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去梅兰芳大剧院看了一场由湖北京剧院和国家京剧院联合举办的演唱会,由于下雨所以回家晚了,现在把戏评写出来。
首先说上座率还不错,三楼基本上可以用满坑满谷形容,熟人更是有西皮流水,筱涵秋,东方琳嘉和郑大人,此外由于纠正了节目单一个错误,还认识了一个梅兰芳大剧院的摄影朋友,希望以后我照相能够给我高抬贵手,哈哈。
主持人是朱世慧和宋小川,可惜这两位光耍嘴皮子没有演唱,实在不够过瘾,特别是朱世慧,因为今天就是没有小花脸的段子,所以很有点遗憾啊。
第一个节目是京胡演奏,先夜深沉,后迎春,六个琴师拉的水平都还不错,听起来还是很兴奋的。
接着是行云流水演唱,可惜每次都只有旦角的,这次也不例外,付佳的挂帅比较稳健,于巧云的双阳太短,什么都听不出来,郑雪莲的锁麟囊还需要仔细抠抠,张佳春的霍小玉还可以,只不过节目单把侍婢写成了师弟,多少有点贻笑大方。最后十三咳实在多余。
接着是李衍茂的《逍遥津》,唱得是西皮那段,高派特色不明显,比如疙瘩腔,嗓音也不是很高,值得一提的是琴师是原来北京青年京剧社的琴师小霍,没想到他去湖北了。
然后是李博和潘欣的《坐宫》,潘欣比较稳当,没有太耍嗓子,李博今天还可以,状态尚好,嘎调一下子就上去了。
第四个节目是湖北京剧院王铭的《壮别》,感觉他嘴巴里面有东西,唱得太pia,就是含着一些东西,所以唱得不够利落,需要加强嘴巴子力度。
下面是张兰这位佘太君专业户唱得杨门女将,仍旧是佘太君,感觉比以前有了感情,只不过能不能换个不是佘太君段子呢?
而后是尹章旭和管波的游龙戏凤,两位水平在伯仲之间,配合却有点生疏,其实唱得都蛮不错的,就是交流少了一些。
天哪,居然要俩花脸,江峰和魏积军,俩老旦,易艳和郭瑶瑶四个人合唱赤桑镇,自然演员虽说很卖力气,可是这样搭配很怪,不如单独进行好吗?
第九个节目是李兰萍的《桃花村》,据说她是刘长瑜三十年前的学生,水平真的很一般啊。
奚派老生王小蝉唱了《白帝城》,第一句和第二句听起来还是有点味道的,可是越来越不是那个意思了,比如“陆逊儿”的“陆”还有一些字唱得实在太用力了,而且模仿奚啸伯先生有点机械了,倒是返场的《珠帘寨》有点意思,只不过不是青龙偃月刀,而是青铜偃月刀。
李光和沈健瑾两口子又唱了白毛女,不如下次来个野猪林踏青唱段,水平都还行。
刚获得梅花奖的万晓慧唱了状元媒和望江亭,嗓子真不错,很脆亮,也很甜美,就是脸上表情有所欠缺,不够生动,多少有点端着了。
裴咏杰唱了《追韩信》和《打严嵩》,感觉嗓门太低,当年麒麟童先生调门可不低啊,唱得有的字也实在太实了,喷口不好。而且有的地方不需要那么浊。所以有的字听起来不清楚。
张建国唱了《范进中举》和《汉苏武》,别说张团嗓子倒是出来了,可惜台下曲高和寡,我倒是觉得唱得不错啊。
八十二岁的李世济老太太在徒弟李海燕和杨磊搀扶下唱了两段锁麟囊和一段汾河湾,真的好不容易啊,老太太,希望您健康长寿,我喜欢您啊!
冯志孝先生出来了,唱了三娘教子,红色娘子军和草船借箭,感觉冯先生今天不在状态,可就是这样也是三段啊,真的不容易,很多东西我都听到了,只不过由于冯先生年岁原因难以达到了,但是仍旧难能可贵。
最后是刘长瑜的金玉奴,那大段念白,很铿锵有力,后面几句唱也是义正词严,带着弟子唱得春草闯堂和红灯记也很卖力气,总之挺不容易的。
其实今天演出缺憾也不少,比如花脸只能去对唱,此外没有小花脸,此外还有就是有的唱得一般却乱鼓掌的,至于意见,就是希望湖北京剧院多进京演出,培养一些新人,推出一些音像制品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