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年至三月,国京六十年庆于“西院”,正要热闹一番。国京除老戏外,自大唱其历史剧、现代戏,所谓“三并举”也,如今野猪、杨门、春草、李逵探母等剧也成“样板”。此番甲子庆贺演出,幸而能见院团一众名角,于吾辈少到“西院”者也算开开眼界。论是如今国京台上名角,或“根正苗红”学院出身,或地方进京一阵诸侯,又经研究班深造,如今业已功成名就“艺术家”也。
本周为一团阵容,先前听管氏半出玉堂春,已属悦耳,料其台上状态尚好,形象保持亦属可嘉。今场则于(魁智)副院长双出,犹为难得。以一团论,力量算为先进,曾以于、李领衔,李、管、江等傍托,阵容正强。后经变化才成今局。如今于任院职,李为团领,率一团而演于京中,并巡演各地,出访港台海外。或谓其二人于帝都本不多见,见则贴演新戏或晚会清唱,少见老戏。近些年十月间部级展演,可见于李合作时有老戏,甚至李(胜素)团长领衔旦本戏,而于为其边配,似一反前些年李为于配二旦之论。料二人皆属成名成家角色,又担要职,更爱惜羽翼,不多露演。
今见副院长贴三家店、将相和双出,前者于杭州贴过一次,京中却是少见。论及于本人艺事,自关外而入学院坐科,学杨(宝森)出身,出科入团又有遵李(少春)家处。声名本显,亦有毁誉,或谓“清汤白水”,苦于嗓窄,音色单薄,而赞者说刻苦用功,不掩盛名,亦是时也运也。予知其名时于已风头正盛,听其嗓音清亮透彻,身上跌仆自有得处,止病于嗓不宽厚,发声靠前,以鼻音重,而学杨不适醇厚,却与学李晚年处合。而其仗嗓开出道路,依摔闯出名声,台风干净单方,于艺事庄重认真,仿佛也合时代风貌。近观则确属年齿已长,嗓不比盛年,怪乎多任跨刀角色,露唱几次或有遗憾。今场先以老生领起三家店,出场流水、店中二黄西皮两段,以唱为主,予视其状态尚好,唱念也堪自如,好在戏幅不大。青年角色演史大奈、罗周等,也都认真。后者则以老生、花脸对儿戏,演将相和之蔺丞相,“封相挡道”小试唱工,“相府”一段二黄,“请罪”与花脸对啃摇板,也要功夫。论于台上表现不及前者,唱中微瑕,终是不耐重唱。饶是如此,于本人自有叫座魔力,上座自是够满,一唱一念,座中即有反响,看客捧场不小。花脸则为大连杨赤,老海学生,与于有谊,久与相配,心气相通。予知其为老海晚年学生,总视其未能老海晚年圆熟,使力处却显毛躁,犹以遵袁处曹操戏为重。而今场之廉颇老将,却算实授,过场趟马、唱工念做,可见武夫意气,倒是对路,听其唱工多有使力,此出却有效果,末场对啃反压老生一头。他如王子、虞卿等,皆多年旧人。
于贴此二出,也合其艺事“转型”之路数。前者学自李鸣盛,正是出杨;后者则入团受教于李氏同事,则为其入李之风格。
《三家店》本出自打登州,天津周啸天一段流水,饶有特色。李(鸣盛)本梨园子弟,中京四团主演,后归塞外,恢复老戏后回京执教,也有影响。其自五十年代整理旧本,更将“将身儿”流水唱红。见李自传中提及于在校时夤夜访师事,亦可见于氏求学之诚。于在中京时代即以青年艺员身份贴演《三家店》,也是代表,至于晚会清唱更是常例。
今场《三家店》,自史大奈走边起,戴鬃帽,揉脸,蓝色抱衣抱裤,外袭褶子,绑腿洒鞋。一段边挂身上,报名话白,再有几句唱工,此角念地方白。角色则是本团青年,也拜杨赤。二场打店。副院长帘内一句“解差哥,趱行者”,座中已是掌声一片,待于而出,又是碰头好。则见于之秦琼,挂黑三髯,罗帽箭衣,外袭黑褶,系大带,彩裤厚底,上手肘,九龙口亮住,英眉朗目,内含英秀,饶是于脸上沧桑,也合英雄困顿。唱“将身儿来至在”西皮流水板,于嗓音正好,音正清亮,“把城偷”、“到登州”、“母担忧”等处耍板,格局工整,至“把店投”落住,座中掌声大起。跟罗周、二解子打店,再上花脸,跟店家对白一段,比比划划。起更,小生吩咐吊起来,于坐大边斜椅,椅上吊杆,与坐桌上调度不同。老生念“想我秦琼…”句,较李(鸣盛)干窄些,待叫起板来,唱二黄三眼“三家店中上了刑”一段,,予听“上了刑”落腔,“难以翻身”走低腔,末句“百万雄兵”收腔,都有遵处,止“鲁明星”句“鲁”字眼上张嘴,较前辈多一板。罗周对唱两句,老生唱“不该不该大不该”,至“兄弟对坐叙开怀”。唱毕三更,花脸再上,叫门而进,亮刀试罗周。三人说明身份,老生念此地离登州不远,议定修书起事。起唱导板“未曾修书暗思想”,翻高而起,状态尚好,效果正强。后面原板、快板,多有高腔。花脸接书,唱摇板而下。老生站大边,唱“待等到中秋节暗中放火哇啊”,“放火”使腔,“那时节杀一个里应外合”,末句倒也完满。全出戏幅简短,三刻左右。
末折演《将相和》,本有老戏,解放初期时代新编,犹以中京李(少春)、袁(世海)路子最广,李神仙“相府”之二黄导碰原,已成名段,国京亦遵。于氏则应入团后向老人习就,盛年时多有贴演,即遵李(少春)风格。论其发音靠前,多用鼻腔,有效李神仙晚年处,音配像录像也有几部约于饰演。
今场乃由回朝起,先上四朝官接驾过场,小生王子坐车而过,于之蔺相如再上,纱帽黑三,穿改良红官衣,绣活甚满,持马鞭而上,台下已是掌声。下面见众大人,拉马而过。再上八飞虎旗,一个马童翻上,花脸廉颇上,则是杨赤饰演,戴八面威,勾粉色十字脸,白满,红靠,持鞭一段趟马,几处亮相,却也虎虎有威。转场金殿,老廉颇上殿奏“人马具被老夫杀退了”,一句带戏,与前见裘派风格不同。王子封赏,老生唱摇板“蒙大王官封我首相重任,怕只怕怒恼了廉颇将军”,托盘一亮,水袖一翻而下,牛刀小试。花脸不服,则唱散板,上马回府,门客报蔺相如威风不小,花脸则念做几句,此处架花身份,自与铜锤不同,身上活泛,念“备马伺候”,跨宝剑,再唱流水:“在金殿蔺相如官封首相,只气得老廉颇怒满胸膛,非是我无有那容人量,怎敌我驰骋疆场杀敌立功我的英名震四方”等句,落腔有好。“挡道”一段,花脸领兵士站大边,老生叫板“多谢了”,“撞金钟”上,戴相貂红蟒,唱“百姓们都将酒献上,这样的相待我荣耀非常”散板,“所为哪桩”一句饶有风味。花脸唱二次挡道,老生摇板、快板:听说小巷又被挡,分明是廉颇要逞强。我这里向前将他来抗,得罪老将理不当。我二人争强把理讲,又恐那廉颇他闹荒唐,非是相如无胆量,我为国,保家邦,转怒为笑将他让。于唱至“将他来抗”处,嗓有小呲,不伤大体,而“我为国”及“将他让”耍腔自有神仙风格,座中掌声不小。三次挡道,老生再唱快板:两次三番为哪桩,依仗年迈功劳广,这样的欺人理不当。罢罢罢怒气忍心上,怕的是手足相残于国有伤。效果大好,犹以“手足相残”句“残”字耍腔,极玲珑,末念“罢宴回府”。论是此场唱工不重,却要老生、花面对手催起,急急相扣,才更有戏,于氏唱工自是所长,几处撩袍、水袖小身上,点缀其间,杨赤以架花面目,演意气老将,也正合适。
中间里子老生虞卿唱上,上殿请旨,两处说和,乃为过场。转场“相府”,于氏改戴相巾,穿蓝开氅,唱“扶赵邦用心机深思苦想”,二黄导板,皆碰板原板:
都只为廉颇老将自逞刚强,闷怀衷肠。
列国中唯我邦独把秦挡,
全凭着文和武共保家邦。
回朝来赏功劳金殿封相,
老将军气量狭与我参商。
为此事终朝挂怀好叫我心中不爽,
怎能够劝老将回转心肠。
于氏此段则学李(少春)氏风格,“深思苦想”甩腔,“廉颇老将”耍板,“独把秦挡”、“不爽”等处都有着眼,“参商”字音念正,至“回转心肠”落住。后上虞卿,对白几句,白口稍显平淡。再唱摇板“问一问安康”,腔有特色。转场“廉府”,花脸改戴侯帽,穿绣狮大红开氅,跟长锤上,唱二黄原板:
我前番在长街三把路挡,蔺相如他不敢与我分弱强。
想起了封相的事我气往上撞,
怨君王有偏向,埋没了功臣乱封赏,
思来想去,叫老夫怒满胸膛。
唱中间有念白,杨赤唱多扬洒,“上撞”、“胸膛”句恰有声色,正好发挥,而以念白中抓袖踱步,几下即有戏,算为对路,与铜锤角色身份不同。待见虞大夫,提及将相失和事,做派则与老生不同,急急不愿与蔺相如并肩,待虞卿言及让廉颇,不亡赵国语,花脸方才猛醒。唱“廉颇闻言心暗想,背转身来自思量”二六转快板,使江阳辙架花可不重唱,而杨亦唱二六,润腔扬洒,以示动情。虞卿者,里子老生身份,也系本团旧人,表现较前者蓝袍则好,三场周走期间,而念而唱,尚显妥当。末场“请罪”,先上老生,持书卷摇板唱上,坐跨椅,门客报老将军进府。老生一转,花脸上,露发鬏、鬓发,穿香色箭衣,蓝彩裤,厚底,挖门进来,冷锤一跪,老生一跪,花脸白口请罪,至“多多的训教啊”,已有掌声,二人跪蹉,一扶。老生唱散板:见此情不由我伤心泪降,我与你秉忠心扶保朝堂。让将军皆因是以国为上,怕的是我们文武不和手足相伤。花脸唱:深感你大义心将我来让,老生接:蔺相如敬重你忠勇无双!本段多使大腔,犹以首句为最。于氏此段嗓音见疲,“伤心泪降”微有呲音。花脸则够卖力,念“愧不敢当”,末句合唱“保国家我凭文,某凭武,忠心秉上”,大腔有好。最后上赵王君臣,再唱“今日里将相和国富民强”。全出圆满结束。主演谢幕,场中掌声持久,于氏分拉杨赤等配演向前致意,又请场面先生现身。粉丝献花,主演分赠合作者,三层观众起立鼓掌,更有粉丝拥趸致意,现场气氛热烈。
中间垫戏《盗草》,乃由一团青年武旦展示,先上鹤鹿二仙官,再上白蛇,戴额子,白战袄战裙,挎宝剑,唱拨子导板、摇板,小潘能武能唱,近贴《乌龙院》,也算佼佼。今听其唱拨子,气息尚稳,与鹤鹿对剑,也正顺溜,后面打出手踢六杆枪,也算稳当,于老生双出中见武旦一折,却也不含糊。止一下手掉枪一次,算为遗憾,料为垫戏,稍显松态,少些严紧。
节目单:
《三家店》
秦 琼———于魁智
史大奈———胡 滨
罗 周———陈旭之
鼓师:苏广忠
琴师:叶光
《盗仙草》
白 蛇———潘月娇
鼓师:王鹭雨
琴师:冯震宇
《将相和》
(封相挡道·负荆请罪)
蔺相如———于魁智
廉 颇———杨 赤
赵 王———张 威
虞 卿———王宝利
鼓师:苏广忠
琴师:张顺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