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15日起,由北京市文化局、中国国际演出剧院联盟、三花控股集团主办,杭州剧院、上海境逸房地产有限公司承办的“庆祝三花创业三十周年——中国京剧艺术展演月”在杭州“杭州剧院”拉开帷幕。
参加这次“展演月”活动的艺术团体主要有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山东省京剧院和浙江京剧团。这次“展演月”活动会在两地剧场举行。9月15日到10月11日,是在杭州的杭州剧院举行;10月13日到10月14日,在浙江新昌文化中心。
介绍一下演出时间和剧目。
9月15日:折子戏专场。剧目:《钓金龟》(浙江京剧团)、《望江亭》(山东省京剧院)、《赤壁之战—庄别》(北京京剧院)、《打渔杀家》(北京京剧院);
9月16日:《龙凤呈祥》(北京京剧院);9月17日:《群英会 借东风》(北京京剧院);9月18日:《大保国 探皇陵 二进宫》(北京京剧院);
9月19日:《吕布与貂蝉》(北京京剧院);9月20日:《遇皇后 打龙袍》(北京京剧院 下午场)、《玉堂春》(晚上 北京京剧院);9月21日:《红鬃烈马》(北京京剧院);10月8日:《瑞蚨祥》(山东省京剧院);10月10日:《太真外传》(国家京剧院);10月11日:《霸王别姬》;
在浙江新昌文化中心上演的时间和剧目。10月13日:折子戏,《三家店》、《捧印》和《空城计》;10月14日《龙凤呈祥》(国家京剧院)。
好了,介绍完这次在杭州举行的“京剧展演月”的大概,言归正传,说一说看戏的过程了。
杭城的各种报纸都比较详细的有这次演出的文字刊登。看了报道后,心里已经有了要看这次演出的打算了。但具体能够看到几场,实在不能作预先的安排。一直耿耿于上次谭孝曾、刘桂娟两位老师的《龙凤呈祥》没看到,所以,这次无论如何,不管冒什么样的“风险”,也要去看几场了。同时,这次看戏,还怀揣着一个愿望,希望能够得到几位演员老师为《空中剧院论坛》的题词。
看的第一场是18日晚的《大探二》。
这天,天公不作美,杭州受冷空气影响,下起了大雨,风也刮得叫人哆嗦。大有“忽如一夜秋风来,要把夏装换冬装”的势头。一路而去,担心着今天晚上去剧场看戏的会有多少呢?
到了剧场,已经看到有百把人等候着检票入场了。自然有了小小的欢喜。后来打听,这些来看戏的观众,有好些是杭州京剧票房的戏迷们。他们就是冲着今晚挂牌的杜镇杰和张慧芳两位老师而来。哦,饰演徐彦召的是陈俊杰老师。自然,剧场的气氛不言而喻了。不过,随之另一个小小的担忧又起,“今晚我能够如愿否?”
戏还未开演,听邻坐的一位仁兄自言道,前几日的上座率似乎没有今日高。我弱弱的问了一下,先生天天来的?这位仁兄看有人接茬,顿时起了聊兴。他说,15日到21日的票都已经有人给安排好了。我:自己买的?仁兄看了我一眼,言道,杭州人在杭州看戏还要自己买票?他说的神采飞扬,我心里羡慕嫉妒恨。哈。这是哪座庙里的神仙?这就是做人的差距呀......
在他的话里,我大概了解了15日到18日的一些演出情况。比较不乐观的上座率是第一天,随后的几场戏似乎也没有达到今晚这样高的上座率。85%。
这几场戏,《空中剧院》里是经常看的。直播、录播都有。所以,我的心思不在戏上。尽管,坐在剧场里看戏的感受会和在电视里看有区别,但实事求是讲,就品味和欣赏表演,我还是偏向于在电视里。
怀着惴惴不安之心走进后台,看见戏迷们正排着队准备和杜镇杰、张慧芳老师合影,本想也去凑个热闹,结果,可能由于长期不用的原因,照相机“掉链子”。于是,我一心就想签名题词的事了。
看到戏迷们合影后满意而去,我便走向杜镇杰老师。杜镇杰老师以为我要合影,便笑眯眯的在那儿站着。我急忙对杜老师讲,我是《空中剧院论坛》的......话,未说完,杜老师就很热情的伸出手来与我。我接着说,想请他为论坛的戏迷们写几句话。拿出纸和笔,递了过去。
因为舞台上的大灯已关闭,光线不好,杜老师就领着我到放道具箱的一处,然后,就开始写了起来;他的题词是:《空中剧院论坛》是演员与观众的桥梁。
见杜老师写好,我谢了杜老师以后,就开始寻找张慧芳老师。此时张老师正在卸裝。我不好意思走太近。张老师看我站那儿,说了声“您等会儿,我换件衣服。”见张老师匆匆的披上一件外套,我就走了过去。车轱辘话又说了一遍,哈,张老师立马也提笔走字了。
这时,舞台前后都没有演员了,我想,可能都忙着在卸妆呢,我也不好意思去打扰他们了。有了杜镇杰、张慧芳两位老师的题词,今天晚上的被风吹雨打,值了。哪想到,还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后面。
走出剧场,在大厅,意外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容。这都是在《空中剧院》里经常看到的。但我还不敢确定。所以迎面上去问了一声:“您是李宏图老师?”李老师立马站住。“是啊。”此刻,我有一种中了奖的感觉了。呵呵,我刚说完“《空中剧院论坛》”这几个字,李老师似乎像碰到了熟人一般的热情起来。随即,就开始题词。他没有马上下笔,而是稍微的沉思了一下,然后开始低头写了起来。
不一会功夫,李老师的题词就好。哈,写了这么多。我心里那个开心,为我,为杭州的戏迷,更为《空中剧院论坛》的戏迷。
感谢完李宏图老师后,正慢慢地朝剧场门口走去,我的身后出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哼着【流水】,没听清词。我回头一看,哈,黄柏雪老师。得了,这个肯定不能放过的。又一位大家喜欢的演员老师的题词。
21日,原来有看戏的计划。天气预报说晚上有台风,呵,我怕台风把我抬“走”,有点犹豫。另外,21日晚是《空中剧院》直播“马派唱段演唱会”,有点难以割舍。几乎一整天在纠结、徘徊。眼看已近黄昏了。此时,台风来的迹象也不明显。再有,今天晚上是北京京剧院在杭州的最后一场演出,又难得这么个空闲,走起。
提前45分钟来到剧场。等候检票的观众比我在18日看到的更多了。我想,大家可能和我一样的心情,来看北京京剧院在杭州的大轴演出《红鬃烈马》。自然,今天晚上的上座率是我在“杭州剧场”看戏最高的一次了。
今天这出《红鬃烈马》是由《平贵别窑》(李宏图、郭玮)、《武家坡》(韩胜存、郭玮)和《大登殿》(杜镇杰、张慧芳、康静等)组成。
这场大轴,除了韩胜存的几句【导板】“一马离了西凉界”和“八月十五月光明”没唱出效果外,(可能嗓子有点不适),其它几位的表演,《平贵别窑》里李老师和郭玮的身段演唱、平贵与三姐的离别之情,都表现得相当充分,情绪也很饱满;《武家坡》虽说平贵的【导板】没有获彩,但角色之间的交流,表现得也不错;说句客观的话,韩胜存的表演,比他在《空中剧院》里的表演要松弛,人物感也比较强;《大登殿》自然不必说了,可以感觉到,杜老师和张老师在这晚也卯足了劲的,赢得了雷动的掌声。
在听《大登殿》时,我忽然想到了一个事。平贵离开三姐18年,这唱词里有交代;代战公主照顾了平贵也有18年,这唱词里也有交代;呵,从唱词上来看的话,《平贵别窑》后,就被代战公主“拿下”了。呵,我苦命的三姐呀......
还是要题词。我提前半小时进入剧场,然后,走上舞台,看到李老师已经扮好,在走台,没敢打扰他;看到文武场的位置上有个人,我走近一看,是艾兵老师。赶紧的请他题词。
再往化妆室的方向走去,路过了“女主演化妆室”门口。看到一个形似郭玮的演员在化妆。知道今天晚上有郭玮的戏,也想拿到她的题词。即刻走了进去。觉得,好像,化妆间里还有一位演员老师的。貌似张慧芳老师。不过,没有上前打招呼。本来觉得一个男人未经许可走进“女化妆间”就有点唐突了,再在里面东瞅西瞄的,也有点不讲究了。哈,这是我个人的想法。路过“男主演化妆间”时,似乎看到了杜老师和其他两位老师在说着什么,也没敢进去打扰。
所以,21日这场大轴戏,我只索取到艾兵、郭玮两位老师的题词。
呵呵,很粗糙的记录了一点去剧场看戏的文字,和论坛里的各位戏迷分享一下。准备国庆后再看于魁智和李胜素两位老师的《太真外传》。到时,再向各位老师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