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杜的一首《房兵胡曹马》,尾联道“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这是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也是对自己志向的写照。而此时此刻,我要把这一句形容在汪宇身上。他的《一箭仇》让我痴惊,让我着迷,使我忘了观众评委的身份。从汪宇出场起,拜庄、望庄、偷营,直至水擒被捕,其举手投足唱念做打像是有股独特的魔力,吸引着我的眼球!戏近结束如梦初醒,忽然发现自己评委表上还是空的,这才拿起笔飞舞。总之,这出《一箭仇》,实在是太棒了!
首先来说,这是一出箭衣武生戏,绝不同于一般的长靠短打。别具一格,极其繁重!它既要展现工架之优美、技巧之繁难,还要彰显史文恭的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可以说是“武戏文唱”。汪宇出场,头顶白花扎巾,挂黑三,内穿白花箭衣,外披白花褶子,系蓝大带,红彩裤,足登厚底。一身雪白,唯红色彩裤与之相间,熠熠夺目,潇洒挺拔,存英武得意之气,真乃“锋棱瘦骨成”!
随后卢俊义等前来拜庄,史文恭与卢、林(冲)、燕(青)三人见面时的表情各不相同。与卢恭恭敬敬,与林敷衍示礼,见到燕青时则摩拳擦掌,各摆出不服欲动武的架势。类此人物内心独白,皆值得琢磨品味。落座后与卢对白,汪宇嗓音不高,但有或张或弛的坚劲!念来抑扬顿挫,表现了史文恭桀骜不驯的“老江湖”性格。
双方说僵,开始动手。史文恭和卢、林、燕、武松四人的开打各不相同。与卢“快枪”“枪架子”,史文恭和卢俊义是同堂学艺的师兄弟,二者都熟悉对方枪法,所以开打就有比武较量的意味。在走马锣鼓下娴熟自然的“慢镜头”亮相,似雕塑一般结实稳重,“风入四蹄轻”!实有大武生气魄!随后与林冲打“剑枪”,和燕青打“棍拔枪”,与武松“单刀枪”。每换一个对象,根据史文恭与其关系的不同,打法也随之不同。这就是武戏文唱的难点,饰演一个人物,有血有肉还要有情、境,并不是一味的冲、狠。
最后见到武松时如饿虎扑食,开打稳,准,狠!枪法飞快,如点点飘雪,但快而不乱,每一枪都让观众看得清楚明白,叹为观止!随后再上卢俊义,双方缠在一起。史文恭自认为可以将其枪挑开,但卢俊义一个突然猛烈的压枪,让史措手不及。此时此刻,史文恭惊奇而疑惧,仿佛心中自白:“这不可能,他的枪法不可能比我强!”这一切情感,都通过汪宇的眼神和动作呈现出来,看着过瘾来劲!
我发现了一个细节很棒!史文恭回庄后,眼神中还带着疑虑与担忧不解,手中紧紧握着枪,不肯落座,仿佛琢磨着方才战斗中卢的枪法。此时于帅饰演的大头目冷不丁将他手中抢拿走,史文恭吓了一跳,突然回头并向四周紧张地看看,随后不安地归了座。太妙了!细节虽小,但真正演活了史文恭!
史吩咐完今夜偷营,众庄丁下场。随后这一段“望庄”我感觉是此戏的戏核,是戏之精髓。台上就一个人,没唱没打,但不能让戏“瘟”,极其考验演员的表演功力。史文恭这是在思想斗争,一切烦乱紧张疑惑焦虑的复杂心理,汪宇皆清楚有节奏地表现出来,实在不易!特别是髯口功,简简单单的三绺髯,在汪宇手中似龙飞凤舞,捋得潇洒,掸得干净脆实,甩得狠,抓得准稳。猛烈而不失身份,更不单单追求火爆讨好儿,这真是身上有戏!
而后史文恭换红风帽,前去偷营,中了埋伏。与武松交锋,拼掉武器,二人徒手打了一套“叉拳”,风格迥异,别具一格。使我印象最深的几个亮相,探海转儿一圈,单腿大幅度翻身儿再接探海转儿,回身儿搭在武松手上,亮相!还有后手翻接抢背,起身甩髯口,亮相!皆一气呵成,绝无拖泥带水,半点杂质,身上玩意儿了得!
史文恭被武松削落风帽,呈甩发,下场。然后就到了戏最后一部分“水擒”,很多演员至此都筋疲力尽,喘得上气不接下气。而汪宇气若凝云,游刃有余。通常是在上场门跺子蛮子落地接旋子,汪宇直接改为了三个虎跳空翻,更加直白地展示自己的扑跌硬功夫!被阮氏兄弟骗上船后,从桌上台漫下来转数圈后跺泥,干净爽利!后还有很多于水中搏斗的技巧动作,艰难繁杂,值得称道。而陆中猛虎终是惧水,被众人所擒。
虽然史文恭是个反面人物,而且结局很为悲惨,但这出《一箭仇》就要演出他的那种狂妄自负骁勇,“万里可横行”的情感。这一点汪宇做到了!全程厚底,无论开打,亮相还是扑跌翻摔,皆稳如泰山,自如轻健。可惜现场叫好的人很少,这也是此戏不常演的原因:费力不讨好。观众需明白人物性格及剧情发展,才能深刻地理解台上一举一动究竟是为什么,也能更加看懂“好儿”在哪里。
除此,还看过汪宇的《洗浮山》,一招一式哪哪都不软!那背插双刀轻逸潇洒的贺天宝之舞台形象,至今使我不能忘怀,帅,干净,舒服!希望汪宇再接再厉,精益求精。《一箭仇》再演,还看!
夜已深,脑海里还会显现舞台上的一幕幕。明天要早起上班,但还是坚持写完了这篇戏评。不为别的,只愿抒发自己满怀之激情,为“魅力春天”叫好儿,为汪宇叫好儿,为武戏叫好儿,为京剧叫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