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年至三月,国京六十年庆于“西院”,正要热闹一番。国京除老戏外,自大唱其历史剧、现代戏,所谓“三并举”也,如今野猪、杨门、春草、李逵探母等剧也成“样板”。此番甲子庆贺演出,幸而能见院团一众名角,于吾辈少到“西院”者也算开开眼界。论是如今国京台上名角,多恢复老戏后“进步青年”,或学院出身根正苗红,或地方进京一阵诸侯,经初期研究班深造,如今业已功成名就“艺术家”也,或理院团职位,或为主演,难得逢庆典集中展示。而翻检其中青年角色,则是晚学后进,尚少见挑梁者,且待成长。
本周为一团阵容,于院团中算为先进者,大抵由李(胜素)团长领军,(于)副院长提点,内中如刘(魁魁)、潘(月娇)者及吕、朱等青年旦角,也值青眼。所谓一团曾为二团,于、李及李、管、江等位“老”研究生领衔主演,曾是整齐,后成今局。本场以荀派旦角主演《玉堂春》,则以管波为主。忆管氏曾是关外青年角色,即以“小刘长瑜”名显,后在学院深造入中京,亦属佼佼,经刘、宋等唱荀名角指教。适夫乐手,曾相夫教子少见于台,后有复出,偶演红娘玉钏等。予视其扮相圆润娇憨,台风大气,止听花旦戏无多。
至于荀苏三,则可溯至荀氏本人于民十几年贴全本,增益“嫖院”、“关王庙”及“监会团圆”等场。近些年月,京沪地学荀传人,也有贴带“游院”之玉堂春,电视、剧场也有转播,甚至因某折删留竟起风波,也是一段轶话。逢管氏贴全本,于其个人已属少见,多年前其与名家以四派连缀《玉堂春》,自演“游院”折,都属旧事,今则自领全出,前见报端宣传,云以刘、宋为顾问,“孙大圣”执排,参以旧本,始成全出。予特翻看荀氏剧本,见前有出场引子、南梆子、原板等唱念,尤以丑角戏重,二帮闲骗游、金哥报信、沈燕林逛院等等关节。而旦角前面或褶或帔,配以坎肩、斗篷,或饰院中缠头似锦,或演为郎装病守节,即至洪洞虚与委蛇,自是一番做派。忆曾见北京(京剧院)另一荀派传人之《玉堂春》,头场小生并二丑,继而游院定情,并袂牵袖。小生落魄被逐,丑角沈宏逛院,主仆定计谋买等场,想是仿佛如此。本期台上见见真容,惜因事耽搁,并车行拥堵,至八时许方才入座,事后听同场友人言及有“流落平康,空负了,侠义肝肠”引子,及“梳妆”之南梆子等,惜未能得见。见三层楼座八九成色,遥见一楼池座前排有“孙校长”、荀家导演等位在座。
予入座时,已是苏三到洪洞县时,旦角戴斗篷以示闺阃病容,上唱摇板,见荀本此处四句原板二黄,今本则二句摇板。丑角沈宏劝慰,皮氏送药面,丑误食而毙,皮氏刁狠,所谓“拉拉扯扯到了公厅”,过场结束。
转场则开“起解”,上崇公道,念“你说你公道”句,本是中京旧人,在团供职多年,台上略平。小圆场进来落座,禁卒唤“苏三走动”。管氏之苏三帘内一句“苦哇”叫板,座中已有掌声,出场“忽听得唤苏三”几句散板照旧圆润,“唤苏三”句“唤”字,“呼唤我”句“我”字小腔带流派风味。视其头上绸条、垂发,身上红罪衣罪裙,竹纹汗巾,身带铁链,足下彩鞋,坠素色面容清瘦些,容妆略新派。“辞狱”唱反二黄,也是一段唱工。予听其唱词不同荀本而就“院本”,唱“崇老伯他说是冤枉能辩,想起了王金龙负义儿男。想当初在院中何等着恋,到如今恩爱情又在哪边。我这里将状纸暗藏里面,到太原见大人也好伸冤”,“院”字等处小滑音亮丽,整体工整。崇公道再上,二人戴枷上路,免去投文几句逗话,倒是整饬。转场,长锤声中,苏三扛枷而出,场面拉西皮流水,已显俏皮,管氏唱“苏三离了洪洞县”,本是名段,细听其“去往”、“与我”等处使腔,自有特色,“我就当报还”跪地。翻看荀本之流水,文字则规整七言,也有风格。中间拜干佬儿,赠棍儿等关节,二番上路。旦角叫板起唱导板“玉堂春含悲泪忙往前进”,翻高极卖力,亦有效果,座中大好。后面原板几恨,唱:“想起了当年事好不伤情!想当初在院中缠头似锦,到如今只落得罪衣罪裙。我心中只把舅父恨,大不该将我卖入了娼门。可恨那山西沈燕林,他不该与我来赎身。皮氏贱人心忒狠,用药面害死了他的夫君。恼恨那春锦小短命,她不该私通那赵监生。恼恨那贪赃王县令,还有那众衙役分散赃银。词句皆与整理“院本”而合,止按荀本关节,头恨舅父,唱及王县令并众衙役,为一句,中不插白。此段崇公道例需大丑,几番插白,饶有社会浮沉风味,毕竟公门老吏,人听梅院长解放后唱盘录音,萧老夫子录崇公道,词句典范,火候纯熟。今人多词句简单,劲头也平,本场丑角亦如是也。唱至“洪洞县内无好人”,丑角使相儿做怒,旦角唱流水至“大大地好人”,丑角转喜,再戴枷,唱“适才父女把话论”摇板,未句“此一去九死无一生”,“去”字翻高,“无一生”落腔完满。下场侧身回望,为一身上。
会审场无小生坐察院,二司拜谒之过场,幕启已是大堂。小生官帽红蟒坐后场,红蓝袍正襟入座。崇公道报门,再唤苏三。管氏之旦角上,唱“来至在都察院用目朝上观”几句散板,“崇爹爹”哭头,幽咽似泣,极动人,唱至“鱼儿落网有去无还”,大抵今人难以听见“羊入虎口”之旧词,则怪慈禧。入察院跪定,劈肘开枷,先是一段白口“拦路虎”,以荀旦演会审,也极不易。再唱导板“跪至在都察院”,小生问“玉堂春”之名,蓝袍动刑,旦角侧身亮腿,唱“大人哪”回龙腔,也圆满。脸朝外跪,接唱慢板“公子他取的名”。唱“王公子哇”使腔,作娇羞态,亦是看点。唱头次进院、二次进院、报支销、打发公子南京去、手捧纹银探望情人等处原板,至“不顾肮脏怀中抱,在神案底下叙叙旧情”句亦有身段。中间小生、二老生并有做戏,此处小生需要火候,几番冷笑各有不同,本场乃以张威应之,也是旧人,算是学姜(妙香)派风格。论其嗓音不算宽裕,做戏蕴藉,今几番使笑做戏,稍显一道汤,至于小生、二老生拍醒木做戏,算为细致。待小生“旧病复发”,二老生归前,旦角唱二六,自“自从公子回原郡”起,“那一日”转流水,旦角歌来起伏婉转,又有其夫操琴相佐,急管繁弦,花哨不少。唱至“纵死黄泉也甘心”,翻高使腔。老生下,小生两句摇板,旦角起身,左右揉膝,唱“这堂官司未动刑”二六,待回望小生,“这大人好似王金龙”流水,台上左右走动,唱至“我那三…”,小生一拦,再唱“不见蜜蜂儿行”,极落寞。尾句“我看他把我怎样施行”,使大腔,极完满。以荀派花旦唱出起解会审,而效果不属于青衣角色,也属难得。予视其贵在台风大气,而于如今台上演红娘春草则近小花旦风格,算是高格。旦角下后,小生再请老生蓝袍,老生念几句才告结束。
转场“监会”,老生念“掌灯”,二黄摇板唱上,叮嘱禁婆。小生再上,换文巾青褶,背文袋。探监进来,丑扮禁婆,索银有戏。唤上苏三,已是绸子包头,青褶子打扮,二人见面,水袖一搭,旦唱导板,接回龙原板:梦不想在监中又会情人。为公子守贞洁苦难受尽,到如今遭陷害监禁狱门。你做了皇家的官高极品,法堂上作威风、不认我身、装路人、你好狠心!全按整理“院本”,已属从众,按荀本则以白口唱散板则可。刘大人查狱,小生两句唱下。老生转奔潘府,二人说合,再见小生。刘大人升堂发落,唤上苏三,旦角念“如今灾难满,拨云见青天”对儿,插花披红。苏三下堂唱流水板:“想起当年落娼院,幸遇公子配良缘。骗至了洪洞身遭难,蒙冤入狱险被刀残。如今沉冤遭明辨,与公子重相见,苦尽甜来喜在心田。满面春风我出察院,白衣庵等候公子团圆”,见有新腔,听管氏歌来更多起伏,琴弦也更有色。查荀本则是散板、白口,可见当年为荀设戏时发挥念功其长,自荀之二代传人起,则有将念转唱之例,也合后人重唱之风。
二司保媒,才成“团圆”。转场,小生换帔上,后上旦角,簪花穿帔,二人坐帐前,回忆关王庙情节,“得得”念词一笑。二司贺喜,“送被窝”一笑,小生推二人,再与旦角一搭水袖亮住。全出《玉堂春》始得圆满结束。
戏尾时已是晚十时三十,匆匆离座,本期全出,不料仍自起解听得。视管氏台风大气,火候纯熟,扮相靓丽,歌喉圆润动听,似不输于青衣花衫角色。而小生、老生、丑角皆国京一团角色,也尽职为配,丑角稍平,小生于会审念做总心有力短处,部按二司之老生也是关键,犹以蓝袍为重,于堂上由暗转明之抵牾,火候拿捏自是有戏,乃为“硬里子”,本场老生稍硬,执扇问案之念做,身上稍紧而欠圆熟。又,予不见前场,止论自起解起,本子则从众就“院本”大路,按唱与荀本不同,少些本派风格。抄录荀本词句如下:
南梆子:
独坐小楼开妆仓,想起了公子泪潸然。
海角天涯难相见,镜里韶华只自怜!
反二黄慢板:
崇老伯他对我述说一遍,想起了王金龙负义儿男。
我这里进庙去叩头拜见,尊一声狱神爷细听我言。
保佑我与三郎重见一面,得生时修庙宇再塑金颜。
西皮流水:
行将离却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
未曾开言泪满面,过往君子听我言:
哪位去往南京转,与我三郎把信传。
就说苏三薄命短,来生结草并衔环。
西皮导板、慢板、原板、摇板、流水、摇板、回龙:
玉堂春含悲泪忙往前进,
想起了当年事好不伤情。
一恨那无情舅父心太狠,大不该将甥女卖入娼门。
二恨山西沈燕林,他不该用银钱为我赎身!
三恨皮氏狗贱人,她不该用药面毒死夫君。
四恨丫鬟小春锦,她不该勾引赵监生!
五恨赃官王县令,六恨那众衙役分了赃银。
七恨李虎非刑狠,八恨那赵书吏改了招呈!
胸中填满千般恨,洪洞县内无有好人!
一句言语错出唇,爹爹一旁把气生。
我只得走向前把好言奉敬,
唯有我老爹爹
是一个好人!
节目单:
《玉堂春》
(嫖院·起解·会审·监会·团圆)
艺术顾问:刘长瑜、宋长荣
苏 三———管 波
王金龙———张 威
蓝 袍———王宝利
红 袍———徐 腾
沈燕林———王 珏
鼓师:赵琪
琴师:张顺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