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尾冬月,礼部调演,题为名家传戏。又逢“万泉寺班”设场汇报,予谓之“生冷不忌”,计有昆腔花荡、天霸戏骆马湖、花脸长亭及老生唱工洪羊洞、换子,外有迎客武戏“女三战”,多非台上惯见戏目,角色亦非名角儿,是故看客寥落,座有四五。论其角色或坐科青年,予视武生、花脸,各有所宗;或中青教员,执教多年,唯憾台上经练无多。幸而看客不少同校师生,于台上师友多有鼓励,而汇报之武生杨杰、武旦赵倩,台上表现均为可观,武生深沉,武旦飘冲,深是警人。
头折“花荡”,别于习见回荆州末场之小“芦花荡”,出自昆班路子。张飞渔父装扮,勾黑十字脸儿,草帽圈儿、耍发,侉衣侉裤,腰包大带,腰插令旗,一套“边挂”,云手、搬腿,探海儿、射雁,自是一番展示。话白说奉军师命沿江埋伏,水战三江口。“马来、枪来”,唱“斗鹌鹑”等牌子,予听其嗓喉足有花脸虎音,为其长处;而身形短小,腰腿略晃,为其所短。花脸提枪上马,率众下。小生扮周瑜,紫金冠,箭衣马褂,拿枪率众上。两军会阵,二人对打快枪,小生败下。花脸耍下场,再追上,小生一气,走“铁板桥”,众兵丁抬下。花脸平枪唱“煞尾”,亮势儿,戏结。今时不多见昆路花荡,本场可见一斑。学员以昆戏砸底,于唱念技艺亦有裨益,不亏名家传艺。
二折骆马湖,主角扮天霸之罗帽戏,亦身份戏,盖以角色扮天霸,兼有江湖、鹰犬二气,不拘小格。旧载杨宗师(小楼)擅胜,营业、堂会戏俱有露演,今人藉网路可见录像片段,英豪之气凸于镜外,访褚一场留有唱盘。杨氏孙辈之(高)盛麟先生与(萧)和庄先生同录有问樵、酒楼录音,规模典范。今场演问樵、访褚、酒楼三场,传艺者马(玉璋)即“小振庭”学生学员杨杰早于学院专场中显露头角,曾演探庄等。视其天霸,能唱能念,豪横之气横溢,占直露二字,不掩锋芒,终是年轻岁月,火候且待增长。毕业入团艺员返校助演樵夫、酒保,老丑蕴藉,茶衣殷勤,各有侧重,止去酒保话白市井风情,毕竟已远,终失风味。青年老生扮褚彪,唱念皆属官中。头场武生叫板唱上,“明月芦花信飘渺”,戴罗帽,箭衣褶子,挎宝剑,长锤上,出来唱流水,道白寻找大人下落。樵夫勾老脸,白五嘴,草帽圈,老斗衣,围裙,挑柴担,摇板唱上。武生问路,跟丑逗哏,论出一个“小爷爷”,再打听褚彪宅院,老丑指引“侠义结交”。二人客气一番,丑角先下。武生唱下。二场访褚,老生扮褚彪,鸭尾巾、白三,香色硬褶子,彩裤厚底,拿白纸扇,摇板唱上,归小座,话白。武生大锣唱上,认“侠义结交”,求见。宾主落座,提及施县尊,武生唱“我与殷洪两交战”流水,提及大人不见,二人计议,疑李佩所为,引起万君兆,武生告辞再唱“多蒙老丈指明路”。予听杨杰之唱,不唯杨氏黄调是瞻,盖得马师正传。三场酒楼,中间李大成过场,老生黑三,软罗帽,箭衣大带、敞褶子。武生再唱上,行见“望江居”,酒保上,戴帽头,竹布小褂围裙,殷勤待客。酒保上酒、斟酒,闲聊眼前骆马湖,猴儿李佩招聚为首,手下头目打劫往来客商,提及前几日两位客人着道,被擒入寨,大料性命难保。此处看丑角亮势,武生扶案一亮,对使身上。李大成再上,偷觑天霸,二人叫号儿,约至柳林叙话。二人小圆场归中,李大成跪见恩公,天霸见过。老生告以藏匿大人,定计里应外合,搭救县尊,亮相结束。
大轴洪羊洞,骨子老戏,谭余一脉传留居广,近世则为(杨)宝森同志独擅胜场。传艺者叶(蓬)教授为杨氏弟子,执教生涯广设绛帐,贤如副院长为其早徒,论及零九年大收徒可书一笔。本场汇报之贾劲松,国戏卒业留校任教,已有经年,俨然中年气象,聆其大唱“洪三段”使气用擞,不脱学杨风格,终是嗓干狭涩,不受重唱。论其头场原板二黄,嗓单不开;见骸骨一场散的,气势优于先前,效果正好;待至病房,又显气弱,末场散板,竟成小于,发音靠上靠前,取法鼻头。今时营业戏不多见此戏,贵在正副二净难得,本场委本院舒教授、附中赵教员分饰红黑,二君皆执教多年,场上却不以嗓胜。剧中孟焦唱有几段,舒、赵表现皆有不在家处,奈何奈何。全出遵学院节本,剔除“迷信”,革新舞台。老生六郎小锣打上,纱帽黪三,蓝帔,唱二黄原板“为国家”,“皇王恩重”使腔揉动,落腔收住。花脸孟良,扎巾开氅,红扎,散板唱上,见元帅报盗骨是假,真骨置于望将台。元帅派将二下番营,老生、花脸念对儿,老生一句“小心了”,花脸低念得令,分下。二场上焦赞,黑扎巾开氅,黪扎。家院报孟良盗骨,焦二爷暗地跟随,脱氅露箭衣马褂,上马唱流水下。“盗骨”场,孟良、焦赞歌唱流水、过场。老军过场,指引孟氏盗骨,又遇黑大个。孟良导板唱上,进洞盗骨,误杀焦赞,自刎洪羊洞。程宣“富贵有余”,自回南朝。老生再上,换古铜帔,摇板唱上。老军进见,老生唱“见骸骨”,足听几句散板,“叫老军”、“年迈太君”几处大腔,足可着眼。北京院青年老生助演八王,过场。老生六郎念“搀扶”,员外巾系绸条,烟色褶子系腰包,小生搀出,唱“叹杨家”三眼,此段嗓音正好,气力充沛。八王下马进来,六郎唱导板、散板,效果竟似副院长。八王问病,老生“千岁”叫板,唱“自那日”快三眼,亏得铁山同志急管繁弦,贾老师歌来却还无失。八王接四句,下。老旦、旦角各一句唱上,老旦自院团入校,旦角为小梅先生幼徒,上海戏校卒业,现入国戏本科,止一句隐隐有成年角色风味。六郎再唱散板,唱“到如今白发人”句揉腔圆熟,至于行腔用气,俨然小副院长。予听“焦克明...孟佩仓”几句,效果最深。至“无常到”落腔气颓,仰首人故,家众一哭散戏。艺员谢幕,叶教授登台致意。
次场汇报如故,迎客武戏红桃山,即女三战,武旦学员赵倩演张月娥,视其扮相明艳,亮眸动人,开打迅飘,力度速度俱占,把子可算“下下着”,若寓美于武更臻成熟。两位武生、一位武净分扮林、关、花三将。武旦先上,七星额子,扎靠袭蟒,坐山,闻报夫亡,卸蟒出马。跟林冲打一套快枪,武生败下,武旦使一枪下场;再见关胜,武旦拿坤刀,对刀一亮,二人使“刀架子”,走“四门斗”,武旦下,武净使刀下场;箭衣武生扮花荣,押运粮草过场。三马连环,武旦再上,卸靠穿战袄战裙,与三人过家伙开打,转场上来,团团围住,武旦上高台,一个台蛮翻下,兵丁一欺,意为擒住女将。
中轴换子,亦属谭余一脉旧戏,杨氏弟子承继大统,自出机杼而成本门戏目。天津张克同志曾有换婴记,曲意变通而成新剧目。叶教授留有反二黄录音,早有聆听,今见学生汇报一折,足见传承。论万琳坐科时即为小星,及长反却声名未显,入团承乃彭夫子,听其一出饶有乃彭风味,圆润透亮,堪属不易。头场上老旦,老生叫板出来,蓝员外巾氅,黪三髯口,归座大边,“可恼”,念出薛家遭害事,劝夫人舍子搭救忠良之后,老旦不允,老生叫起板来,唱“恨薛刚”快三眼,头段嗓音未开,唱至“夫人哪”拖腔。老旦接原板,老生唱散的,跪地一拜,夫人应允,同去法场。转场上张泰,白脸末,相貂黑蟒,押上薛猛夫妻,对唱几句。家院来报老相爷祭奠法场,花脸下,家院、丫鬟上,祭奠、换子。老生、老旦同上,对唱散板,唱至哭头,一个“噤声”,丝边儿,老生老旦对使身上。老旦下,老生归中,念场诗,落于“花开花谢籽未丢”,暗示薛猛子嗣尚存。场面先生起反调,老生开口用“贤夫人哭出了”,头段缓唱,“魄散泉台”低腔可闻。一段三节,尺寸渐快,予听其行腔效果,仍可见乃彭夫子风格,止嗓喉未若杨之圆亮。唱至“绝了后代”叫散,哭头最椎人心。“他夫妻”散板时嗓不受唱,幸而平腔,唱毕下去,予视其身上、脚步略水。张泰再上,传令斩首,孩儿腰铡三截。
大轴李七长亭,本系老戏,后经郝老成塞太岁本戏,至于唱念心法有详述文章,存于《舞台艺术》。郝之戏校学生承袭选场,近世裘先生亦留有长亭录音。自恢复老戏后几次纪念郝校长专场,时有后辈露演。几年前见舒教授于梅兰芳戏院汇报一次,本次再看,火候自有深厚。舒氏本业界子弟,国戏出身,如今已成主任,于执教外时有搭班露演,台上经历总还不差。本场自饰李七,单是一份无双扮相,满身镣铐,螳螂腿儿脚步,出场即已警人。论是剧唱工尽是散板二黄,舒氏嗓不算亮,唱句仍有风味,白口则占鲁豫两掺,外有“风搅雪”,见秀才妻之流气,对解差之横气,对王良主仆之匪气,尽有不同。解差为同院丑行教师,出场昂头拔步,一派风气,后面对七爷种种作态,明捧暗贬,皮里阳秋,设此角色除为调剂气氛,而台上直笔,时成警语,可称妙笔,究其台上表现,终落数词而已。家院老陈唐,二三路角色,特邀附中教师李剑饰演,台上展现规矩大方,唱散板尚可。小生王良,旦角王妻,俱零碎角色,请北京院小生及教师马帅,尤显旦角嗓子亮冲,念做大方,溯其早在国京,多充二旦角色。
本场自陈唐报信起,老生唱上,旦角出来,商定长亭饯行。二场长亭,花脸帘内叫板“走哇”,高奎带校尉押人犯“快长锤上”,丑扮解差扛褡裢跟上,场面起“丝边”,舒教授扮李七,趟镣跳步上,唱两句散板。小生一哭,花脸一恼。中间丑角如何跟花脸逗哏,花脸拉手扯脚要打,丑角告饶。众龙套坐后场,花脸坐大边倒椅,丑角给“按摩”。旦角、老生上,求见王良,解差反求李七容情,花脸不允,则听老生唱散板哀告。将爷说情,李七始允,着秀才妻拜见。老生委劝一番,旦角过来“万福”,则看花脸“哎呀哎呀哎呀啊”,一番耍骨头,丑角过来一拦,方才作罢。夫妻见面,自是一番苦做,老生跪地哭告求李饶主。花脸叫板“呀”,唱四句意为心内辗转。又见王良夫妻恩爱,唱“俺李七”几句,至“完全夙债”,举镣一欺,旦角一拦,花脸撤身一指,唱“昨夜晚得一梦未曾解开”。唱毕叫起念白,自述梦境,想起白发公公指点,应允见官辨明王良冤狱,老生跪地再谢。花脸乃委陈唐下书,丑角逗哏不提,待花脸告以面交李妻,老生念出“男女授受不亲”,此为一“扦棍”。花脸使一“呆相儿”,叫头念出梦中公公指点明日午时三刻有人念出授受不亲,即为救命之人。花脸再对老生,则叫“老哥哥”,乃求老家院为子带银。丑角又于间逗哏,连番捧“七太爷的儿子”,花脸两番赠银,丑解差言多语失,银子追回。众人起身,夫妻洒泪分别,唱三句,花脸缝腿儿“救命全仗老陈唐”。众站斜胡同,花脸跳步下。附记众起身时,一扮大盗杂行竟不能起,料久坐不支,为众校尉架下,果然差解路上有所“损耗”,算为轶事。
节目单:
(12月26日)
《草庐记·花荡》
传艺人:马名群
张飞———刘振
周瑜———顾旭峰
司鼓:董鑫
海笛:张森淼
《骆马湖》
传艺人:马玉璋
黄天霸———杨杰
樵夫、酒保—王雪松(特邀,北京京剧院)
褚彪———倪博
李大成———刘孟
司鼓:陈尧
操琴:康凤林
《洪羊洞》
传艺人:叶蓬
杨延昭———贾劲松
孟良———舒桐
焦赞———赵晶璇(特邀,戏曲学院附中)
程宣———焦敬阁
赵德芳———于欣泽(特邀,北京京剧院)
杨宗保———郭铸锋
佘太君———张大环(特邀,戏曲学院附中)
柴郡主———褚沣怡
鼓师:宋晓璞
琴师:刘铁山(特邀,戏曲学院附中)
(12月27日)
《红桃山》
指导教师:李亚莉
张月娥———赵倩
林 冲———卫芃宇
华 荣———徐挺芳
关 胜———解天一
司鼓:董鑫
操琴:张森淼、孙慧杰、马钰虹
《法场换子》
传艺人:叶蓬
徐 策———万琳
徐夫人———张家欣
司鼓:董鑫
操琴:宋显慧
《白绫记·长亭》
传艺人:马名群
李七———舒桐
解差———焦敬阁
陈唐———李剑
王良———刘明哲
王妻———马帅
高奎———于洪超
司鼓:宋晓璞
琴师:刘铁山(特邀,戏曲学院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