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现代戏”是中国戏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对中国戏曲的改革程度和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都是空前绝后的,很多京剧现代戏中的经典唱段都家喻户晓,人皆会唱。今年7月22日至8月30日期间,北京京剧院在长安大戏院举办“经典现代戏展演季”,将《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杜鹃山》、《沙家浜》四台经典现代戏搬上舞台,再次引起轰动。恰逢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8月26日至30日即将上演的《沙家浜》,也将这段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抗日传奇再次呈现于戏曲舞台上。
谭元寿我曾经历过那个年代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沙家浜》原版中郭建光扮演者)
“《沙家浜》是从沪剧《芦荡火种》改编移植过来的,毛主席当年看完《芦荡火种》之后,强调要加强武装斗争,所以把剧名改为《沙家浜》。”回忆起当年的创作经历,因为主演剧中主角郭建光而名满天下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先生说道:“我们整个北京京剧团《沙家浜》剧组曾经到江南芦荡体验了很长一段时间生活,跟当地的老百姓了解当时抗日战争时期的生活,了解他们怎么给新四军做掩护,了解当时的历史,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毛主席的那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谭元寿先生说,“这出戏,打磨了十年,可以说我用了前半生的很多艺术经验,在大家的帮助下,塑造出郭建光这个英雄形象,和大家一起创造出《沙家浜》这个精品剧目。大家在舞台上,都是充满着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反对侵略、谋求和平的激情来演绎这部作品的。”
谭元寿曾经连演过四十场《沙家浜》,“当时什么报酬也没有,靠的就是一种精神,包括对这个戏的热爱、对剧本的热爱、对这个戏主题的热爱,对这个人物的热爱,以及我们那种爱国、爱民族、追求和平的心情,支撑着我们不计较名和利来演这出戏。”
“今年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我特别激动。我今年八十八岁了,曾亲身经历过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代,我也排演过《沙家浜》这种抗日战争题材的剧目。《沙家浜》最后一幕,我们新四军和老百姓取得胜利后,大家一起团聚在红旗下,迎着朝阳,那种心情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民族在经过多年的压迫欺侮之后,取得最终胜利的心情。”谭元寿说:“我现在这么大年纪了,看到祖国日益强大,今天我们用各种形式来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要向我们的子孙后代告诫:一定要维护好世界和平,要努力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使自己国家民族更加强大。只有自己国家强大了才不被人欺负,不被人凌辱,我们才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
王蓉蓉十年打磨阿庆嫂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京剧院《沙家浜》阿庆嫂扮演者)
“我从2005年开始演阿庆嫂,到今年整整10年了。”王蓉蓉在《沙家浜》中主演阿庆嫂,举手投足有着机敏沉稳的韵致,唱腔上尽显张派的浓郁甘醇,她说“这个角色最适合我演”。
王蓉蓉说:“虽然我是看《杜鹃山》的电影爱上京剧、干上这行的,但曾经让我演《杜鹃山》的时候我没答应,我还是首选《沙家浜》,因为从形象上我更接近阿庆嫂这个角色。”为此2005年她特意请来曾经在电影《沙家浜》剧组的岳惠玲老师为自己排练了整整一个月。当年,洪雪飞饰演的电影版阿庆嫂深入人心,而岳惠玲则记得洪雪飞主演这个戏时的每一句唱腔、每一个调度,为王蓉蓉细心说戏。
“阿庆嫂有很多看上去很生活很随意的动作,但实际上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要求非常准确,比如大家看到舞台上阿庆嫂抹桌子、摆茶具,包括一个转身、一个眼神都经过千锤百炼。”王蓉蓉说,自己看了无数遍《沙家浜》的电影,又经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如今,经过十年打磨的这一角色,已经越来越得到观众们的接受和认可。
而今年再排《沙家浜》,恰逢抗战胜利70周年,王蓉蓉说不仅自己,整个剧组的情绪都和以往有些不同,“看了大量那个时期的片子,了解到很多当年的历史,再在舞台上演这个戏,感受更加深刻了。”
王蓉蓉说,这个戏她唱着过瘾,观众们听着也过瘾,尤其是像“智斗”这样的经典唱段,大家经常一起跟着唱。“这也给我们演员一定的压力,因为观众太熟悉了,所以一个字也不能出错。”
这次北京京剧院演出《沙家浜》,首次采用交响乐配乐,表现更加恢弘。王蓉蓉说,“虽然这已经是一个演得滚瓜烂熟的戏了,但第一次配大乐队,所以很多东西都要磨合调整。我这些日子天天从早上9点一直排到下午2点,和乐队抠很多细节,真是费了很大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