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觉得京剧古旧,全是封建糟粕,其实许多好戏里讲的故事,搁到现在也毫不过时。比如上周大连京剧院演出的《四进士》,活生生是一部针砭时弊的反腐倡廉大戏,让我们现代观众看起来都有些触目惊心。
这故事讲的是,四个同级学友刘题、顾读、田伦、毛朋,高考金榜题名,得到组织提拔,即将踏上仕途。四人都立志做个清官,为老百姓当家做主,为此特地组织一场聚会,宣誓明志。那一日春光正好,双塔寺前白日青天,四个大好青年一齐对着文昌帝君的神像盟誓:做个好官!如果我们四个贪赃枉法,就死在任上,躺在棺木里仰面还乡!
同台吃饭,各自修行,四人在官场中走上了不同道路。刘题做了河南省上蔡县正堂,也就是县长,完全将发过的誓言抛在脑后,“好酒贪杯,不理民词”,是个不作为的糊涂官;顾读做了信阳州道台——大致相当于如今的副省长——傲慢、暴躁、滥施刑法、贪污受贿,是个典型的酷吏贪官;田伦呢,官封江西八府巡按,相当于如今中央派去江西监察的巡视组组长,为官算是清明,但是架不住家里有个邪恶的姐姐和糊涂的妈,在后院歪风面前,也被吹成了软骨头;只有毛朋,河南八府巡按,另一位巡视组组长,牢记当年誓言,坚持一腔正气。这四位旧友被一桩冤假错案重新联结在一起,依各人的身份与个性,各有各的应对:刘题对冤案不理不问,顾读和田伦相互勾结颠倒是非,所幸还有一位位高权重的毛朋主持公道,铁面无私地惩处了这三位年兄。
要说《四进士》经典,最经典的当然是表演上的精美,但是剧情结构上的精巧,也相当之可圈可点。这出戏最早并不是以打抱不平的宋世杰为主角,而是以四进士为主角的,四人身份不一,性格各异,尤其在为官作风上,分别代表了官场的四种典型:清官、贪官、不作为的糊涂官、被人情连累的软弱官。尤其田伦和顾读,活画了一部分贪官腐化堕落的心路历程:作为省部级以上高级领导,如何不知法律与制度的威严?在毛朋问及贪赃枉法该当何罪时,两人都胆战心惊地答道:“论律当斩……”但偏偏就在贪婪与侥幸的心态指使下,双双栽倒在法制面前。双塔寺盟誓的当年,永远回不去了,四人以不同的行为,迎来了不同的命运:毛朋获颁“节义廉明”牌匾,刘题被革职查办,田伦和顾读既然“论律当斩”,想必无幸,只能如他们的盟誓那样,躺在棺木里“仰面还乡”。
为官之道,自古都是一个严肃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提出了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词虽精短,却是字字千钧。其实大部分人在为官之始,未必不抱着这样的理想,但是在权力与金钱的腐蚀下,倘若制度不够严明,个人信念不够坚定,难免会像戏中三位进士那样,一步步滑向堕落的深渊。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无论为官还是为人,请务必守住自己的本心,不要到了锒铛入狱之际,才凄然怀想起双塔寺内,神灵面前,那四个踌躇满志的青年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