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往观“张教授教学班”头科卒业公演。
张教授者,唱程派(张)火丁也,学程(砚秋)三代传人,本自“小地名”出,改弦更张,天津戏校坐科,经北京战友团入中京青年团,艺宗程路,(赵)荣琛先生收作关门,复向诸二代传人请益。张氏外多以清冷面目示人,学赵晚年风格,予视其为程祖及其师配像演《锁麟囊》、《荒山泪》、《碧玉簪》、《春闺梦》及《坐宫》等出,供职中(国)京经年,组所谓工作室,拍《江姐》电影,唱人(民)大会堂,俨然名角。后去国京而入校执教,不多登台,偶演龙凤(呈祥),排新《梁祝》,又因个人事退养时日。自(二〇)一五年复出,于京沪频演几场,或锁麟或梁祝,自引看客盈门,直“拉铁门”耳。
予听张氏戏目,多在荧屏见转播录像或晚会录影,止于零四年纪程百年之折子专场,聆其《春闺梦》短出,适为张氏“中期”代表戏目,前场为北京院青年小郭(伟)垫唱《骂殿》。仿佛张率所谓工作室“跑码头”期,多以春闺、荒山二出。适国京五十年庆,特约张氏献唱《坐宫》一折,乃与北京院阿杜(镇杰)合作,溯前于零九年同台之前缘,依然清冷格调,却与阿杜华彩扬丽风格相合,予亦于三层楼座作壁上观,感其“邪教”魔力。去岁于“东院”观纪念梅李演唱会,张氏作为程派三代,亦献唱《梁祝》一曲。
论张氏零八年去国京而入国戏,由名角而成教习,已有时日。渠少登舞台,一时众粉秋水望穿,想断柔肠,自张于院教导某生唱程,众皆瞩目,颇有望梅止渴之意。论张虽于教职,年有贴演,每一戏出辙票价飞涨而难求难得,人赞其叫座魔力。曾藉网路得窥现场境况,演毕加唱,看客叫帘,声震屋瓦,简直入魔。论其气质清冷,嗓音厚沉,料合唱程,早有赵氏教导,转益多家,加之认真,为其长处,盖受年纪、体力限,使嗓用气未若盛年时,又因不在院团,戏目未及丰富,亦有原谅。观其近时受学院看重,不时出来贴演。溯自去岁(一六年)戏曲学院“开科取士”,遍选全国十位青年,率由张教授执教,报端网路宣传一时。彼时网览学员根底,有殷、李生等类追随张氏之后学,潘生等工学程派之青年,亦有姜生等自他派转来之慕名者。转眼一载,学院为头科学院设场汇报,演于民族宫舞台,权作梨园一事。予藉网路知此消息,头场演张氏创排《江姐》红剧,竟成传承之作;次场汇报荒山泪一剧,亦张氏拿手称道作品,前面加演金山寺,走昆路,剧界根本,阅节目册载“教学班”特请谯、李等武旦艺员教导身上,并以昆戏砸底,善莫大焉,亦为补张教授之短也。
时值周六,入民族宫剧场,旧式建筑,穹顶皮座,凉气甚足。今此园归京演集团旗下,北曲等团队时有相声专场,恰十余年前正于是处见某某社十年大庆,演至三更,抚今追昔,大有物是人非感。今场看客不少学院高朋,后学青年亦不少也。
头折汇报《金山寺》,本昆戏也,旧日旦角根底之作。盖以昆戏为据,唱念做舞,四功相合,锻炼基础耳。本场由湖北潘钰、学院姜笑月分饰前后白蛇,学员翟谦配演青蛇,潘生自上海戏校坐科,已受程派之教,能演本戏,聆其头段白蛇,唱昆牌却音肖张氏;姜生自附中入大学,原学唱梅派戏路,后慕张名而入程门,聆其歌喉较潘清越一格,而视其扮相乃有三分张氏风格;翟生亦为学程学员,前于演唱会中聆其清唱本派零段,规矩大方。视三生于台上,戴蛇额、垂绸带,穿战袄战裙,或挎剑或背剑,先作摇橹催舟介,唱昆牌而做舞蹈,再上金山继而开打,中间换人对老禅师乞求哀告不成,与青蛇亮剑开打,并不多卖武功。
二折汇报《荒山泪》,又名“祈祷和平”,是为程氏中期本戏,藉女角一家变故映“苛政猛于虎”之题。论其技艺,程氏仍用西皮慢板、二六及二黄碰板、散板等腔,赖其“鬼音”化作抒怀,至于如“抢子”之身上、水袖等法,仍不离旧制格局,末了毁妆逃山,大走圆场。上世纪五十年代,程氏留下电影,正合其“进步性”,掩过“锁麟囊”之“调和论”,单论玩艺儿荒剧则为中型剧耳。后人常有听赵氏录音,传人亦演,张氏多于纪念先师贴演。今场乃由五位学员分扮张慧珠,串缀而成。他角俱由学院学生应工,此剧由里子老生扮乡邻鲍世德,末场外要小段二黄导碰原,由李同学担纲,余下高家父子俱是老生扮相。程剧丑角分量不弱,派有县官胡泰来、二差人等,由学生搬演火候稍弱。
头里中军趟马,县官升堂过场。二场“拜寿”,旦角随夫君上,系绸条、传湖蓝褶子,挂饭单,托酒盘,出来唱西皮原板,由马凤凤扮张慧珠,唱工平和。待二公差头次讨税,旦角嘱咐宝琏长街卖绢。鲍世德来报信官员加税,高家父子进山采药。继之杨晓阳演“夜织”,去绸条、露褶子,出来斜身侧立,掩袖扶鬓之做派,全肖张氏,启唱“谯楼上二更鼓”慢板,音色亦取张氏处,聆其“秋风起”“恐被风侵”等处,无多闪失,后面转二六,叫散,亦属从容。待唤醒宝琏打探消息。鲍世德二番报信高家父子遇难,老旦气椅,旦角亦唱哭头。中间县官升堂催税等等。上京张娜扮张慧珠演“抢子”一场,二公差再次登门,张娜自下场门缓步而出,头上系孝条,换青衫子,系孝带,与二丑角对答,待拉子遇杨德胜等,被花脸一“欺”,扎犄角至小边,花脸“拉着走”,旦角护子耍水袖、使座子,三人使身上,末了使一屁股座子。待儿子被抢去拉夫,。学院研究生殷婵娟自本科时即受张氏教导,人视其扮相亦有三分张韵,大有“望梅止渴”之意。本场演“催税”场,帘内唱散板、哭头,意蕴在耳,待出场时头上毁妆,身穿女富贵衣,脚下晃步,示其精神混沌,已无人气。待见二公差又至催税时,旦角起身唱流水,唱至“王屋山前”,走圆场、滑步,下。末场“逃山”,里子老生唱后,北京京剧院李丽扮张慧珠,曾受教几位唱程艺员,今在“教学班”亦有成长。旦角于帘内唱二黄摇板,待“走了出来”,见二公差追上,旦角擎刀于手,二丑角骇怕介,旦角唱二黄碰板快三眼“我不怪”,末了唱散,转身横刀自刎坐地。
演毕,五位“张慧珠”、二“白蛇”一“青蛇”并立谢幕。众看客“叫台”,五位慧珠再致谢意,合唱“红梅赞”以飨观众。予待众生唱完即告退场,仍有“痴心”者叫唤教授,不知结果如何。
节目单:
《金山寺》
指导教师:谯翠蓉
白 蛇———潘钰(前)、姜笑月(后)
青 蛇———翟谦
法 海———庄化宇
小沙弥———谢毅
鼓师:董鑫
笛师:
《荒山泪》
张慧珠———马凤凤、杨晓阳、张娜、尹婵娟、李丽
胡泰来———杨雪松
鲍世德———李鑫艺
二差人———董建华、李振哲
鼓师:宋晓璞
琴师:宋婷婷、吴孟怡