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周三播出的由杨少彭、窦晓璇、王越主演的传统京剧《大保国》、《探皇陵》和《二进宫》。
这是一出戏迷们耳熟能详的戏了。我想,大家所以会收看播出,一定是冲着三位靓丽的青年演员的组合去的。借张喆之言,就是欣赏颜值去的。呵。
个人以为,窦晓璇的李艳妃,《二进宫》比《大保国》强。
在《大保国》里,可以明显的感觉到,窦晓璇虽然努力的想在表演里体现出皇妃的状态,但是,她的出场,李艳妃是皇妃的身份不明晰,如脸上的表情略有那么一点苦楚;再就是出场的台步,走得略飘;而目光中,人物的盛气凌人的犀利和目空一切的架势显然是不足的。
在演绎唱段方面,虽然窦晓璇的音色比较动听,但她人物状态的表达也有点含糊。特别是在《大保国》的最后与徐延昭的对唱里,李艳妃的声嘶力竭与气急败坏,已经是模模糊糊了。
在《二进宫》里,单就演唱来说,窦晓璇还是表现得比较成功的。她把李艳妃的情绪、内心的起伏、处境,通过声腔处理,表达的比较有层次,使得在欣赏她的演唱的同时,体会到了李艳妃独坐宫中闷闷不乐的抑郁。当然,这得归功于窦晓璇的表情的表演了。
在这一青春版的《大.探.二》里,我觉得最值得赞赏的、表演也比较到位的,当是杨少彭了。尤其要以演唱为最了。说实在的,杨少彭的戏也在《空中剧院》里看了不少,总体上讲,这些表演留给我的感觉是,在舞台上的呈现比较“紧”。而在这一次的播出里,从他的一出场的台步中以及一个动作的造型亮相,身上的表现,是那样的流畅,美。
在演唱方面,基本上把杨派的“醇厚”韵味,体现了出来,而且,越唱音色越亮堂、越松弛,这在杨少彭以往的表演里不多见,或者可以说,没见过。比如在《大保国》的【二黄三眼】唱段里的“三皇五帝”的“帝”字的发音和拖腔的处理,就是杨少彭在这次演出里的一个看点了。
《二进宫》里的三人对唱,杨少彭也发挥的不错。几处高音走得比较顺畅,唱段的表达,也有一种轻松自如的感觉,听着不累。
相对于杨少彭的表演,王越的表演略逊了一点。我个人感觉这主要是在《探皇陵》的演唱里。而到了《二进宫》,王越对徐延昭的把握又有点“松”了。这样,舞台上的气氛,稍稍的有点单薄。
还想说说个人对《二进宫》三个人物状态的看法。李艳妃这个角色的基调应该以“悲”为主,我想,不会有争议的吧;徐、杨两人应该用什么样的人物基调来演绎呢?个人以为,此时,徐、杨两个人二进宫,虽说是来帮助李艳妃的,但,也不得不说,在徐、杨两个人的心理上,还带一点来奚落李艳妃的心情的。这个,我们可以从他们三人对唱的感觉到。假如我这不是胡言乱语,那么,似乎在表演时,人物的神情、状态,在舞台上,应该有所呈现。
但,就现在所看到的《大.探.二》的表演,除了唱腔的呈现精彩之外,似乎还没有看到生动的杨波和徐延昭。李艳妃倒是有的,比如像张慧芳、李胜素、史依弘。
所以,在看完这次的播出,我在想,我们的京剧新人们,除了在捍卫传统戏的厚重和保持传统唱腔韵味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在刻画传统人物上,再加把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