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晚,浦口区桥北文化艺术中心流光溢彩,由成都市京剧研究院选送的“川味”京剧《落梅吟》亮相浦口,六百多位观众沉浸在国粹艺术京剧的独特魅力之中。
京剧《落梅吟》采用川话的对话方式,使整剧听起来川味十足。巴金是四川本土作家,一般剧本都喜欢以鸣凤为主题,反封建反礼教,突出家的主题。而此剧本着重表现梅表姐,对梅表姐的命运关注和诠释有新意有独到的眼光。一场具有独特四川风味的麻将戏引发满场欢笑,观众掌声如潮。在‘梅表姐’想和觉新一起私奔时,该剧大胆融合了川剧特有的表达方式——高腔,独具新意。
桥北文化中心大剧院一改传统戏院里满堂“白发”的现象,除了机关干部、街道居民,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浦口的演出,也受到了很多当地年轻观众、大中小学生的关注和热烈追捧。据了解,京剧节在浦口区的演出场场爆满。浦口区文化部门通过文化浦口云网站发出的每场公益门票,短短几分钟内就被“秒杀”一空。
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知晓率低、参与率低、设施利用率低”等问题。浦口区从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到社区文化中心,公共文化设施齐全、活动丰富,但文化场馆与市民需求之间信息不对称。基于此,浦口区按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依托互联网,打造了浦口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针对广大群众需求,设置了文化活动预约、场馆预定、网上书房、资源共享等栏目,作为文化云组成部分,同步开通了文化浦口微信公众号,每周推出文化活动预告、文化空间介绍、文化名人志等,挖掘浦口历史文化资源、展示浦口文化。“文化浦口云”通过“互联网+公共文化”实现服务效能提升。
市民足不出户只需关注文化浦口微信公众号或打开文化浦口云网站、手机APP,即可参与丰富多彩活动。今年3月份上线试运行以来,访问量已达到15万多人次,新增用户4000多人,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和认可。2017年全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项目评审中,文化浦口云数字平台以全国第三,江苏省第一顺利入选。
很多网友在订票留言中感慨到“之前从江北去南京看戏实在太困难了,在桥北(文化中心大剧院)一定要带孩子多看几场!”、“终于可以在家门口看戏了”。开始运营的桥北文化中心和即将运营的浦口文化中心,正逐步满足周围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其中,桥北文化中心总投资4.8亿元,总面积6.7万平方米,涵盖了多功能剧场、辅导培训、展览、活动中心、广播电视等公共文化活动综合功能。浦口文化中心图书馆5100平方米、文化馆4400平方米,是全市首家集行政服务、文化体育和商业配套等为一体的区级居民服务综合体。
下一步,浦口区将引进更多优秀的文艺精品剧目,努力在推进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人才培养、文化品牌塑造、精品文艺创作等方面实现新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