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京剧大师张君秋先生诞辰95周年,由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天津市戏剧家协会主办,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张派传人赵秀君主演的《玉堂春》(起解、会审)于11月21日下午2:00在中华剧院演出。天津电视台、中国大戏院进行了现场直播。
虽然下着蒙蒙细雨,但观众的热情很高,上座率较好,据主持人介绍,当场的票已售罄。
剧情简介:
明代名妓苏三(玉堂春)结识吏部尚书之子王金龙。誓偕白头。王久居妓院,床头金尽,被鸨儿逐出,落魄街头,栖身于关王庙。苏三闻悉,前往相会,赠银助其返回故乡南京。王走后,苏三拒接客,遂被鸨儿卖与山西富商沈燕林为妾。沈妻皮氏素与赵监生私通,将沈毒死。反诬苏三谋杀亲夫。洪洞县令受贿,将苏三问成死罪。王金龙赴试得中授山西巡按,调查此案,在于藩司、臬司“三堂会审”中知苏三历尽艰苦,悲伤不能自持,乃微服私自探监。后得臬司刘秉义之助,平反冤狱与苏三团圆。
演员表:
苏 三——赵秀君 饰 (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
王金龙——康 健 饰 (国家一级演员)
崇公道——刘树军 饰 (国家一级演员)
刘秉义——马连生 饰 (国家一级演员)
潘必正——房志刚 饰 (国家一级演员)
狱 官——魏永新 饰 (国家二级演员)
禁 卒——韩 松 饰 (国家二级演员)
门子甲——穆冠群 饰
门子乙——王凤义 饰
门子丙——霍双来 饰
司 鼓:崔 洪 (国家一级演奏员)
操 琴:朱建中 (国家一级演奏员)
京二胡:孙文庆 (国家一级演奏员)
赵秀君是张君秋大师的关门弟子,多年前张先生向赵秀君亲授了此剧。多年来谨遵师傅的谆谆教诲,不仅注意声腔艺术的发挥,还用心体会人物内心。苏三是个遭陷害的女囚犯,《起解》中是身带刑具演唱,《会审》中是几十分钟的跪唱,都没有水袖、舞蹈等大动作的表演,讲究运用演唱、表情、身段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当天的演出,赵秀君有很好的发挥,做到了“声情并茂”。不论是“起解”中的反二黄、西皮唱腔,还是“会审”中大段、整套的西皮唱腔,跪着唱了40对分钟,80多句,始终是韵味醇厚、委婉动听;声腔华美、高低自如;不变形,不走调,圆润饱满,显示了赵秀君扎实的演唱功底,也充分展示了张派声腔的艺术特色。
在表演上,注重用表情的变化来表现苏三的内心世界。《起解》中,她边走边唱,与向崇公道一唱一念,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和冤情。把对王金龙的“盼”,对父母的“怨”,对沈燕林的“恼”,对皮氏的“恨”,对春锦的“怒”,对县令的“憎”,对衙役们的“气”,表演得淋漓尽致,把冤案的来龙去脉交代的清清楚楚。再加上崇公道劝解式的念白,使剧情更加生活化,富有人情味儿。特别是苏三因气愤失口说出了“洪洞县内就无好人”而惹恼了崇公道,苏三马上“把好言奉敬”来哄劝崇公道,赵秀君和刘树军两人的表演投入、到位,妙趣横生,十分精彩。
在会审的大堂上,苏三是含冤带恨,忐忑恐惧,面对三位大人的轮番审问,讲述了自己与王金龙的恋情和遭陷害的冤情。把对王金龙的爱恋、对鸨儿、皮氏、王知县等人的怨恨、对审讯大人的恐惧、对问及“开怀”时的羞涩,都有分寸,有层次地表演出来,收到较好地效果。
饰演三位大人的康健、马连生、房志刚也有较好的发挥,乐队的默契配合功不可没,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整场演出博得戏迷的阵阵掌声,让观众过足了戏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