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家也有家长里短的事儿,和百姓家的矛盾也差不离儿。久别京剧舞台的《打金枝》又重见戏迷,演员阵容可谓顶级,老艺术家尚慧敏,姜亦珊、常东、朱福三朵“梅花”,众星捧月地把一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喜剧献给了久违的观众。2016年11月11日至13日,三场演出让戏迷足足过了瘾,剧场中掌声笑声不断,谢幕时献花者众,追至后台要求与演员合影,索取签名的更多,京剧名家阎桂祥、沈健瑾、李卜春等赶来观看并祝贺演出成功。《打金枝》“打”出了一位拓宽戏路、塑造新角色的姜亦珊,也为舞台上老戏老演,翻来覆去几十出的尴尬局面“打”出了一个突破口。
金枝玉叶的公主岁数不大,封建观念很重,骄娇二气很浓,自恋情结很深,认准君贵臣贱,执意不为为臣的公公与婆婆拜寿,遭丈夫掌掴后又在父皇与母后面前添油加醋地告状。这样一个有刁蛮习气的女子交给姜亦珊这位大青衣来演,成吗?戏迷不免划个问号。固然她演过御妹柴郡主、女王李艳妃等人物,但这个公主却不一般,且看姜亦珊怎样去打造。
第二场打灯反目,公主出场,头一句唱“头戴珠冠飘双翅”先收获了一阵掌声,接下来夫妻为未拜寿之事的争执,引发了丈夫对挂出红灯才能进宫,先行君臣之礼,再叙夫妻情苛刻之规的不满,公主逐渐亮牌“比不得民间夫与妻”,一段流水板又招致满堂好,“一派狂言如叛逆”,公主驳斥 丈夫的唱招来一巴掌,而演员的表演招来的是掌声。挨打后的公主坐地嚎哭,耍泼,又在第三场御园哭诉时向父母上演了一出告状戏。此时的行当已经迈出了青衣圈,不仅有花衫、花旦的路子,也有一丝泼辣旦之影子。演员把这位又骄又娇的小女子刻划得真实、接地气,想想现实生活中小夫妻吵架,女方跑回娘家诉苦的情景,除了不唱不按程式化表演“喂呀”之外,不就是这样吗?此时的姜亦珊在父母之间来回穿梭,一会儿哭,一会儿要挟,一会儿磨,硬是把理贴在自己身上。这里的表演已经超越了她饰演的苏三哄崇公道,张二嫂耍弄杨衙内的范畴,表情十分丰富,说哭就哭,说闹就闹,嘴皮子利害,脚底下利落,夸张但不过度,展示出金枝玉叶的A面。而B面是在父皇发出定斩郭暖二字后,公主颓然坐在椅子上愣住了,没想到自己可劲忽悠二老,发出“不杀郭暖我不依”之声后弄假成真,可气的一面翻篇了,可爱的一面显露了,她只是出出气而已,还是很爱丈夫的,一听杀字赶紧去捋父皇的胡子求情,承认自己呈孩子气,以至跪下。这一场的表演前后反差大,人物性格瞬间变化,亦珊演来轻车熟路、活灵活现,观众不由得发出赞美之声。更有趣的还在后边,第六场明理和睦,唐王与王后要小两口见一个和睦礼,并且免了挂红灯、君臣礼的苛刻规矩,公主又使性了,想保留“虎威”,也下不了这个台阶,拖着不见礼撒娇耍性的萌劲,想挽回面子放不下架子的较劲均形象地表达出来,但这不过是表象,夫妻和好,去向公婆道歉的傲娇小女子还是蛮可爱的,姜亦珊的精彩表演,尤其是在青衣行当之外的表演是要点赞的。这出戏的唱腔以二六、流水为主,姜亦珊的嗓子是越唱越亮,做表舞吃重,赢得多次叫好,说明演员的潜力很大,可塑性很强,在青年演员中,她是佼佼者。
还必须提到的是尚慧敏老师的唱腔虽不多,但尚派韵味足,嗓音依然棒,常东以言派演唐王,“金乌东升玉兔坠”“九龙口内红光起”等唱段唱的有滋有味,朱福把一个气管炎(妻管严)丈夫的忍耐与反抗演得很到位。而唐王夫妇没有众多剧目中帝王将相的高大上,而是如有家教经验的父母一般,又哄又劝,讲究“思想工作”艺术,先责女后责婿,很接近百姓生活的做法,“不痴不聋难做姑翁”的劝说,都给戏添了彩。特邀的晋剧导演将地方戏活泼欢快等有特色的表演适当融入,使喜剧风格、亲民色彩在弘扬孝道,倡导敬老,夫妻、家庭和睦、反对封建陈规的主题中,使《打金枝》成为一出好听、好看、贴近生活、引人思考的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