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戏啦!
6月11日,文韬武略——上海京剧院2016蓝天系列专场演出第一场《战太平》即将来袭~一阕英雄花云的壮烈悲歌,激昂慷慨,血染英姿~不可错过!
剧情简介:花云辅佐朱元璋之侄朱文逊驻守太平;北汉王陈友谅进袭,花云奋勇抵御,但因采石矶守将乏人,被陈部陈友杰暗袭,夺得矶头。太平城破,花云拟突围,朱文逊贪恋家眷,贻误时机,与花云同遭擒获。陈劝降,朱屈膝被杀,花云坚决不降,陈命缚于高竿,以箭加以威胁。花云挣断绑绳,力杀多人,终因中箭伤重,自刎而死。
关于专场,想说的话。
Q:专场第三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A:累!(笑)这是大实话。学戏演戏,做普及,写文章……有时候感觉身体跑在脑子前头了。怪不得听说做过系列专场演出的人,都有这种感受,今年做完,想好好缓缓,休息休息,给自己充充电。
Q:说说这次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吧。
A:今年真是忙得不亦乐乎,上海市委宣传部为我们上海文艺工作者制订了“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蓝天有幸在其内,我想连续做了两年的“文韬武略”,借市委宣传部培养计划,再做一年“文韬武略”吧。所以,今年我还是推出了四台大戏,分别是京剧传统名剧《战太平》、《法场换子》并京昆版《别母乱箭》、《失空斩》、全部《伍子胥》。
Q:说说这场《战太平》吧,最初是什么时候学的?什么时候第一次在舞台上搬演?
A:在大学三年级时向关松安老师学的,全剧的演出是在进团后2011年的四月演出的。记得第一次演出《战太平》,是参加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因为大赛都有时间限制,规定在20分钟内,关松安老师给我把余派的两大段核心唱段加进去了,靠把老生的起霸、开打、枪下场、走棒子、“游街”的精彩的唱,还有甩发功和圆场功,都在这规定时间内完成,也因此获得了青京赛的金奖。
Q:青京赛拿这一出获奖,今年再演有何不同或者感想?
A:离2011年的全剧演出已经隔了整五年,再回看那时的录像,我都替当时的我紧张,那口气老提着,情绪总绷着,好紧,好紧。那时真的好青涩,也稚嫩。已过而立之年,有演过的剧目现在看来再重新演来,相信那口气可能更能沉浸下来吧。同样在五年前演出过的《失空斩》,今年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专场的第三台大戏,也再次和观众见面,武乡侯更不好演,老先生们总说,这个戏不到五十岁别唱,我的关松安老师讲“有机会就唱,唱到五十岁后,才会更好”,倪海天老师教我《铁笼山》时也说,“我十六岁就唱《铁笼山》了,你们要多上台实践,实践出真知”。
关师谈戏
唱做并重,文武兼备。
《战太平》是一出唱做并重,很吃功夫的老生靠把戏。论唱工,快板疾风骤雨,高腔直冲云霄;论身上,武打之外,还要有“甩发”、“手杻”等等技巧。没有天赋佳嗓和一定的基本功,是很难学好演好这出戏的。
剧中花云是元末朱元璋之侄朱文逊手下的一员名将,有胆有识。骁勇绝伦,镇守在太平城,被北汉王陈友谅攻陷失守。花云本拟杀出重围,无奈主帅懦弱,指挥失当,贻误战机而双双被擒。朱贪生怕死却被杀;花云不为所动,宁死不降。最后身中乱箭,突围无望,自刎疆场,尽忠一死。虽然是悲剧,但花云可歌可佩的英雄形象非常突出。
《战太平》这出戏是谭鑫培和余叔岩的代表作,后为谭富英和李少春看家戏。我的恩师陈大濩先生,不但擅演此剧,唱、念、做、打都有独到之处;更凭借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艺术见解,对原剧情和唱词中的一些缺陷和通弊进行修改,使之更趋完善。
蓝天,上海京剧院演员,工老生。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首届中国京剧流派艺术研习班。现就读于第六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师从张少春、关松安、童强、童祥苓、王代成、王云樵、倪海天、安云武、陈志清、陈超。擅演剧目有《搜孤救孤》、《上天台?打金砖》、《群借华》、《击鼓骂曹》、《定军山》、《阳平关》、《伐东吴》、《失空斩》、《珠帘寨》、《四郎探母》、《战太平》、《智取威虎山》等。曾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新人主角提名奖”、第七届CCTV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榜首)、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评比展演“优秀表演奖”、2012年度上海优秀文艺工作者、2008年同香港进念二十面体合作《西游?荒山泪》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旗下国际剧协颁发“Music Theatre NOW”殊荣、入选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之“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