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方艺术中心看了由丁晓君、金喜全主演的京剧《白蛇传》.
在"西湖相遇"一幕中,背景是烟雨朦胧的西湖,饰演白娘子的丁晓君以一袭白衣出场,素洁,典雅,唯美,飘逸,是对人世充满好奇,至真至美,至情至爱的白素贞,如同西湖的那弘碧水,美好、灵动、清澈、温柔......以西湖为背景的爱情,溶入缠绵的雨丝,总是浪漫得不可思议.精致的小桥,跨过了人与妖的鸿沟,一把雨伞,称起了两个人永久的天空,从此,什么人妖之隔,皆为荒诞的妄语.演员的唱腔,甜美,清亮,又有四溢的温柔,如带蜜的老酒,微醺了整个剧场,观众们陶然而有醉意.......举手投足间,将京剧简节中的意味幽深,发挥到极致.
让我最为惊艳的是由丁晓君诠释的白素贞,飘然出尘,美得似乎一个易碎的梦,也许,白娘子这样,注定非凡女子所及.在西湖相遇,表现出的娇美,多情;在仙山偷灵芝,斗法金山寺时的洒逸,无畏,尤其是,在断桥一幕,她表现出了凡女子的脆弱,为许仙的懦弱、犹豫而失望伤心;尽管爱人与自己想象中大相径庭,仍然放不下、剪不断对他的爱,已经知道了这是一剂苦药,仍要自己品咂,让所有的痛苦,一个人承担.她那样保护着许仙,那样一次又一次容忍着许仙,全因为,那让人失去理智的爱,那种人间独有的奇妙的藕断丝连的感情.在痛苦中,在挑战中,愈显出她的坚韧,她为人间一切一切的美好而来,同时,她也承受了人间的所有无奈......但她不后悔,仅仅因为那个让人间更加美丽的人.
为了俊逸少年的惊鸿一瞥,她愿陪上千年修行:为了人间的良辰美景,她愿意承受雄黄酒在胸中灼热的燃烧:为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愿犯天条、偷灵芝......水淹金山寺,她爱得坦坦荡荡、轰轰烈烈.观众看到那个男人的懦弱而扼腕叹息,可她不管......
爱就是追寻,就是付出.
他们的爱情,没有凡夫俗妇的烟火气,没有柴米油盐,斤斤计较,而是一首以一个妖的坚贞痴情为注脚,以西湖细雨为墨书写而成的长诗.
人间有桃红千丈,有叠烟架翠,有执手的
温暖,有相偎的情意,有那一把熟悉的油纸伞,碧海青天夜夜心,何必恋慕成仙呢?
或许我们的认识有太多矛盾,太多不舍,但是,白素贞,简单利落地做了一个减法.
白蛇传,这一经典的爱情传奇,被人们无数次地用各种艺术形式表现,而今天看到的京剧版本,相比较电视剧,多了几分给人的回味,唱腔中传达的,是白蛇传酿酒了千年的精髓.
饰演白素贞的演员丁晓君,曾经走进我们的课堂.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温婉而优雅的女子,她的一颦一笑,扑面而来的是唐风宋雨的气息,或许,这是在京剧艺术中浸润已久的人特有的气息.她谦逊、亲切,站在讲台上,微笑着,如同一幅静静的画,而当她谈起京剧,谈起《白蛇传》,她的激动之情却溢于言表,或许,京剧对于她而言,已不仅仅是一种坚持,而是渗入了生命.但她站在舞台上,她就是那个白素贞,京剧赋予了她白娘子的精魂.作为一个京剧演员,没有歌星影星的前呼后拥,风光无限,支撑他们的,或许只是京剧艺术和为数不多观众眉眼间不经意的盈盈笑意.
他们与其说是在表演给观众,不如说,是在圆自己的一个梦,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完满.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他们的人生,真正和京剧艺术,熔铸在了一起.
每一句唱词,每一个动作,被他们细细雕琢,反复锤炼,头饰、服装,他们精挑细选,用心琢磨.那静美的衣饰,化作朦胧的剪影,在喧嚣的尘世摇曳,告诉现代人,一些东西,离现实很远,离心灵很近.对,就是有这样一种存在.
京剧,这样一种源远流长的艺术形式,有太多经典的剧目,它作为旧社会人民大众精神的寄托,曾经讲述过太多宣扬"礼义廉耻"的故事,对现代人,似乎隔了一层落满灰尘的高墙.而《白蛇传》,用现代人喜爱的唯美场景,精美服饰,讲述永不褪色的爱情故事.
没有什么艺术形式,是落伍的是陈旧的,只要,它依旧可以承载大众普遍认可的那份感情.情感是永远的,恒久流传,一种艺术的生命力,即在于,它撩拨人的心弦的那一霎那.而《白蛇传》,诠释了这一点.
当走出剧场,京剧那宛转缠绵的唱腔仍在耳边回荡,似乎刚刚,沐浴过一个美丽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