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下午,扬州新闻票房举办了“相约春天”京剧演唱会。名家顾问徐少安演唱的大登殿,名家顾问徐艳芳演唱了红灯记小铁梅唱段,神完气足,让戏迷观众忘记他们都是75岁高龄的古稀二人!
徐少安出生在梨园世家,自幼随父学艺,13岁开始登台演出,在京剧舞台上已辛勤耕耘50多个春秋,先后多次受到张学津、俞振飞、梁慧超、小盖叫天等著名艺术家的教诲,演出的剧目不计其数,曾主演过《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奇袭白虎团》中的严伟才、《平原作战》中的赵勇刚、《野猪林》中的林冲等角色,受到观众好评。
徐艳芳自幼酷爱京剧艺术,5岁开始在私人戏班拜师学艺,15岁在省戏校进修期满后分配到苏州市京剧团。16岁时文学的《贵妃醉酒》曾在苏州地区青年演员会演中荣获一等奖。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京剧表演艺术,1984年,徐艳芳拜著名京剧艺术家童芷苓为师,老师向她亲授了《尤三姐》、《王宝钏》等剧。徐艳芳还与老师同台演出了《李慧娘》、《姑嫂比武》、《百花赠剑》等剧,都深受观众的喜爱。1984年,扬州地区京剧团主演徐艳芳毅然挺身而出,担任剧团承包队队长。
1985年,扬州京剧团演出日益不景气,为了弘扬传统戏曲,减轻剧团负担,徐少安、徐艳芳夫妇组合了徐云鹏等10多个京剧演员,自筹路费,千里迢迢来到温州,与温州市华星京剧团联合演出。没想到,温州的“京剧迷”很快迷上了扬州搭班的文武老生、文武花旦在温州市政府礼堂的演出,徐少安主演《大登殿》、徐艳芳主演《金山寺》、韩峰主演《吕布试马》,连演20场,场场爆满,戏迷们自发送来了《名震温州》的锦旗。多年来,徐少安、徐艳芳足迹遍布温州市下辖的苍南、平阳、瑞安、龙港、乐清等县(市),如在庙堂演出,门窗、屋梁上全都爬满了人;野台演出时,一般都有几千名观众。在哪里演出,哪里的居(村)民就像过节一样,有的观众身带干粮,随剧团转上几个点。不少村相关负责人对一些班主说:“你们戏班如有徐少安、徐艳芳,我们就签约,请你们来演出”。
乡镇演出条件艰苦,但是,徐少安、徐艳芳和合作伙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便是把为群众服务放在首位。他们在温州20年间,每天日夜两场戏是常有的事,每场4小时以上,有时碰上打台每场甚至5小时以上,还有行路转折点、合乐、走台、化妆、这样一来,一天之中所剩休息时间就不多了。往往是日场演出后,顾不上卸妆便接着晚场的演出,有很多次都是连夜转点,到达目的地后已是拂晓,他俩和伙伴们便在衣箱、台毯上和衣而卧,打个盹了事。一次,徐艳芳在瑞安演出,过度的疲劳,使她的嗓子哑了,肾炎又发作,而当天下午她要主演全本《王宝钏》,需要演出6小时,怎么办?有人劝她歇一场或换戏码。可是,当徐艳芳听说当地观众已有好几年未看到这出戏时,便毅然坚持演出,从《彩楼配》一直演到《大登殿》,一折不少,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喝彩声、
2008年,年近古稀的徐少安、徐艳芳夫妇回到扬州,担任扬州新闻票房戴春林京剧团艺术顾问,无偿传授技艺。票友唐明芬退休以后才接触京剧,学习青衣花旦,开始唱得不理想。徐艳芳先教她科学发声,一遍又一遍,唐明芬喊出了一条较甜美的花旦小嗓,但徐艳芳却累得嗓子嘶哑。徐艳芳不仅教唐明芬科学发声,而且教她表演身段。现在唐明芬已能演唱《凤还巢》、《西施》、《红灯记》中几个名段,参加演唱会时也受到好评。老生票友张灵刚学京剧时发音位置不准,音色沉闷,不会表演,徐少安经常义务辅导他,张灵有了明显的进步,演出的现代京剧《白毛女》还上了央视。徐少安、徐艳芳每周还抽时间去四季园小学授课,在他们辛勤培育下,有50多名小学生已学会《红灯记》、《沙家滨》、《三家店》等名剧中的几个唱段,这些民工子弟的父母十分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