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夏”三周,市京今日又开锣。《罢宴》、《望江亭》、《文昭关》三折戏,两个半小时。连续数日高温,再加上并不是市京平日常规演出日期,观众略少。
《罢宴》这出戏,省京的、上海戏校的,再加上今天市京的,算起来不长时间已看三回。实话讲,并不喜欢这种跟风时局的戏。实属个人偏见,与演员无关,与艺术水准无关。
头回看晏海蒂的戏,《望江亭》——太过“喜闻乐见”的张派戏。以前在“光棍台”看过薛亚萍、王蓉蓉的视频,后来又在京韵大舞台看过省京万晓慧、韩金梅的,在天一戏院看过市京代黎的。对于我这个“半吊子”戏迷来说,无论是内容还是唱段都算是较为熟悉的。个人感觉晏海蒂今天在个别地方用力太猛了,有点儿冒。
个人愚见,市京“小生”人才略显匮乏。给我的感觉就是“铁打的刘冶山”,只要有小生戏定然是刘冶山老师无疑。
貌似有一个名叫景中的年青“小生”吧,老长时间也只是看过他两回。一是《状元媒》,一是《罗成叫关》。年青演员,还是要多给机会多历练的好……
另一个如今还是武汉戏校的学生,只能算是市京的“准”演员吧。看过一回,无论是扮相还是唱上都还需要多找补。别看人年纪小,对市京的爱却博大的很。相当“护犊子”,容不得别人说市京半点儿不是,和人掐架的功夫堪称一流。领教过一回,敬而远之为妙。
戏曲不同于影视、歌舞等其它艺术门类,戏曲可以有观众、戏迷,但并不应该有所谓的“粉丝”。对于我来说,“粉丝”对明星的喜爱不乏盲目、痴迷、疯狂。除了喜爱明星的表演外,还喜欢明星的穿衣打扮;还痴迷于明星的喜好;还喜欢明星所衍生出来的“周边”产品。自家明星所说的、所做的都是对的、好的,不允许别人批评、说不好……
怕怕!
对于戏曲来说,喜欢某位角儿,多买票进剧场就够了。
作为现场艺术的一种,任谁都不可能做到每场演出都完美无缺。加之自身条件好坏、后天努力与否等其它诸多因素,伯仲高下也属常情。角儿也好,观众也好,莫要总是太过玻璃心。
供在神台上的是菩萨,挂在墙上的教条。果真如此,长此以往恐怕连“遗产”也冇得了。
《文昭关》作为今天的大轴,程亮唱的很好。扮相啥的自不必多说……
对于程亮,很喜欢他的演出。从他的微博中、老戏迷的口中可以得知,一位有追求、认真、努力的年青人。可就市京目前的境况来说,对于程亮,我怎么总会有一种“明珠暗投”的感觉呢?
总会有戏迷朋友说市京曾经是多么的人才济济,是多么的辉煌无二。彼时盛景不曾亲历,但外地院团到京韵大舞台交流演出错把省京说成武汉市京却多有耳闻!
可如今呢?大剧场呢?人呢?说来说去总归躲不过一个“钱”字!有钱就可以建大剧场;有钱就可以多置办行头;有钱就可以广植梧桐树;有钱就可以多引进人才;有钱就可以多排演剧目;有钱就有一切……
一切总归会好起来吧!
呔!又咸吃一回萝卜……
番外:喜欢看点儿戏,但并不太喜欢这个所谓的圈子;喜欢看点儿戏,但都只是一知半解且又喜欢瞎咧咧。闹过笑话,“棒槌”多回。只为一乐,爱咋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