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媒》是1960年张君秋先生创排的,过去我曾发帖建议,舞台复原上世纪60年代演出。这次拍电影《状元媒》,专们组织召开了两次专家讨论会,进行了深度研讨。现摘录几位专家意见:
张关正指出:“第六,唱词中说:柴郡主是为宋王‘保驾’的,应该是有武艺的。现在演的柴郡主一点没展示武艺,可是张先生晚年演不动了。但是蓉蓉有这个基础,我觉得可以亮一亮,而且情节也合理。”
薛亚萍指出:“我1962年拜张君秋为师的时候,他正好在台上演这个戏,我看了有五六十场。那时是老师在舞台上最精干的时候,台上有两个动物形,一个熊形、一个虎形,老师西耍钢叉、下场串腕、走得特别好,后来他岁数大了,动作减了。现在王蓉蓉不光嗓子好、武功也好,所以前面的武打一定要加上、才能显露出她保驾的功效”。
蔡英莲指出:“我亲眼看过张老师在北京工人俱乐部为关静兰排的《状元媒》,是‘枪下场’,又是‘小快枪’,张老师说青衣也要载歌载舞,不能刀枪不入。…还有一次就是‘百日集训’时,当时张老师己经老了…他非常想在前半场加上开打,特别想展示柴郡主这个角色的武功”。
遗憾,这几位专家意见,拍摄时都未採用!电影未展示柴郡主武功!继承是继承张君秋最精干时的表演艺术,还是老年体衰时的表演作品,这是继承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