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至26日,实验京剧《浮士德》来至此行巡演最后一站——米兰——这座享誉世界的时尚之都在一个月前刚举办了让全球时尚界为之瞩目的米兰时装周。踏着时装周的余热,中意“混血”的“浮士德”用中国式的表演语汇对话世界,以独特的方式解读了时尚。
用“时尚”来形容《浮》剧为之不过,甚至是贴切的。如同一道新派菜,在保留其菜系精髓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烹调方式,以符合时代人群的口味需求。《浮》剧以京剧的“唱念做打”为主要食材,以西式戏剧表现手法为辅料,加之西洋音乐及电声为秘制酱汁,再将极具设计感的服装造型和简洁的舞美用以摆盘,便形成一道具有“新味觉”的艺术盛宴。90分钟的演出,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不禁让观众发出了“根本没看够”的感慨。
在米兰的普契尼剧院,《浮士德》这道“创新菜”受到了意大利观众和在意华人的热烈欢迎。3月24日晚演出结束时,中国式的喝彩跳跃在台下一片“Bravo”的欢呼声中,格外响亮。谢完幕后,正当演员卸妆时,已在米兰生活十年的杨亮来到后台找到主演浮士德的演员刘大可,表达了自己对演出的喜爱。讲话中得知,当晚的演出来了许多意大利华裔协会的同胞,那些叫好声正来自于他们。研修钢琴专业的杨亮受家人影响从小爱好京剧,大学时还参加过戏曲社团,看《浮士德》的演出时,他将演出的小视频发到微信朋友圈,他说“......西方名著《浮士德》京剧来表达,‘混血’的确都比较漂亮。”
普契尼剧院LED大屏上滚动播放着《浮士德》的演出信息
观众入场,等待开演
米兰演出期间,艾米利亚罗马涅剧院基金会前主席皮特.瓦伦蒂先生专程从摩德纳前来看望演职员们。古稀之年的瓦伦蒂主席年初刚退休,与国家京剧院合作的《浮士德》正是他退休前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他说:“能在退休前和张凯华院长共同携手完成这样一个具有挑战的合作项目使我感到由衷地高兴,同时也希望基金会能在新主席龙吉先生接手后与国家京剧院继续加强合作。”
次日,基金会新任主席克劳迪.龙吉先生也专程从博洛尼亚来到米兰问候了大家。龙吉先生是博洛尼亚大学研究东方戏剧学的教授,他早在2015年VIE艺术节之时就看过《浮》剧,他在当时的视频采访中这样说:“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也非常符合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趋势。京剧《浮士德》向我们展现了两种文化的相遇,而这个相遇又保持了两方本身的特点和个性。我看过很多个被搬上舞台的《浮士德》戏剧版本,这当中也有我非常喜欢的,但是没有一个版本像这部作品一样,把浮士德这个原型人物的力量如此有力地展现在舞台中。”
3月26日米兰的最后一场演出结束时,中意全体演职人员上台谢幕,为此行巡演画上圆满句号。至此,实验京剧《浮士德》2017年意大利5城21场巡演顺利告捷。
谢幕
后记:
2015年至2017年,实验京剧《浮士德》连续三年先后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摩德纳、切塞纳、拉文纳、卡利亚里、维格诺拉、帕尔玛、罗马、普拉托、米兰11个城市进行了56场的巡回演出。中意双方的演职员们在此期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中西文化差异让两方的合作不断经历磨合,从最初对彼此工作方式的不理解到如今翻译不在场的情况下,只凭手势、表情和眼神就能彼此理解的默契,点点滴滴的过程足以让经历的人永远铭记。在米兰最后一场演出结束时,大家婆娑泪眼,相互祝福、拥抱告别,彼此期待能够再次相聚......
“万能徐”(徐孟珂)带领乐队同志和舞美人员共同完成卸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