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于淑敏在北京实验学校教学生唱戏时,仔细听她的唱腔。
让65岁的于淑敏感到欣慰的是,跟她学京剧的学生有些已经考入大学,并且在大学校园组建了京剧社团,传播国粹了。
于淑敏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吴素秋的入室弟子,梅葆玖先生的学生。她9岁入戏校学习,毕业之后进入北京京剧院工作。
“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虽然没有大红大紫过,但是我深深体会到了京剧的价值。”于淑敏说。
退休后,在梅葆玖先生的建议下,于淑敏开始到学校普及京剧艺术。“不然再过20年,2000年以后出生的学生就不知道什么是京剧了。”
2008年起,于淑敏先后在北京8所中小学授课。几年下来,有450余名青少年在她的引领下走入京剧殿堂。有近百人在“国戏杯”、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各类全国艺术大赛等京剧比赛中获个人或集体大奖。
除了教唱念做打,于淑敏还教学生如何认识京剧的美。“京剧的美是剧本、内容、唱腔、形体、武打、做功、扮相、头饰、音乐、舞台布景、灯光美术、意境等艺术形式统一的美。她的美首先是内容美,几千部京剧剧本所承载的内容涵盖了所有的中华传统美德。”于淑敏说,京剧能引领学生理解传统文化。
于淑敏几乎每天都有课,她已不再担心京剧在“00后”一代断层,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她会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