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的演出剧团不少,但能持续三年免费为群众演出的高水准剧团真不多。记者发现在省会新华区文体中心就有这样一个剧团,他们是石家庄啸声京剧艺术团。
该艺术团团长王美英介绍,“我们的团名,是沿用了我国著名京剧大师奚啸伯先生,在建国初期曾使用的团名,以表达对奚先生的纪念和缅怀。”我们团从2012年成立至今,已经义演百余场了。
自掏腰包支撑剧团运转
记者了解到,该剧团的演员既有退休艺术家,也有喜爱京剧的90后票友,共有演员30余人。剧团近三年来一直义务演出,从来没收过一分钱。
该剧团的李副团长向记者介绍,“我们剧团全靠王美英团长夫妇出资支撑,坚持近三年来,真的非常不容易。”服装、道具、化妆、灯光、布景,处处都需要钱。
王团长夫妇处事非常低调,他们并不愿意多说曾为剧团付出多少资金,只是简单提了句二十多箱戏服、化妆用的油彩都是他们买来的。
众多名角义务演出来捧场
记者了解到,每次在剧场演出,他们都会请来自北京或者河北省剧团的专业京剧老师来助阵。
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京剧奚派名家张建国,京剧程派名家李海燕,京剧叶派名家李宏图,奚啸伯先生之孙奚中路等名家都曾来助阵过。
这些名家被王团长夫妇的付出所感动,全部都是义务演出。
剧团每周都会表演不同的剧目,如:《武家坡》《苏三起解》《龙凤呈祥》《文昭关》《甘露寺》等。
剧团也常接受社区的邀请,进社区为群众表演。社区表演时一般都是剧团内部的演员,有时不化妆、不穿戏服,但一定会用专业的唱腔和配乐来为群众表演。
每次演出都有六七百人观看
提起石家庄啸声京剧艺术团,很多票友表示太出名了。观众李先生说,“我几乎每周都去看。”据了解,新华区文体中心剧场总共有500个座位,加上每次演出时站在过道和后面的观众,大约每次都有六七百人在看戏。
如今,剧团已经吸引了很多年轻的志愿者,他们帮助协调服装、对应布景,对京剧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名声在外,邯郸和张家口等城市也邀请他们去演出。他们将把义演坚持下去,让更多人感受京剧的魅力从而爱上京剧。
王团长退休之前在中国录音录像出版社工作,她表示,自己虽然不是京剧专业出身,但是要努力完善剧团,争取越来越专业。希望剧团以后能闯出去,这样还可以给艺校毕业的学生提供一个表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