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请赛的最后一场,也是三场武戏的末场,在观众如潮的掌声中正式结束。回顾从前,感慨万分,至今仍於脑海挥之不去的场次,像魏学雷《小商河》、谢涵《乾元山》、于帅《艳阳楼》、彭晓亮《战濮阳》、陈宇《锯大缸》、汪宇《英雄义》……无论是梁山好汉的好打不平,还是飞天神仙的斗智斗勇,或是气势磅礴的两国大战,都能让我身临其境,好似脚踏实地驰骋沙场。可当演员亮相那一刻,仿佛又回到了现实,能做的只有扯嗓子喊好,为他们的拼搏喝彩!希望众家哥姐再创佳绩,如果还贴,我一定总去看。
此场演出是三天武戏中最短的一场,上座较为平均。在观众席中也看到了不少北京京剧院专业演员,他们在为自己同事鼓劲较好。四折武戏主演俱为北京院演员。头出闫帅主演《蜈蚣岭》,因为接朋友,前面一部分没看,我回来时武松已经见到了老丈。相比去年擂台赛,闫帅进步不小,嗓音也有很大突破,很少有喘、颤的情况。载歌载舞时,蓬头宝剑大带蝇帚都很整齐,但是能看出他在有意避让,以致於冲劲儿不大。《蜈蚣岭》这戏,冲与齐二者不可得兼,冲就意味着身上这些零碎可能会不听话。零碎听话了,齐整了,就难免削弱了冲劲儿。闫帅便是如此。这次能看出他的眼神有了明显变化,刚正、威严、甚至带些恨劲儿。嗓子不软,和蜈蚣道开打差强人意,感觉配合没达到纯熟,倒是和众兵丁开打有几分爽利。最后杀死蜈蚣道后的下场亮相,飞脚旋子稍稍力不从心,腰功、腿功如果多加练习还可以再好。
第二折何昊然主演《时迁盗甲》。这是武丑开蒙戏,其基本身段动作很全面。最值钱的便是三张高桌“云里翻”,整个身子向前移动落地,但是做后空翻动作,这是个矛盾力,对演员身体力道的掌握很有考验。曾於梅大看过靳志琪《大破铜网阵》之《蒋平捞印》,其也走的“云里翻”,盼望着能看到北京京剧院版的《大破铜网阵》。何昊然身体灵巧,动作轻敏,很多说不上名字的身段做来悄然无声,真像是夜盗一般感觉。念白低声下气,很符合当时情景,到最后盗甲完毕,大喊“你家有贼!”声音灌满全场,很是突然。学猫叫惟妙惟肖,看出来小嗓很不错。只是“开口跳”可以多加练习,如此能达到更棒的效果。值得深造的好武丑。
压轴无疑是整场中最值得期待的,陈宇主演的《扈家庄》,这是一出武旦里再普遍不过的戏,而陈宇真正表现出了扈三娘的性格特色。且刻画出的人物随事件的发展有所变化。我特别注意了陈宇的亮相,开始的起霸亮相都是把头缓慢的转向观众,以表示扈三娘仍未离闺阁的可爱活泼,还有一点点娇媚。自报家门时,念到“带领一伙蟊贼”“蟊贼”二字慢而长,透着蔑视而满不在乎,还有些孩子撒娇的感觉。下面“为此全身披挂出战遇敌”力量刚猛而面容大变,随后的亮相也俱为斩钉截铁。在把子与身段的衔接上,陈宇过渡极为自然,有时不经意的一个垫步或是移身,就把看来会死板生硬动作转换成一个完美的缓冲。“会表演”很简单,但都是建立在熟练的身段和把子的基础之上,不然顾头不顾尾,情感二字也是虚谈。陈宇的基本功不光是“砖家”们所说的扎实,而是出众!扎实的基本功是每一个京剧演员必备的。舞把子不仅快,且有分量,舞的同时眼神没有死死盯着把子,随时都带着表演,所谓处处有戏,说的就是这些。这也是熟能生巧的境界之一。这次《扈家庄》陈宇走了不止一次一连串的翻身,愈行愈快,愈快愈猛,像飞舞的蝴蝶,於舞台这厢飘於那厢,美轮美奂。只是由於身染小恙,有些许瑕疵但也无伤大雅。从眉眼间能找到其师宋丹菊先生之神韵。名师,自然有高徒。曾在梅大看过宋丹菊老师《战宛城》之邹氏,“思春”一折把腿板起至面部以掸去脚上的尘土,这个动作简直妙美可爱,堪称一绝。陈宇也曾学习邹氏一角,很盼望能够在舞台上一览其风采。擒了王英我就跑去后台准备献花,所以后买面怎么被林冲捉到的我也没看。总之,如果不信的我一面之词,就去现场亲自领略一下,感受下这位年轻武旦带来的视觉冲击,感受一下真正的“冷若冰霜艳若桃花”,相信你一定会震惊的。
大轴戏很少见,为毕佳旺、魏学雷演出的《三盗令》。曾在长安大戏院看过张青松、周恩旭等人主演本戏。早年张春华、张云溪、景荣庆的《三盗令》红极一时,此戏最为突出的便是那幽默诙谐的故事情节和张春华设计的一套特殊把子:救出关胜后与番兵开打,蔡庆的刀被磕飞后,从靴筒中抽出两把匕首。随后躲枪和用脚粘着枪做旋转状都非常新颖。这次《三盗令》省去了不少部分,例如关胜《锁五龙》一般的大导板,燕青教给杨林番语(什么什么依马撒),杀大夫长,燕青开打踢出手……有一处我认为很有趣的细节,就是蔡庆拿通行令提关胜被王良多加盘问时,正巧燕青赶到,此二人忽的见面很为惊奇,然后说出“你……你……怎么是你,哎呀,你可算来啦哈哈哈……”这个情节很令人发笑,不知为何被省略不演。毕佳旺功夫出奇,曾在长安戏院看过其《巴骆和》,跟头一个接一个,极为炫目过瘾。这场发挥很出色,盗令时候不加准备就从高桌后翻下去,身手非凡。在表演上刻画用心,把令箭从套里取出来,发现是通行令,其把令箭放低,装作满不在乎摇头看了看,“这只不过是一只小小的通行令”,此时观众有人忍不住笑,此类搞笑的细节恰到好处,很会做戏。惟一不足便是开口跳需多加练习,音量小,再恨一些脆一些更好。魏学雷饰演的燕青眼神锐利,处处透着恨劲儿,看着解气!这也是他个人表演特色。尤其体现在亮相甩头,双目如炬,非常适合表演复仇形的人物,例如《狮子楼》的武松。《三盗令》是我极爱看的一出武戏,有唱有打还有乐,期待有机会能够再次上演一出完整《三盗令》。
三天武戏,场场精彩,第二天北京京剧院还为其他省市参赛演员们友情助演,如此团结很是难得。作为戏迷,能够进剧场为演员鼓劲,包括在这里写一些不三不四的东西,也算是为京剧做贡献了……支持京剧,更支持武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