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纪念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家高盛麟的折子戏演出活动办得非常成功,而且CCTV空中剧院进行了直播,真是满足了全国京剧爱好者的愿望,特别是京剧武戏戏迷的渴望。这几年京剧的武戏确实演出太少了,热爱京剧的观众心里着急,因为武戏是京剧的半边天,有朝一日武戏衰亡了,“梅兰芳大剧院”只能上演一些日式妆容的京歌轻舞,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前一阵听说有一些京剧节目的安排者,说不安排武戏是因为武戏没有市场没有观众,这安排者可能是不太懂或不太爱京剧。仅仅从对纪念高盛麟活动的反应和对即将到来的年终封箱武戏的期望,就说明全国观众对京剧武戏之热爱和明白武戏对继承京剧传统的利害关系。
相比演出的质量,举办这次纪念活动本身的意义更大。武戏演得越少,质量就容易下降,剧目单调或演员平常就吸引不了观众,这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忠实观众不仅要呼吁,还要多为京剧武戏出点子。
我是一九六二年才看到高盛麟先生演出。记得是那年七月,当我考完高考最后一门课,如释重负,晚上就迫不及待地赶往人民大舞台,好不容易等到一张退票入场。那是武汉京剧团此轮在上海演出的最后一场,第一出郭玉坤的《乾元山》,第二出关正明、李蔷华的《坐宫》,第三出则是高盛麟的《挑滑车》。这是我第一次看高先生演出,以前只是久闻大名。《挑滑车》我看过许多武生的演出。但这次一看,给我的印象就是跟看别人不一样,虽然同一出戏,但高盛麟的演出让人耳目一新,只感觉他在台上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就是一个字:“美”。高盛麟在台上无废步,功架圆润,动作自如,开打举重若轻、简洁明快;尤其一段载歌载舞的“石榴花”美不胜收,鹞子翻身靠旗不乱、飘带不繚;念白刚、脆、亮,唱曲中气十足。他的“舞蹈”一动一静宛如一幅“水墨丹青”,这才让我开了眼界,体会到杨派(京派)武生的艺术魅力,不是以勇猛火爆和出手奇巧来取胜,靠的是鲜明节奏下的潇洒松弛和柔中有刚,靠的是沉着端凝和规范圆润的一招一式。这场戏,得到的一种美的享受和印象,是我终生难忘的!
《挑滑车》可以说是高盛麟最典型的杨派武生戏。但他是广采博征的,《洗浮山》《一箭仇》走盖派路线;《恶虎村》中“拜庄”按杨派、“走边”“开打”按盖派;《独木关》《薛礼叹月》是在黄派基础上充分发挥他高(庆奎)门嗓音天赋的特色戏;高盛麟的关羽戏则受周信芳的影响最深。这次纪念活动筹划者要展示的也正是高盛麟武戏的广采博征,这也是当今京剧武戏发展的方向。因为高盛麟是全面的,所以再看今天的武生总感觉缺一个方面。例如当今的大武生奚中路脚下稳功架健,惜在嗓子。刘子蔚如同赵永伟,一招一式比较规范,但错过了一个武生最好的成熟发挥阶段,如今的演出就略显吃力。郭毅没有高盛麟那种响堂音,但声音厚中气足,应该是现今唱黄派武生戏的最佳人选,就不知武功底子如何。田磊长靠短打都胜任,这次“拜山”总体不错,想想也无法用高盛麟那种高耸入云的嗓音来要求他再增加气势。培养吕蒙唐恺等优秀青年武生继承湖北京剧的优良传统这件事做得好!
值得一提这次纪念活动演出了《洗浮山》一剧,我想到的是今后何不在风格再丰富一下?因为《洗浮山》原名《大蟒山》,是武生“黄派”创始人黄月山的拿手戏,当时是一出“武生戏”。上海短打武生宗师李春来有《大蟒山》的藏本。李的继承者盖叫天抗战胜利后在上海天蟾舞台首演《洗浮山》就是李春来藏本,完全武生路子,不过盖叫天在武功方面作了很多创新。谭鑫培在上海演出时向黄月山学过这出戏,后改名为《洗浮山》,唱腔丰富以皮黄为主,添了贺天保“阴魂托兆”的大段反二黄唱腔。余叔岩则向谭派弟子李鑫甫学这出戏,并传给了李少春,这就是“北派”的一条线,改成了“文武老生戏”。前武后文使此剧更有看点。
洗浮山武生戏曾经是近年上海培养京剧学员和汇报演出的看家戏,盖派代表作。值得一看的是奚中路在电视大赛和傅希如在上师大艺院汇报演出的录像,当时年轻而身手敏捷,趟马和走边基本体现了胡子靴子鞭子带子褶子的“五子登科”。近年上海京剧院脱颖而出的青年武生赵宏远等也有录像在网上。上海的武戏剧名曾取《夜探浮山》,本人认为比较妥当,因为常演的毕竟是《洗浮山》之前半。
《 洗浮山》之全部,洗浮山的文武老生戏近年我首见于北京著名武生演员叶金援先生在“中国彩霞工程‘叶照金辉’专辑”中,难能可贵的是它继承了余叔岩李少春的特点。如果说盖派的此戏的特点是以“舞剧”为主的话,余派就是“歌舞剧”,除了武技外有不少精彩唱段,托兆中的大段反二黄有如《碰碑》。据说余叔岩大师非常喜欢这出戏,但他大概没有完成演出的愿望,只留下戏照;据说他把此戏传给了弟子李少春,并亲自给他说了唱腔和趟马等身段。李少春先生继承了这出戏,上世纪四十年代演出时有候喜瑞付德威等老一辈艺术家助演,轰动一时。叶金援再继承这出戏是非常不容易的,叶除了武功优秀外还有一条好嗓子,在此戏中充分发挥了特长;更有王金璐、朱家溍 刘曾复 吴小如诸位专家为其回忆、指导、排练、倾注了很多心血,是挖掘传统老戏的精品。所以洗浮山的文武老生戏不演极其可惜!何况现在北京有杜喆、田磊等都可一试。
记得我曾建议过北京京剧院演出文武老生版的洗浮山,甚至连演《霸王庄》。京剧施公案系列戏很多是民间艺人创作的结晶,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施公考证下来并非贪官,一些山大王的所作所为如抢良家女、劫救灾粮的当然是反面,托兆是中国戏曲反映梦境的一种手法。在提倡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只要它有艺术价值,我们就应积极地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