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观看了由廊坊市百花戏剧艺术团演出的反腐现代京剧《脚印》。演出很震撼人心,观众说,不但是欣赏了一出好京剧,又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既接受了教育,又获得了愉悦的审美享受。
该剧是根据一桩真实的事件改编,取材于发生在廊坊的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曾被称为“红小鬼”并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卓绝贡献、有了显赫地位的刘敬山,禁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击,贪污腐化……被政府处以极刑。刘敬山罪有应得,老百姓拍手称快,但也给案犯的妻子蘩惠兰及其他亲属带来了难以承受的伤痛与磨难。二十多年后,在党的关怀下,惠兰摘掉右派帽子,重返工作岗位,两个儿子也都有了自己的工作,但她在精神上的伤痛,一时难以抚平,她百思不解的是自己的丈夫,为什么会走出这样的路……
从题材上讲,以古老的京剧演绎这样一个以真人真事为背景的反腐现代京剧,在全国京剧舞台上还是不多的。作者兰万玲以坚定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选择这样一个并不容易讨好的题材,攻坚克难,终于排出了这样一个好京剧。剧作者不是按常规写贪腐主犯如何一步一步堕落成危害党和国家、人民的大罪犯,而是用戏曲编剧法中不常用的“背面敷粉法”,写罪犯带给一位国家公务员的妻子、带给儿子、带给这个幸福家庭巨大的伤痛与磨难。
戏曲剧本是很讲究结构的,京剧《脚印》在全剧的结构上也很有特色。因为该剧跨度三十年,事件众多,很难按照传统方法编剧,而是采用了倒叙、插叙、回忆、闪回、穿越等现代手法。把时间顺序打乱,把事件掰开揉碎,把人物嵌入不同的情境之中。这种情节结构的好处,在于能涵盖众多的容量,信息量大,变化无穷,给观众造成很大的视觉冲击力,特别是有利于人物的塑造。该剧三个主要人物,蘩惠兰、刘敬山和徐明,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自由地出现,也就是说,角色的时空自由度更大了,巧妙新颖的结构使人物活起来。缺点是场与场的衔接,需要更具有匠心,似断似续,方能使观众看得明白,此剧较好地处理了这种结构方式。
在二度创作上,该剧邀请了京津冀优秀演职员加盟该剧。由青年演员张苙媛扮演蘩惠兰,她充分运用京剧的审美考量,众多的唱段,不同的心情变化,几种不同处境的出现,从十五岁的小姑娘到中年到满头银发的老妇人,诸多不同装扮不同形象的出现,都没有难住她,优美的唱段,细腻的内心刻画,塑造了一个京剧化的现代人。其他如青年演员王越,武广江都是唱做俱佳。而舞美用沙画及民歌的插入,也都有所创新。当然该剧还有提升的空间,打磨成精品还有待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