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慢脾气的我早早知道了13号在滨湖有场大探二,比我小几岁的准大学生戏友也嘱咐我周日休息,又有邓沐玮出场,票会卖的很快,让我早点下手。可我还是等到开戏前三天才上网订票,结果又便宜又好的座位都被人买了,只好买了楼下最后一排的座位。以后这个毛病得改。
开戏前门口的黄牛生意不错,一个大爷的二楼票都让人买走了,15一位,比我的票还便宜5块钱,可那我也不买黄牛票,就是不给他们饭吃哈哈。
先说这戏的出演阵容,李艳妃是赵芳媛一人到底,徐延昭是刘嘉欣的大保国,时维的探皇陵,邓沐伟的二进宫。杨波除了探皇陵由陶新晨演外,前后都是张凤玺来出演。这样从大保国这一折来看,生旦净都是坤角,这是我看戏以来,从未有过的场景。从表演来看,赵芳媛发挥依然很稳定出色,她的嗓子亮,有张君秋先生的水音。高低音区都很受听,她这场戏不仅唱的好,做戏的表情也不错,一个年轻少妇没了丈夫,孤儿寡母正是孤苦不堪,这个时候有自己的爹出来撑场子,要给自己和儿子当大树,她的欣喜愉悦之情就表现了出来。这下再也不怕外邦欺我了。女人一旦先入为主,凤心已定,一般都听不得别人劝。因此徐扬这两个老头子一个仗着祖上,一个仗着同伙不给自己和爹面子,喋喋不休,引经据典时,她不以为然,下殿的语气配合扭过身去的身段,活脱脱表现了一个无脑女任性使气的样子来。刘嘉欣的戏我以前从未听过,因为我对女花脸有莫名的不好印象。前几天空院播出的碧波仙子里,李小培的真包公和李扬的假包公一比,就黯淡无光了。13号的演出让我喜欢上了她的戏,无论功架,韵味,全与男花脸无异甚至还超过了他们。气冲牛斗,谁保你都是气完神足,根本听不出是个女人。 康邓以后,天津花脸人才在我看来不容乐观,孟洒狗血岁数还大。王嘉庆韵味不足。而刘嘉欣年轻,韵味足,加上天津京剧院几乎月月安排她演出,看的出来是有意让她接班的。希望她继续多演出,成为津门第一花脸。三个主角儿的最后一位张凤玺,以前我并未听说过她,可是这场戏却是她的专场,一进门写着奚派名家张建国弟子张凤玺汇报演出专场,她的剧照被做成了最大尺寸,很是显眼,乍一看,我以为是王佩瑜的妹妹来了。这扮相俊的很。门口摆了许多花篮,从演出过程来看,还有专门的捧角团队。她今天的演出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惊喜,在天津几乎没有奚派,这次她除了开场时嗓子没打开,气息没有调好以外,唱的还是很规矩的,她的嗓子很干净,甜润纯,有时听起来带点童音,却也好听。观众对她很有好感,从我心里来说,恨不得她再多唱一个小时。但是专业捧角的实在让人反感,大声喧哗,甚至说她没有一点雌音,这就不客观了,毕竟她不是孟小冬,雌音还是有的。
对于其他的演员,我只能简短说说,中间的探皇陵换了时维,刚开场紧张了吧,唱的很纠结,第一句刚落腔,场子里静静的,从右下角传来一个观众评语,水。这个水字我估计全剧场的人都听见了,这演员得多尴尬啊。到后来发挥的才像点样子。还有观众跟着一起唱,最后来落了个好,也算圆满。陶新晨的杨波依然很纠结,嗓子真是够呛,不说也罢。本场最大的角是邓沐玮老爷子,可人家今天是来捧张凤玺的不能抢了风头,因此只是中规中矩,唱的味浓,无愧裘派花脸。最后保国家的嘎调,拔起来有点费劲,但还是成了。毕竟年岁到了。最后说一说王文斌的李良,听旁边一大爷说,这李良让他演了20多年,我看今天他的李良的确很有功夫,得到许诺意淫着杀徐扬时的几段唱,滑稽到家了,观众听完老三位唱了那么长时间,这个时候
正需要这么个滑稽的角色来调剂。全场笑果不错。
从演出来看,是成功的,但我们的年轻演员还不那么被人知。赵芳媛表现的那么好,我旁边看戏的大爷问我,这旦角是谁。张凤玺表现的不错,我还得去查百度,才知道她毕业都十多年了。刘嘉欣有范儿,我前天才去看她的戏。京剧新秀们不容易,需要观众们多鼓励多支持。对了,下次这个阵容再演大探二的时候,最好对李良下手再狠点,张凤玺那脚都没踹上,刘嘉欣啐的太文明,这点上得借鉴孟广禄。
戏评水完了,看官们包涵,不要通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