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杨门女将》《拾玉镯》,评弹《繁花》……自上海大世界重新开幕后,上海京剧院、昆剧团、越剧院、沪剧院、淮剧团、评弹团等在这里轮番上演节目,演出了正规剧场才有的味道。
周末,轮到上海京剧院在大世界舞台演出《杨门女将》。由于场地紧张,演员孙一格、魏娟、郑娇等把化妆箱当餐桌,一边吃盒饭一边化妆,还有人干脆站着化妆。没有专用的化妆镜和灯,演员们靠着窗用上了自然光。化妆室窗外就是延安路西藏路天桥,形形色色的行人们距离演员只有两三米距离,看得清彼此脸上的表情。而换衣服的地方就在二楼舞台的大屏幕背后。
京剧院二团副团长高劲松告诉记者,一次演出京剧院派出团队超过30人,台上9位演员,台下乐队也有近10人,另外有十多人的幕后工作者负责音响、舞美,“这次演的《杨门女将·探谷》只有30分钟,但和其他演出一样,需要的器材、人员一个都不能少。”室外舞台没有侧幕,对身经百战的演员来说,都是小事,唯独大世界特殊的建筑结构给演出提出了小考验。高劲松指指四周,“你看我们周围都是建筑,舞台仿佛一个筒的筒底,因此回音比较响。”音响师傅特别重新调音,还专门带了字幕机。高劲松表示,这是考虑到大世界以游客居多,并非专业戏迷,很多人需要借助字幕了解剧情。
孙一格、魏娟化完妆、穿戴着华丽而沉重的行头从二楼化妆室走向一楼大舞台。一路上都是公共走道,她们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拿起手机拍照。高劲松说,“有时候我们在四楼演完,演员穿着戏服,和游客们一起坐电梯下来。”由于一位演员受伤,这一天《杨门女将》宋兵临时换了演员。高劲松带着大家又演练了一遍走位。“这场演出30分钟,武戏不少。也有的演出在室内演,文戏居多,演员们还会配合戏曲知识普及等,逐一展示从化妆到登场的每个环节。”
大世界大舞台的200多个观众位早早坐满了人。演出一开锣,二楼看台迅速聚集起观众,三楼、四楼,不少游客从窗口里探出脑袋。二楼观众王阿姨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就在大世界看过戏,这次来重温旧梦,“戏很热闹,演员长得也好看,都在全力以赴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