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盛会十三载 文化部点名参演
江西京剧作品感动南京观众
因为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的召开,五月的南京城里,处处弥漫着京剧的味道。在这场精品荟萃、名角云集的国家级艺术盛会中,在全国24个省区市34个京剧表演团体的29个剧目22个折子戏和3个祝贺演出剧目中,有一个就是江西原创京剧现代戏《生死愿》。这是继2004年新编历史京剧儿童剧《岳家小将》之后,江西京剧作品时隔13年后再登中国京剧艺术节的大舞台。
小人物正能量满满
《生死愿》感动南京观众
“这是一部接地气、聚人气的好戏,故事也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不瞒你说,我流了好几次泪。”在看完《生死愿》之后,南京市民赵慧娇女士久久不肯离场。“这是一个很好的‘中国故事’,也是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大力传播交流与推广……”在玄武区群众艺术馆上班的陈德胜说。
5月22日,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64号、有着1400多个座位的南京人民大会堂里,进入七八成的观众,作为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的参演剧目,由江西省京剧团倾心创排演出的《生死愿》在此进行首场展演,近千市民观众在泪水与掌声中观看了这部弘扬正能量、关注基层普通人物的现实题材作品。
《生死愿》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改编的。该剧时长110分钟,分为5场6个片段,讲述的是一个山乡奶奶感人肺腑的故事:竹山村兰秋莲老人相依为命的孙子雷春山,名牌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回乡支教,不料在回乡前夜被车祸夺去了年轻的生命。惊闻噩耗,兰奶奶撕心裂肺、痛不欲生。肇事者肖师傅一家也惶恐万分,欲卖房赔偿。当兰奶奶与肇事者一家见面后,见其家生计艰难,又为人诚恳忠厚,便以宽容、友善、仁爱来面对现实,谅解对方,化解矛盾。《中国戏剧》主编赓续华表示,《生死愿》是关注普通人物的精彩道德情感大戏,它倡导一种以善意涵养美德、以宽容换来和谐的精神境界,是一次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功的艺术实践。
“传统与创新结合典范,是一部观赏性和艺术性俱佳的精品力作。”南京当地的一名京剧票友夏幽鸣说。艺术上的创新,也是观众褒奖中着墨较多的地方。据悉,在舞美设计方面,《生死愿》运用了多媒体舞台技术,将一个六面体的方盒子作为设计理念呈现在舞台上。在音乐构思设计上,该剧把赣南民歌《上山调》、民歌《白发亲娘》与京剧音乐有机结合成为主题音乐变奏,既保持了京剧的音乐特征,又带有浓郁的江西地方音乐色彩,大胆尝试形成格调清新、铿锵交织的音乐风格。
当日的演出,演员谢幕了3次,市民观众还久久不肯离场。5月23日晚,《生死愿》还将面对本届艺术节的评委、专家演出一场。5月24日,剧组还将在南京召开专家座谈会。
《生死愿》的“呐喊”
证明江西京剧还“活”着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省京剧团不间断推出新编、新创剧目。1994年新编历史京剧《贵人遗香》获第四届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1995年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京剧《长剑魂》获首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程长庚优秀剧目演出奖”。此后几年,现代京剧《涛震》、新编历史京剧《追风亭》荣获省部级个人和团体诸多奖项。2004年的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该团打造的《岳家小将》斩获儿童题材京剧特别奖。
但自2004年以后,江西培养的本土京剧人才未能顺利接棒,江西京剧“缺席”了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同时江西京剧也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2012年6月,江西省京剧团正式转企改制。改制后,剧团面临人手不齐、行当不全、市场低迷等不利因素,演出队伍也趋向年轻化,大家对京剧市场信心不足。省京剧团负责人萧樟根告诉记者,在这种状况下,他们想要“呐喊”一声,一方面证明江西京剧艺术还“活”着,一方面要通过演戏、演大戏来聚拢人心、锻炼新人,保持剧团“血液循环”。
也许有人会问,京剧这一传统艺术样式,舞台程式化严重,如今遇到青年观众已不怎么“吃香”,省京剧团为什么还要去抓一个现代题材作品呢?萧樟根说,他们看到《生死愿》是一部接地气的好作品,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好故事,作为省直文艺院团,他们有责任和义务在舞台上“立”起这样的好作品,讲好这样的江西故事。
有了想法,立刻行动;既然要干,就要干出声响来。2015年5月,在专家论证会所提建议和意见的基础上,编剧姜朝皋又完成了开排前的第三稿。该剧被列入省委宣传部2015年度江西省重点创作剧目之后,该团加快创排脚步,使之成为当年扶持剧目中第一个拿出“成品”接受“检阅”的剧目。最终,《生死愿》创造了江西艺术史上多个“第一”。
2016年,《生死愿》成功申请国家艺术基金,成为当年我省唯一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传播推广交流资助项目。
文化部“点名”
《生死愿》再上艺术节“赶考”
四年一届的中国京剧艺术节,是国家级京剧艺术盛会。今年1月19日接到文化部办公厅发出的《举办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的通知》之后,省京剧团班子首先担心乐队年龄大出去不安全,更重要的是演出经费,最终他们决定放弃这次参加“国考”的机会。
3月中旬,正在北京参加文化部首期全国文艺院团长培训班的萧樟根接到文化部艺术司戏剧曲艺处负责人的电话,对方希望《生死愿》参加艺术节,因为该剧是少见的关注基层小人物的现实题材作品,而且充满了正能量。为此,省京剧团迅速向省文化厅汇报,不久便得到省厅给予此次演出的特批经费。后顾之忧解决了,《生死愿》终于赶上了京剧艺术节的“末班车”。
据悉,京剧艺术节之后,《生死愿》计划在省内和全国开展两个阶段的巡演,把普通人的正能量传扬得更远更广。第一阶段6月18日至7月5日,将在全省巡演9场;第二阶段7月10日至8月24日,将在全国巡演19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