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湾》《桑园会》《白良关》《牧虎关》《御果园》《五台山》《敬德装疯》《荀灌娘》《晴雯》《战宛城》《通天犀》《摘缨会》《雅观楼》《胭粉计》《七星灯》《哭祖庙》《刀劈三关》《李慧娘》《红线盗盒》《花木兰》《打青龙》《红绡》《五龙祚》《红拂传》《鸳鸯冢》《青霜剑》《风流棒》《万里缘》《琵琶缘》《天香庆节》《南天门》《沉海记》《钗头凤》《元宵迷》《妒妇诀》《红菱艳》《荷珠配》《请医》《一匹布》《打城隍》《打樱桃》《打韩昌》《打砂锅》《打面缸》《连升店》《猎虎记》《望儿楼》《孝义节》《路遥知马力》《舍命全交》《安居平五路》《黑松林》《斩李良》《赶三关》《滑油山》还有好多戏码,除个别剧目偶尔在舞台上露过一面之外,绝大多数都在阴山背后“藏”着。
一些上世纪六十年代创演的现代戏《节振国》《六号门》《黛诺》《芦花淀》《红岩》《洪湖赤卫队》《八一风暴》《审椅子》《送肥记》等等也都入库了,当年这都是一家创演,百家学演,轰动一时的好戏呀!
现在的京剧舞台上,总是杨四郎与铁镜、薛平贵与王宝钏,薛湘灵、老包、白蛇、李艳妃、杨波、杨六郎、佘太君、穆桂英等少数人占领,翻来覆去就是几十出戏,绝超不过一百出。想听点麟派、高派、言派、汪派老生戏、姜派小生戏,黄派青衣戏和武戏“八大拿”、“八小拿”、“武十回”、武旦戏《火凤凰》、武丑戏《徐良出世》一类的真是难上加难。
假如我是京剧院团的领导,我就考虑陆续办冷门戏汇演和花脸大会、丑角大会,武生(武旦、刀马旦)大会、流派戏大会。当然困难很多,但不做票房的奴隶,不抱着几十出熟戏不放,要搞点挖掘,为京剧剧目多传承做点努力。但可惜我不是院团领导,谁能接招?这些戏谁来演?戏迷盼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