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向各位戏迷老师道个歉并向论坛版主“11套戏迷”致以感谢。在7月25日贴出的看《谢瑶环》的文字里,我把谢瑶环在“察院”里斩蔡少柄和责打武宏,错写成了“来俊臣”和“武三思”。对不起各位了!我不想以“笔误”或者其他理由掩盖我的浅薄。因为这个错无论是对于观众或者戏迷来说,都是不应该发生的。幸亏版主的及时发现并施以帮助,才让我这个“丑”没有丢到姥姥家去。谢谢版主!
7月25日,周五。《空中剧院》直播了由“天津京剧院”王平老师主演的、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的京剧《野猪林》。
前几天在论坛读到了这样一段话,“天津京剧院的戏比天津青年京剧团的戏更吸引人”。觉得,这段话写出了我心所想。所谓的“吸引”,就是舞台上表演气氛的渲染了。觉得,天津两大京剧团的表演,这里指的是在《空中剧院》里看到的演出。以我的肤浅的感受而言,是各有其不同的。看天津青年京剧团的戏,要去感受舞台上演员的表演;而看天津京剧院的戏,会不知不觉的被表演带入剧情。
不过也有特例,比如看天津青年京剧团刘桂娟老师主演的戏,那就用不着去“感受”了,直接的你会被她的表演带入戏里。同样,天津京剧团的表演,有时候,也要在观赏时去感受。
比如这一次的《野猪林》。坦率地讲,在第一次看到论坛里贴出的《野猪林》的预告时是有一种担心的。因为当时只写有王平老师一人主演。我想戏迷老师们都知道演这出戏对演员的要求的。想王平老师都近花甲了,体力可支?后来,才有了付希如的出现。
统观整个演出,王平老师以其深厚的功底,拿下了这出唱念做打并重的戏,在他这个年龄段,实在难能可贵的。而且,在最后一场戏里,打完之后与鲁智深的亮相时,没有出现那种大幅度的喘气状态,着实的不易了。所以,在当晚的看完直播后,我在“聊戏帖”里留下了“觉得王平老师可以一人拿下整出”的语句了。
个人以为,林冲与林娘子的情感戏部分,前不如后。比如,“与贤妻诉衷肠风光游览”时,林冲此时的心情,开心的,表达的不多,气氛不浓,有过于严肃之嫌了。我猜,这是不是因为做剧团领导之故。貌似于魁智和李胜素的林冲、林娘子的出场,也是如此的。但记得杜喆的林冲出场,那种与林娘子的恩爱气氛以及“风光游览”的表达,在目光里、在表情中的了。
觉得《野猪林》前面部分,林冲的表演还有一个看点,就是在东岳庙里打高世德了。从林冲的怒气冲冲转到忍辱负重、口难言手难举、“寄人篱下气难伸”等情绪的表露,是林冲身份、性格的一个写照。在戏里的表达,似乎少了一点。
但是到了“长亭送别”,林冲与林娘子的情感气氛明显的在表演里得到了渲染了。“百转回肠五内焦”,是林冲也是林娘子此刻的内心的呻吟。不管是林冲对娘子的表白(唱)还是林娘子对林冲的忠贞表达(唱),除了享受到两位老师的有感染力的唱腔外,也体会到了林冲与娘子的恩爱了。此时,似乎,对唱腔的流派的关注淡了一点了,却被人物命运吸引着。而林娘子一声“官人”的呼唤和身段造型,更把“长亭送别”推到了一个高潮。
自然,傅希如在“白虎节堂”这场戏里的表演,就不容我细细的描述了。这一场戏的唱念做,是不亚于整出戏的林冲的表演份量的。尤其是人物情感要随着表演程式的展开而表现,在一些身段技巧后要体现,且让观众感受到,很难。不过,傅希如做到了。我个人觉得傅希如在这场戏里最值得一看的表演是林冲“对质”的念白了。可以说是集表演技巧与人物情感表达与一体的上佳表演了。不知各位戏迷老师意下如何?
这场戏里还有一位值得一表的人物,鲁智深。杨赤老师的表演自然无可挑剔的,稍稍感到王嘉庆的表演,在气势上承袭了杨赤老师鲁智深但在演唱方面感到力度不够。
好,走出《野猪林》,下面去《四郎探母》里一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