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0日晚,武汉剧院。武汉市京剧院“戏曲进校园”专场,演出新编京剧《三寸金莲》。刘子微、赵晶晶主演,演出时长两个小时。
《三寸金莲》改编自冯骥才的同名小说,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讲述了命运多舛的小脚女人“戈香莲”一生的悲欢离合。
《三寸金莲》这出戏由武汉市京剧院创排于2004年,至今已历12载春秋。刘子微因此剧而斩获“梅花奖”,并带领该剧走出了国门。独特的“跷功”技艺,相当吸引眼球。一时广受关注、风光无二。
今晚的演出,与前几天看过的楚剧《万里茶道》无二,整场使用伴奏带。也许是人员、成本等因素掣肘吧……虽可理解,但绝难接受。戏曲艺术总归是现场艺术,再说又不是晚会,全场大戏若少了现场乐队,总感觉黯然了光彩、平淡了滋味。使用伴奏带的另一弊端则是——难免让人心生“是否假唱”之疑惑。
整场演出,个人感觉最精彩的是“戈香莲”带领阖府人员打着“莲届万岁”的条幅奔赴“天足会”一段。十数人的集体跷功展示,时缓时急、秩序井然。再伴以“戈香莲”那“好一似杨门女将出征战北辽”的演唱,虽略显滑稽但又不失意趣,现场效果极佳、掌声与喝彩声不绝于耳。
具体到演员本人,“一赶二”的邱璇(前饰戈金莲的奶奶后饰潘妈)无论是演唱还是情绪控制都很好。饰演“二奶奶”白金宝的林军也很赞,人物刻画精准,很好的演绎了白金宝的工于心计、阴险毒辣。反串出演“三奶奶”董秋蓉的计铭好有味,风趣的台词、夸张的动作、扭捏的姿态,不时使人哑然失笑。饰演傻缺“佟家大少爷”的刘志欣出场时间虽短,却使人难以忘怀。连续自己喊一声爸自己又应答一声“自说自话”的熊样,生动的很。真真是十足的苕货、缺心眼儿呀!
“品莲大会”上三位“品莲高手”演唱时所采用的鼓曲并非是京剧的东西,用于此不但毫无违和感反而使人印象深刻、平添趣味。
既然是新编戏,便难逃新编戏的窠臼。灯光上多使用追光、电脑灯。换场彻底抛弃二道幕,使用暗场。江西京剧团的《生死愿》、河南豫剧院的《程婴救孤》、仙桃市演艺中心的《汉王陈友谅》、武汉市楚剧院的《万里茶道》等统统如此,无一例外。撇开好坏优劣不谈,但既然做了就要把它做好是吧?很明显地让观众看到身穿七分裤的中年大叔在场上穿梭总有些不妥吧?人常说“十年磨一剑”,一出诞生12年的剧目按理说无论是舞台统筹调度还是其它,都应该是非常熟练、精准的了,再说马上又要出国展演。并非是吹毛求疵,只是希望能够在细节上更完美一些。
常言说的好“没有人能永远年青,但永远有人正在年青”,作为演员在不同年龄段要有适合该年龄段的作品。技艺上可以“一招鲜,吃遍天”,但一剧演终生则是有违自然规律、艺术规律,是万万不能的。
一出京剧《三寸金莲》,武汉京剧院全梁上坝。于龙套中得见我最最喜爱的市京老生演员程亮,为这种“一棵菜”的精神点赞、叫好!两个小时的演出,且喜《三寸金莲》讲述了一个好故事。
顺祝武汉市京剧院《三寸金莲》即将进行的出国演出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