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凤还巢》是重播,这次戏评是在当时戏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并配上和杜近芳演出对比照,重新发表。
董圆圆演出在唱、表演上都很成功,如果在某些细节上多向杜近芳等老一辈艺术家学习,会进步更大。一个人的性格、内心情感往往会不自觉在生活细节处流露出来,因此,老辈艺术家很注重在细微处刻画人物,我按杜近芳《凤还巢》对比唠叨几句:
(一),出场的定场诗:“攻书习礼又拈针”就指出程雪娥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她是二娘之女,失去母爱,受大娘轻视、排挤,平时很抑郁,和大娘一起上场时面无笑容。杜近芳上场面无一点笑容,而圆圆面带笑容,特别在念“攻书习礼又拈针”时满脸推笑。她高兴啥?(见对比照)。
雪娥是攻书习礼的大家闺秀,因此见父前应检查、整理头、衣是否整齐。杜近芳这表演很细,展示出雪娥这人物不仅很注重礼节而且很细心。注重礼节,为以后拒绝大姐夜访穆郎埋下伏笔。而圆圆只简单检查头就忙着见父。
雪娥非大娘亲生女,不能像亲生母那样随便!因此,杜近芳进前堂前有个礼让动作而讨好大娘。圆圆无这表演动作。
(二),父女堂前议婚,朱千岁不告而闯入,杜近芳面部表情是这人真讨厌!表示不满一甩水袖抗议而下场。这表演显示出雪娥性格“刚”的一面。她的性格外柔内刚,具有一定的抗争精神。为以后敢抗母命,个人单身军前寻父埋下伏笔,也为以后得知朱千岁骗娶其姐真相而说出“真是天生一对”的表演打下伏笔。而圆圆见朱千岁时是面无表情受惊遮面下场。
(三),偷觑才郎表演应凸出出一个“偷”,因比,“看”的动作不能太太,更不能明目张胆。杜近芳的偷看是用手配合脸的表演而身段动作不大、表演含蓄而优美,表演含而不露,耐人寻味,感情丰厚细腻。而圆圆“一看”、“二看”太简单几乎无表演,“三看”表演她身段动作又太大了,整个身体都超屏凤了,真胆大!
古代一个少女偷看才郎是高兴又羞涩,杜近芳表演是即高兴又羞涩,圆圆是高兴有余而羞涩不足。
杜近芳偷看才郎上场念白“奉了爹爹之命,偷觑穆郎…”后有一个慢步轻移走到屏后的表演,把紧张的心情表演出来,表演很细腻。而圆圆上场念白后就立即偷看,无有走到屏后的表演。圆圆念白是“屏后看才郎”,你不走到屏后怎么偷看!
偷看是“一看”、“二看”、“再看”三个层次,因心情紧张、羞涩、怕被大娘看见所以第一次看的不细,二次看后产生了感情,此时,杜近芳有一个想再看又不敢再看的表演,而圆圆无有这个细微的表演。二看后回房走到半途想想还是回来三看。“三看”三个层次反应出一个少女选情郎的情感变化,圆圆表演没有杜近芳细腻。圆圆总体上看,表演是很成功的,活到老学到老,圆圆是我很敬重喜欢的演员,希望她继续在细微处多向老辈艺术家学习,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