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春节,坐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里看张馨月的《凤还巢》真是个快乐的享受。池座已无虚席,笑声没断过,不仅朱千岁、程雪雁招人乐,连自私的大娘、大嘴直言的公公都赢得了笑声,绝对不亚于听相声看喜剧小品的欢乐度,这种氛围给梅派青衣张馨月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在她饰演的程雪娥身上,只有淑女范儿,没有什么喜剧因素,观众拉家带口的来了,还有不少外地来京旅游的人,靠典雅大方的梅派唱腔与表演能不能压住场子,剧终时,戏迷们感到,丑角配角固然很棒,而张馨月的表演更是征服了观众。
在朱千岁与算命先生逗闷子引发一阵阵笑声之后,馨月饰演的雪娥出场,先是碰头好,接唱“攻书习礼又拈针”,一派温文典雅的淑女范儿并体现在对丑姐姐说出“并不丑”的话语,唱出“望休论我姐姐平常模样”的心声,她柔声细语地两次劝止爹娘与姐姐的美丑、论嫁的争吵,在大娘出于私心误将朱千岁当成俊秀的穆郎而将丑女嫁出时,雪娥也不知真情,她却忍怒压愤,默默地接受了现实,只是回房中才显出苦闷与屈辱,对照雪娥此前按文指令去偷观穆郎的心中喜悦的表情,张馨月掌握的火候很准,一段梅派经典唱段“日前领了严亲命”,虽只有六句,却得了五次掌声,加上出场时的二次碰头好,可谓句句惹人爱听。这里把少女对帅哥初次不见面“相亲”时的喜悦、羡慕与情窦初开的内心世界通过唱腔,表演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临回房时却又不忍回首再望一眼。而当丑姐姐欢天喜地上花轿后,两句唱只是质疑而已,但眼神却望着远去的花轿若有所思。当侍女告之,花轿抬进朱家时,雪娥先是一喜后又一疑,吩咐再次打听,得知真情后,那开心一笑却是迷人、喜人的,笑的很美很甜,观众也在心里笑了,笑大娘搬起一块疑似玉石却砸了自己的脚,坑了亲生女,更笑淑女乖乖女将有如意郎君。这一场戏虽然不如下一场那么火爆热闹,却是唱念做表很贴人物,很能抓人。观众尚不知老师如何指点馨月去表演,但从剧情发展,人物性格等多方面看到这位青年演员是认真分析了人物与剧情,演出了复杂的心态,由悲屈到释然,然后笑出心中的幸福,这也是喜剧的因素。
最后的洞房一场,雪娥更是憋屈,因为误会,自己当初成了不守妇道的放荡女,明明自己劝阻姐姐不要于夜间探望穆郎,也严词拒绝同往,反被扣上当时等同杀头一样的罪名,因为要适当发泄,最起码也要绷着,只是当这个不理真情、不听解释、一根筋的书呆子下跪时才再次绽放绚丽的笑容。一个不计对方贫穷,不计大娘偏心,不计郎君误解的古代淑女跃然舞台之上,满堂皆大欢喜,雪娥仍对大娘、姐姐、姐丈以礼相待,不计前嫌,一个可爱可敬的好女子啊!观众席上给了张馨月将近20次掌声叫好声,冲着她的精彩表演,也冲着梅大师塑造的由优秀传人再演绎的难得的淑女形象。《凤还巢》的雪娥,演员中的张馨月,彩凤、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