭就这样家破人亡,无奈去梁山落草了。可能是过去的人跟现在的人价值观不一样吧,但是这出戏的艺术性还是非常强的,我想能让人得到艺术享受的剧目还是值得保留和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