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昨天刚到北京,转眼盼望了近两个月的中秋京剧演唱会就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长安大戏院每次都让我流连忘返。现在回沈的列车上,趁此时闲来无事,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次看戏的感受,来北京一次不容易,留点文字记录一下\^O^/。由于我能看出的东西尚在表层,言辞不妥之处还请多多指正。
昨晚演唱会,上座情况是几乎客满的,主办方请来了久不在京登台的白燕升来主持整场晚会。白燕升虽已多年不在北京,但资历深、颇懂戏,对演员了解也很全面,所以北京的观众对他的到来以及他的主持风格都报以很高的热情,虽其中有几处小失误,但无关紧要,报幕也没有很啰嗦,况且人家真能调动现场气氛,让几位演员应观众呼声加唱,貌似换作空中剧院的张喆,每次都会把观众内心刚激起的小高潮给压下来吧?总之白燕升只有这一个。
接下来说说演员。由于每个人唱的都是很熟的段子,平时什么样大家也都很了解了,所以心中能有个大概齐。
一、首先出场的是张建峰和黑龙江的马佳,张建峰现在很受捧,人气正旺,正要迈入自己艺术的高峰期,头一句“八月十五月光明”就要下满堂彩,不过就昨晚的现场效果来看,似乎音色稍暗,不知何故。马佳音很足,但在长安的音响之下,显得有些刺耳了。这段武家坡是梅派还是王派我还分不太清楚。
二、第二个节目是朱虹学赵燕侠的白蛇传“小乖乖”。就这段而言,学得不错,有赵派特色,嗓子也很棒。
三、陈圣杰的“让徐州”这两小段以前在湖广会馆听过,一如既往。(报幕时白燕升介绍到,言兴朋已回到国外,所以国内办专场的事又没望喽)
四、第四位是一位华人票友,叫徐渝兰,据说拜过梅葆玖先生,唱得中正平和,有点老梅派的感觉,另外整个人气质也很优雅,票友能有如此表现可以来长安唱唱,只要别太多就好,哈哈。
五、第五位是杨少彭,和张建峰一样目前势头很好,昨天穿了一件红袍大褂(正是前不久上海杨派专场那次的褂子),很精神,唱得也带劲,听过他的唱还想听听乃彭老师的。
六、第六位是国京的查思娜,唱“遭陷害逃出门”一段,倒也不错,但阿音和尚祖不太一样,毕竟尚派难学。
七、今天我也是头一次见到王佩瑜 瑜老板,果有大角儿的气场,她一上场,叫好声瞬间爆棚,自此开启前半场高潮模式,一段搜孤救孤的“白虎大堂”古朴紧致,有老味儿。就是好像今天气息差点,音儿没以前足。
八、紧接着又上一位常能见到的梅派名票严庆蘋,嗓子较宽,音不够立,也就不够亮,没有上一位徐渝兰女士的好。希望严女士多多支持京剧活动,多多资助哈!
九、慧芳今天特别美,衣服像画儿一样,让人觉得干净清爽,现在的发型也好,在大灯光下一副娇滴滴的样子,唱龙凤呈祥“洞房”慢板,音量蛮足却不刺耳,名家就是名家,我简直的要路转粉了!
十、于魁智老师今天排在第十个上场,还没到中场,谢幕也没出现,应该是另有安排吧。不过一上场大家还是给了压轴的待遇,他是我心里永远尊重敬仰的京剧届领军人物,有许多无奈更需要许多忍耐。一段大登殿过后,本场演唱会第一个返场,加唱“三家店”。
十一、“丁晓君今晚像月宫里的嫦娥”——白燕升。“谢瑶环深宫九年整”唱得动听,后面LED屏幕画面衬托得也好,真是青年演员里的一股清流,让人觉得舒服。就是再胖一点点就好了(^_^)
十二、看到强叔就觉得亲切,只见他笑咪咪地走上舞台,仿佛到家一样,确实这个舞台他太熟悉了。观众立刻好声四起,也是一如既往地饱满动听,如果闭上眼睛听,可能并不觉得多像马连良,但看着台上朱强的表现,却又觉得马派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十三、翟萍老师我也是第一次现场听,传统的张派唱法,高低收放自如,音足不刺耳,“受逼迫去捡柴泪如雨下”一段 腔美也有人物,比电视上看到的效果好!(有机会一定要看现场)
十四、“二度梅”获得者王平老师,这可是一位好角儿,虽然年逾六十,但却有股子老英雄的感觉,加之今天唱《战太平》,一句一个好,且越唱越勇的劲头很能带动现场气氛,点个赞!
十五、又见迟小秋,朴实却越来越优雅,演唱“一霎时”,不拿50岁的迟小秋和30年前相比,这是对艺术家最基本的尊重。
十六、我们东北吉林的倪茂才院长,我也是第一次见现场,今晚状态很好嘛,唱辕门斩子,仍然势不可挡,随着观众的呐喊卯足劲儿唱,很卖力气,以至于不太浓密的秀发都有些甩凌乱了,哈哈哈
十七、李宏图的“杨宗保在马上忙传一令”,唱来神完气足,往日说刺耳,今日不觉刺耳!
十八、杜镇杰老师上场,不多言、不多语,不为要好,四平八稳,当下离观众最近的甲等一线老生名家。
十九、祖国边陲剧团的侯丹梅今天这段小生娃娃调,调门不低,但个别之处怎么出现了言派的腔儿,难道是反串“让徐州”太多的缘故?
二十、张建国上场之前,白燕升报错了幕,报的是慢板,唱的是二六,张建国上台先问观众好,顺便更正:接下来我为大家唱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巧妙解围。
二十一、千呼万唤始出来,我心心念的王蓉蓉老师出场啦!心里话,北京的演出没有王蓉蓉我基本不会来,对我来说,没有王蓉蓉再强大的阵容也觉得差点事,这就是我的奔头、这就是我的最喜爱的京剧名家,不管她唱什么,哪怕只要远远看上一眼也好。
二十二、孟广禄和王蓉蓉的出场从来都是捆绑式,轮换着先后登台,这又是一位人气超高的京剧名家了,我想,不论喜爱他风格还是对其艺术抱有非议态度的观众,此刻都会为他卖力的演唱送上掌声。返场加唱《平原作战》,使演唱会进入下半场高潮阶段。
二十三、来自宝岛台湾的李宝春先生之后出场,演唱“二堂舍子”,我喜欢该段的唱词,有典故,宝春先生眉眼之间神似李少春先生,毕竟是父子。就是腔有点新,感觉上差点。返场“乌盆记”快板。
二十四、都说赵葆秀老师艺术衰退得厉害,今日一见,果然不是那样!那气场可不是谁都有的,依然是高亢入云,酣畅淋漓,老旦状元魅力不减当年!
二十五、这次来北京,也确实想看看李维康老师,美了这么多年的梨园常青树,今日方得见,见之恨晚,尚为时不晚,今后还要见。还是那句话,声音比电视里好,今天压轴唱贵妃醉酒,八九分钟的样子,状态不输青年演员,且一颦一笑岂是晚辈所能及也?
二十六、耿其昌老矣。第一次看四郎探母-坐宫,便是耿李二老的80年代演出光盘,当年的高亢洒脱有些力不从心了,但唱得还是很精致。
二十七、最后,在“难忘今宵”式的坐宫对唱中结束了本场中秋演唱会。
(温馨提示:现场很多网友录了演出视频,其中就有一位叫“英俊老憨”的博友,大家可以搜来看看。)
现在距离沈阳还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看戏的兴奋劲儿却仍挥之不去。每次到北京,一下车先到长安大戏院,即便还没有演出也要看看,因为这是精神寄托之地,在此由衷感谢北京的李阿姨请客看戏,欣喜之情,无以言表。
北京再见,长安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