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特意为了看李团,买的票,下手晚了,一楼好座都没有,只好买的二楼前区。
(不过,说句题外话,即便是长安的二楼前区,也太高了,看不清楚演员的表情。不如梅大的包厢好,正对舞台。当然啦,梅大的包厢,那票价,真是割肉流血的价。)
说正题,我觉得有四个小问题不解:
1、《游湖》那一折,许仙拿的应该是普通油纸伞,是土黄色的或者草黄色的。今天李团顶着个大红伞就出来了,亮瞎我的眼啊!许仙明明去扫墓,打着把喜气洋洋的大红伞,多不合适啊!!!
2、《结亲》那一折,白娘子和许仙拜堂时,应该穿对帔,同花同款的才是。结果白娘子的是大红色,许仙的好像是深红。可能我形容的不准,但是颜色和花纹绝对不一样。
但是后来《合钵》时,两人穿的是白色对帔,看着比较顺眼。
(大年初一晚上,《龙凤呈祥》也是,刘备和孙尚香在商议回荆州时,也应该穿对帔,结果一个明黄色、一个杏黄色,相差特别大。这北京京剧院,难道还缺这几件衣裳?或者我猜想,角儿们都是穿自己的,没穿公中的,事先也没商量,就产生了款式和颜色的差异。)
3、《断桥》那一折,我最喜欢李团的,我原来看过少兰先生、小川的好几版《断桥》。少兰先生年事高,小川不常登台,在这一折上,他们确实不如属李团最敬业、卖力,翻、摔、跪,实打实的!
今天真是睁大眼睛,想好好看看现场版的。结果有点小失望,有一个是前翻的动作(我不确定叫抢背还是吊毛),李团直接省了,就跌坐在地上了。(或者是李团也不年轻了吧。)
4、最后一折,本来应该有小青的一段唱“报仇雪恨返江南”,让观众明白是她把白娘子救出来了。结果,省了这些,白娘子直接在烟雾中出了雷峰塔,许仙带着那把伞迎上去,就团圆了。感觉好跳戏啊!!!我妈问我,这是什么意思?我只好说,节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