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子厚》剧照。
(9月3日)今天下午,省京剧院长春大戏楼内,大型京剧剧目《牛子厚》在此上演。这部内容丰富厚重、情节跌宕起伏的大戏吸引了许多慕名前来观看的观众和戏迷。演出过程中,名角的精彩唱腔、故事的一波三折令台下的观众如醉如痴,这出精彩大戏为第二届东北亚文化艺术周献上了一份精美礼物。
大型现代京剧《牛子厚》是2009年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重点扶持,省京剧院倾力为优秀麒派传人裴咏杰量身定做的一台麒派新剧目。今年1月,《牛子厚》荣获了文化部2009-201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奖。之后剧院对此剧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经修改的剧目舞台色彩更加鲜明,内容更加紧凑。
《牛子厚》是以我省当地风土人情和地方人物为题材创作的剧目,具有独特的戏剧美学品格和地域特色。全剧表现了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吉林富商牛子厚的传奇人生,表现了他创办京剧科班“喜连成”以及经商致富成为富甲一方人物的过程,全剧以戏剧的形式完成了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表现,塑造和提炼了富有特色的东北地域艺术的文化形象和戏剧精神,进而传达出了具有民族的共通性与现代性的精神内涵。
著名表演艺术家、麒派传人裴咏杰和荀派传人王萍担纲主演。该剧自公演以来,不仅每周末都在剧院举行的演出中亮相,同时还在“五一”、“十一”等节假日举行多场演出。截至目前,已演出110多场。在演出实践中,演职员们反复揣摩人物和情节的表演分寸,提升艺术感觉;同时,该剧还多次邀请相关的编剧等创作专家,在内在情节、故事结构、表演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今年4月,因剧中主要人物牛子厚的扮演者裴咏杰生病不能演出,剧院对剧组人员进行了调整,力推青年演员佟克旺、张蕾蕾、刘治强组成了《牛子厚》青春版阵容。由3位青年演员挑起的《牛子厚》清新可人,也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好评。
目前,该剧在忙于文化艺术周演出的同时,正在为参加今年11月举办的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作准备。
在下午的演出中,观众在2个小时的时间内,完全被台上的故事所吸引,一直沉浸在这部历史大戏中,与主人公“牛子厚”一起经历和感受人生的万般滋味和悲喜过程。全剧时间跨度几十年,从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历经清末民初,直至1944年;经历了满清封建王朝与中华民国的朝代更迭,直至抗日战争。由创办京剧科班、官场周旋、商场生死较量以及与夫人闻莺的爱情纠葛等几条线索有机地交织在一起构成。全剧既表现了牛子厚人生经历的过往和丰富,也凝练出了在其命运的轨迹上,由于与京剧结缘,最终得以完成了人格的自我完善。第一场牛子厚在北京宴宾楼出场时,才30多岁,正意气风发;至全剧尾声时,77岁的牛子厚则在北京牛宅溘然长逝,一位乱世风云人物的传奇人生在舞台上尽情展现。
除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真实可信的故事外,全剧许多精彩的亮点都令观众印象深刻,如晚年的牛子厚浸润于京剧文化几十年,在77岁时,发出了“有情有义有欢有爱欣慰常在,有悔有泪有悲有恨遗憾萦怀”的人生感慨,这样的唱词引起了台下观众的强烈情感共鸣,既表现出了身处历史漩涡中的个体的切实感受和人生的沧桑,同时也把牛子厚的传奇人生与历史的风云变幻紧紧相连起来,提升了全剧的历史品格和意蕴。
全剧尾声表现了暮年牛子厚伤怀离世与梨园繁盛的对比,其强烈的感染力把全剧推向了高潮。暮秋时节,77岁的牛子厚须发皆白,在北京牛宅的四合院自拉自唱,将自己比作哀哀的长空雁、波涛中失舵的舟船,有英雄暮年的伤怀,同时回忆辉煌的过去,也有历尽沧桑超然物外的人生大安详。这时喜连成科班培养出来的京剧名角梅兰芳、马连良、谭富英、叶盛兰、高盛麟、袁世海等演员在舞台上随乐起舞。在花团锦簇中,牛子厚溘然长逝。其富有戏剧性的场面让观众亦悲亦喜,心中百感交集,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与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